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 鄧淑珍 丁愛民 胡 明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科,江西撫州 344000
常規(guī)乳腺X 線攝影技術是以往篩查乳腺癌最常用、最簡單的檢查方法,相關研究較多,但數(shù)字乳腺斷層技術的發(fā)展,作為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針對乳腺三維斷層檢查技術用于常規(guī)乳腺癌或者乳腺疾病患者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于我們亞洲致密型乳腺居多的女性,腺體致密容易遮蓋病變,而出現(xiàn)漏診[1-2]。本研究探討數(shù)字乳腺斷層攝影技術取代常規(guī)乳腺X線攝影技術,體現(xiàn)乳腺斷層技術的優(yōu)勢,采用乳腺斷層技術方法對乳腺腫瘤或乳腺疾病進行早期評估、分類診斷,給予醫(yī)生和患者指導,以便醫(yī)生及時準確地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發(fā)現(xiàn)早期乳腺癌,在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回顧性選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lián)嶂菔械谝蝗嗣襻t(yī)院因個人體檢、乳腺疼痛、乳房不適、自述觸摸有包塊而入院檢查、疑是乳腺疾病的12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依據(jù)檢查方法分為數(shù)字三維乳腺斷層技術(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組(n=60)和常規(guī)數(shù)字乳腺X 線檢查技術(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xiàn)FDM)組(n=60)。DBT 組患者,年齡29~68 歲,平均(51.3±8.6)歲;在年齡分布情況方面,29~44 歲14 例(23.3%),45~59 歲20 例(33.3%),60~68 歲26 例(43.3%);在疾病類型方面,乳腺癌43 例,乳腺良性病變17 例。FFDM 組患者,年齡29~68 歲,平均(51.5±8.3)歲;在年齡分布情況方面,29~44 歲16 例(26.7%),45~59 歲20 例(33.3%),60~68 歲24 例(40.0%);在疾病類型方面,乳腺癌43 例,乳腺良性病變1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對研究項目知情,并同意病歷資料用作研究分析。
納入標準:①均具有良好的依從性;②均接受術后病理檢查;③均具有正常的溝通能力;④均具有清晰的意識。排除標準:①有精神??;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有意識障礙;④合并嚴重軀體疾病。
1.3.1 DBT 組 檢查儀器主要采用數(shù)字乳腺X 線機(美國GE 公司,型號:BTX-9800B)“Senographe Essential”乳腺斷層技術。一種三維成像技術,采用“迭代重建技術”,檢查時按照標準方式體位壓迫乳腺擺設(常規(guī)CC 或MLO),乳腺壓迫保持乳腺固定,通過球管在設定的角度內進行旋轉(通?!?5.6°),每經過一定角度(約3.4°)進行低劑量曝光一次,從而獲得在不同角度下產生的一系列的數(shù)字圖像(9 副圖像),然后根據(jù)不同角度下的攝影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后處理程序將其重建成一系列高分辨力的1MM 的無組織重疊的單獨的斷層圖像,或以連續(xù)動態(tài)播放的形式動態(tài)顯示斷層圖像。
1.3.2 FFDM 組 通過不同薄層圖像還可重建出常規(guī)乳腺X 線攝影的二維圖像,其余操作同上。
以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陽性為乳腺癌,陰性為乳腺良性病變。比較DBT 與FFDM 對乳腺病灶的診斷價值。敏感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shù)×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100%。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DBT 檢查陽性39 例,陰性21 例;術后病理檢查陽性43 例,陰性17 例(表1)。
表1 DBT 對乳腺病灶的診斷價值分析(例)
FFDM 檢查陽性35 例,陰性25 例;術后病理檢查陽性43 例,陰性17 例(表2)。
表2 FFDM 對乳腺病灶的診斷價值分析(例)
DBT 對乳腺病灶的診斷敏感度高于FFD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DBT 與FFDM 對乳腺病灶的特異度、診斷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DBT 與FFDM 對乳腺病灶診斷價值的比較[%(n/N)]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長期以來其發(fā)病率仍在逐漸上升,并其發(fā)病年齡明顯趨年輕化[3]。以往都是通過普通常規(guī)數(shù)字乳腺攝影對乳腺疾病進行排查的研究較多,僅對這種具有明顯征象的乳腺癌或乳腺疾病可以作出初步診斷[4]。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乳腺攝影技術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乳腺診斷醫(yī)生報告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5]。FFDM 是以往篩查乳腺癌最常用、最簡單的檢查方法,相關研究較多,但數(shù)字乳腺斷層技術的發(fā)展,作為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針對乳腺三維斷層檢查技術用于常規(guī)乳腺癌或者乳腺疾病患者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于我們亞洲致密型乳腺居多的女性,腺體致密容易遮蓋病變,而出現(xiàn)漏診。乳腺腫瘤圖像背景比較復雜,而部分乳腺腫瘤的影像特征與正常乳腺組織成像差異不明顯,普通常規(guī)數(shù)字乳腺攝影已無法滿足臨床的需求,新的攝影技術——DBT 應運而生,它對一些疑難患者的乳腺腫塊的分析、鈣化分類、腫塊周圍結構的顯示及減低腺體的遮蔽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而減少誤診、漏診率[6-8]。
本研究結果提示,DBT 對乳腺病灶的診斷敏感度高于FFD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為通過DBT 斷層檢查,避免了傳統(tǒng)二維圖像中正常組織重疊的影響帶來的假陽性以及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重疊的影響帶來的假陰性,對一些細小的結構或鈣化的形態(tài)學顯示得更加清晰[9-10]。通過觀察3D 影像,可以有效排除腺體組織重疊帶來的影響,使圖像的可見度得到提高,在顯示腫塊的大小、形態(tài)、邊緣、數(shù)量、周圍結構破壞、乳腺導管、血管擴張、腫塊周圍及內部的微小鈣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優(yōu)勢,尤其對于致密型乳腺患者[11]。DBT 能夠有效地減低正常腺體組織的重疊效應,避免重疊偽影,明顯提高乳腺疾病的診斷率,從而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為患者減輕精神、身體、經濟上的負擔[12]。通過DBT 斷層檢查,避免了傳統(tǒng)二維圖像中正常組織重疊的影響帶來的假陽性以及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重疊的影響帶來的假陰性,對一些細小的結構或鈣化的形態(tài)學顯示得更加清晰[13]。通過觀察3D 影像,可以有效排除腺體組織重疊帶來的影響,使圖像的可見度得到提高,在顯示腫塊的大小、形態(tài)、邊緣、數(shù)量、周圍結構破壞、乳腺導管、血管擴張、腫塊周圍及內部的微小鈣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優(yōu)勢,尤其對于致密型乳腺患者[14]。DBT 能夠有效的減低正常腺體組織的重疊效應,避免重疊偽影,明顯提高乳腺疾病的診斷率,從而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為患者減輕精神、身體、經濟上的負擔[15]。
綜上所述,DBT 取代FFDM 的可行性高,診斷敏感度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