蔡妮娜,曹富寧,謝 寧,范源俊,李小金,夏循明
(南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01)
盆消灌腸液的立方根據(jù)慢性盆腔炎熱、毒、濕、瘀、寒的病機特點,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養(yǎng)血通絡為治療原則,由丹參、赤芍、三棱、莪術(shù)、當歸、大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桂枝、馬鞭草等多種藥材配伍組成。前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盆消灌腸液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對緩解慢性盆腔炎腹痛、腰骶脹痛、帶下量多、經(jīng)期腹痛、炎性包塊及子宮壓痛等癥狀有顯著的療效[1-2]。通過查閱文獻[2-7]可知,盆消灌腸液中,各藥材有效組分主要為酚酸類、苯丙素類、苷類及黃酮類等,均以一定比例乙醇作為提取溶劑,為使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同時滿足本院制劑生產(chǎn)實際條件,本研究采用滲轆提取法,以方中有效成分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作為評價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指標權(quán)重系數(shù),以乙醇濃度、乙醇用量、浸漬時間和滲漉速度為考察因素,結(jié)合正交設計實驗法優(yōu)選出最佳滲轆提取工藝,為該制劑的大生產(chǎn)提供理論依據(jù)。
1260 InfinityⅡ型HPLC儀,包括四元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DAD檢測器、色譜工作站 (美國Agilent公司);十萬分之一XS205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WH-800超聲波清洗機(濟寧萬和超聲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功率:800 W,頻率:40 kHz);Best-S30超純水機(芷昂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丹參、赤芍、三棱、莪術(shù)、當歸、大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桂枝、馬鞭草飲片均購于安徽德昌藥業(yè)飲片有限公司,經(jīng)南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室曹富寧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符合有關(guān)規(guī)定;綠原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0753-200413,純度:98.70%)、咖啡酸(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UST-20032003,純度:99.48%)、芍藥苷(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UST-19110118,純度:98.69%)、阿魏酸(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UST-20032928,純度:98.32%)、丹酚酸B(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UST-19062808,純度:99.79%);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在預試驗基礎上,確定乙醇濃度(A)、乙醇用量(B)、浸漬時間(C)和滲漉速度(D)為影響因素,每個因素各取3個水平進行 L9(34)正交試驗,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盆消灌腸液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按處方2倍量稱取丹參、赤芍、三棱、莪術(shù)、當歸、大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桂枝、馬鞭草等藥材各9份,每份765 g,打成粗粉,按表1因素水平安排滲漉提取實驗,各組藥液分別用紗布過濾后,最后定容至500 mL,即得。
精密吸取供試品25 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水浴蒸干后,移至烘箱中,105 ℃干燥3 h,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卻30 min,迅速取出,精密稱定質(zhì)量,根據(jù)公式計算干膏率:干膏率(%)=(所得浸膏凈重/藥材量)×100%。正交試驗干膏率結(jié)果,見表4。
2.4.1 色譜條件 色譜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B)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0~10 min,10%A,10~40 min,10%→17%A,40~45 min,17%→24%A,45~60 min,24%A);5種成分的檢測波長分別為:0~20 min綠原酸及咖啡酸320 nm,20~30 min芍藥苷230 nm,30~40 min阿魏酸320 nm,40~60 min丹酚酸B 280 nm;流速:1.0 mL/min;柱溫:35 ℃,進樣量:10 μL[8]。
2.4.2 溶液制備 對照品溶液配制:各對照品儲備液制備:精密稱取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綠原酸0.632 0 mg、咖啡酸0.215 0 mg、芍藥苷2.406 mg、阿魏酸0.040 0 mg、丹酚酸B 2.088 mg的溶液?;旌蠈φ掌啡芤海悍謩e精密吸取各對照品儲備液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綠原酸0.075 8 mg、咖啡酸0.025 8 mg、芍藥苷0.481 2 mg、阿魏酸0.008 0 mg、丹酚酸B 0.250 6 mg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配制:精密吸取供試品5 mL,置于20 mL容量瓶,加相應溶劑稀釋至刻度,搖勻,經(jīng)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供試品溶液。
陰性對照品溶液配制:取缺少莪術(shù)、桂枝、三棱、馬鞭草藥材的處方量,按“2.2”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樣品,按“2.4.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即得陰性對照品溶液。
2.4.3 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 取“2.4.2”項下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品溶液適量,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詳見圖1。由圖1可知,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有相同的色譜峰,且陰性對照品對測定無干擾,說明該方法可行。
注:1.綠原酸;2.咖啡酸;3.芍藥苷;4.阿魏酸;5.丹酚酸B。
