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俊 馮浩家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準時點火發(fā)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15時54分,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按計劃,3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生活3個月。
中國載人航天的最終目的是開發(fā)和利用空間資源,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使航天員和科學家能直接對行星進行考察和開發(fā)。按照計劃,我國將于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后,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fā)展階段。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每一次神舟飛船發(fā)射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達到或優(yōu)于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它采用三艙一段——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其中返回艙和軌道艙為密封艙,航天員的工作、飲食和睡眠都在軌道艙內進行。
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于1999年11月20日發(fā)射升空,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無人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通過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4艘無人飛船的發(fā)射和飛行試驗,中國科研部門取得了數(shù)據(jù)、驗證了設計、鍛煉了隊伍、演練了程序,為發(fā)射載人飛船奠定了基礎。
2003年10月15日發(fā)射的神舟五號把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開創(chuàng)了中國航天的新紀元。實現(xiàn)載人飛行,確保航天員安全是關鍵。針對航天員的安全問題,在設計神舟五號飛船時有一個原則,就是飛船的每一個系統(tǒng)要做到“一次故障,正常飛行;二次故障,安全返回”——當一個系統(tǒng)第一次出現(xiàn)故障時,要做到飛船能正常運行,出現(xiàn)第二次故障時,能保證航天員安全返回。
此后的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出艙作業(yè),實現(xiàn)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神舟九號,實現(xiàn)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時間一晃來到了2021年,中國航天賦予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新的任務:
進一步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功能性能——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徑向交會對接和180天在軌??磕芰?,改進了返回技術,進一步提高落點精度,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
全面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通過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在軌工作生活3個月,考核驗證再生生保、空間站物資補給、航天員健康管理等航天員長期太空飛行的各項保障技術。
在軌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員將在機械臂的支持下,首次開展較長時間的出艙活動,進行艙外的設備安裝、維修維護等操作作業(yè)。
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著陸場從內蒙古四子王旗調整到東風著陸場,首次開啟著陸場系統(tǒng)常態(tài)化應急待命搜救模式。
這顯然也對航天技術和航天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建造中國空間站的設計師們?yōu)楹教靻T預留了相對充裕的生活環(huán)境,艙內活動空間從天宮一號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就像是從“筒子間”搬進了“大平層”。
(科學指導:湖南省宇航學會)
鏈接 航天員在太空這樣吃飯睡覺
據(jù)央視新聞消息,6月18日上午,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第一個早晨干了一件讓許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事——給空間站安裝無線WiFi設備。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孫軍介紹稱,我們天上的網(wǎng)和我們地上的網(wǎng)是連成一體的.有了WiFi之后,航天員就可以和地面的人員進行順暢溝通和視頻通話。
除了WiFi,空間站還有太空廚房,航天員可以吃到120多種食品。太空廚房中的食品加熱裝置,安裝在飛船內,可定量對航天員的航天食品和飲料進行加熱,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均可控制。
這個食品加熱裝置,是一個白色方盒,內有三層加熱空間,輕輕按下電源開關,只需耐心等待一會兒,航天員便可在太空中享受到熱乎乎的飯菜。從這里出鍋的米飯、香噴噴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可以讓遠在太空的航天員享受“家”的味道。
中國空間站分別設置了生活區(qū)和工作區(qū)。生活區(qū)內有獨立的睡眠區(qū)、衛(wèi)生區(qū)、鍛煉區(qū),還配有就餐區(qū),極大地提高了航天員的太空生活質量。此外,航天員還能實現(xiàn)“睡覺自由”。雖然他們還得把自己“裝進睡袋”,但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從“站睡”到“躺平”。航天員還能夠在一個“包裹式淋浴間”里,手持噴槍把自己擦拭干凈。
在中國空間站里,設計師們給每一個航天員準備了一個手持終端,航天員可以根據(jù)個人需求通過App調節(jié)艙內照明環(huán)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運動模式……不同的艙內燈光,能夠調節(jié)航天員的情緒,避免長時間處于單調的環(huán)境所帶來的不適。
在以往的載人航天活動中,天地通話是“傳統(tǒng)項目”。在空間站里,設計師們給航天員預留一條私密語音通道,航天員可以在這里和家人打電話、拉家常,分享在太空生活的心情和感悟,以解離家數(shù)月的思鄉(xiāng)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