2.4.4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混合對照溶液2、6、8、14、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進樣量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即得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回歸方程、相關(guān)系數(shù)及線性范圍。結(jié)果表明,5種指標成分在各自含量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見表2。
表2 線性關(guān)系考察結(jié)果
2.4.5 定量限與檢測限考察 精密吸取“2.4.2”項下對照品溶液適量,倍比稀釋,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按信噪比為10∶1、3∶1 分別計算定量限、檢測限。結(jié)果,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定量限分別為25.28、8.600、802.0、11.43、417.6 ng,檢測限
分別為7.584、2.580、240.6、3.428、125.3 ng。
2.4.6 精密度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 μL,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測定6次,以峰面積指標計算RSD(n=6)。結(jié)果: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36%、1.30%、0.76%、1.24%、0.5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4.7 重復性考察 取同一供試品適量,按“2.4.2”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同時測定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峰面積,計算其峰面積RSD分別為0.82%、0.48%、0.56%、0.36%、1.61%(n=6),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4.8 穩(wěn)定性考察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制備后0、2、4、8、16、24 h,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峰面積,計算其峰面積RSD分別為1.89%、0.76%、0.43%、0.79%、1.58%(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的穩(wěn)定性良好。
2.4.9 加樣回收實驗 分別精密吸取已知各成分含量(綠原酸0.398 9 mg/mL、咖啡酸0.055 0 mg/mL、芍藥苷1.882 4 mg/mL、阿魏酸0.027 7 mg/mL、丹酚酸B 0.948 0 mg/mL)的供試品溶液0.5 mL,共6份,分別置于5 mL量瓶中,精密加入適量對照品儲備液溶液,按“2.4.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7.93%、97.75%、96.86%、97.11%、98.67%,RSD值分別為1.81%、2.63 %、1.84%、2.99%、2.87%,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
2.5.1 構(gòu)建成對比較的判斷優(yōu)先矩陣 根據(jù)盆消灌腸液的處方方解及各成分藥理作用強弱,采用1~9標度法對6項指標進行兩兩比較評判重要性,確定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干膏得率6項指標的優(yōu)先順序:綠原酸=咖啡酸=丹酚酸B>芍藥苷=阿魏酸>干膏率,構(gòu)建成對比較的判斷優(yōu)先矩陣,見表3。
表3 各指標3個層次的優(yōu)先矩陣
按“2.4.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各指標性成分的含量,按“2.3”項下方法計算供試品溶液的干膏率。采用歸一化法計算每個指標分值,綜合評分計算公式如下:綜合評分=(綠原酸含量/最大綠原酸含量)×100×W1+(咖啡酸含量/最大咖啡酸含量)×100×W2+(芍藥苷含量/最大芍藥苷含量)×100×W3+(阿魏酸含量/最大阿魏酸含量)×100×W4+(丹酚酸B含量/最大酚酸B含量)×100×W5+(大干膏率/最大干膏率)×100×W6。以綜合評分考察乙醇濃度、乙醇用量、浸漬時間和滲漉速度對滲漉提取工藝的影響,通過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優(yōu)選出最佳滲漉提取工藝條件。結(jié)果見表4、表5。
表4 正交試驗安排與結(jié)果
表5 方差分析
實驗結(jié)果表明,各因素對盆消灌腸液提取工藝作用主次為A>C>B>D,即乙醇體積分數(shù)>浸漬時間>乙醇用量>滲轆速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提取效果的影響最大,而滲轆速度影響最小。方差分析表明,A因素對提取效果具有顯著性影響(P<0.05)。根據(jù)直觀分析結(jié)果,取各因素較高水平組合,最終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A2B2C3D1,即加8倍量70%乙醇,浸漬48 h后,以3 mL/min流速進行滲轆提取,收集滲漉液。
按最佳提取工藝制備3批樣品,測定樣品中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丹酚酸B、阿魏酸含量和干膏得率,結(jié)果表明該滲漉提取工藝穩(wěn)定可行,見表6。
表6 提取工藝驗證結(jié)果
中藥復方具有多組分、多靶點的作用特點,設置多指標檢測標準已成為優(yōu)化中藥復方制劑提取工藝的重要手段[10]。本研究采用主、客觀結(jié)合的權(quán)重系數(shù)法-層次分析法,以確定多項指標的權(quán)重值。本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在各項指標兩兩比較判斷矩陣中,大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丹參主要發(fā)揮了本方“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之功效,且在方中用量較大,因此以大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共有成分[11-13]綠原酸、咖啡酸的含量和丹參的丹酚酸B的含量作為最重要的指標,計分最高;赤芍的芍藥苷及當歸的阿魏酸重要程度次之。提取液中的多糖、淀粉以及鞣質(zhì)、樹膠、樹脂等成分并非本實驗提取的最終目標,故干膏率重要程度要次于其他考察指標。因此,確定各指標優(yōu)先順序為:綠原酸=咖啡酸=丹酚酸B>芍藥苷=阿魏酸>干膏率。結(jié)果顯示,指標權(quán)重系數(shù)符合一致性評價要求,表明該評價方法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確定盆消灌腸液最佳滲漉提取工藝為:處方量藥材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70%乙醇作溶劑,浸漬48 h后,以3 mL/min的速度滲漉,收集滲漉液。該提取工藝條件經(jīng)驗證,合理可行,能為盆消灌腸液制劑大生產(chǎn)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