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奕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卑殡S著陣陣爆竹聲,新的一年又將來臨。當我興奮地把自己寫的春聯(lián)貼上門時,已經(jīng)華燈初上,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年夜飯。
過年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不可缺少的。伴著家里孩子們的嬉笑聲,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有紅燒肉、白斬雞、清蒸黃魚等佳肴,令人垂涎欲滴。最后上來的就是年年必備的特色美食——餃餅筒。它紙一樣薄的面餅包裹食材成長條狀,里面的食材有粉干、荷蘭豆、雞蛋絲、五花肉等,經(jīng)過平底鍋煎烤,吃起來十分香脆美味。
相傳,餃餅筒是天臺活佛濟公發(fā)明的一道美食。濟公祖上家風淳樸,崇善行德,逢年過節(jié)時,他看到富人享受著大魚大肉,而窮人卻只能吃粗茶淡飯,相差懸殊。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用一張面皮把食材包起來,富人可以包葷菜,窮人可以包素菜。里面餡料不同,但外形一樣,消除了貧富上的差異,家家都能開開心心地過個好年,整個社會也和諧了許多,所以餃餅筒也被稱為“和合卷”。餃餅筒做法簡單,口感豐富,寓意美好,我想過年吃餃餅筒的習俗能流傳至今,不僅是因為它好吃,更因為它有和諧美好的寓意吧。
飯桌上我問大人他們小時候過年是什么樣的。爺爺奶奶的童年在上個世紀50年代,等著盼著過年,就為了能吃點細糧,能吃上一口肉是最好不過了。爸爸媽媽的童年在上個世紀80年代,等著盼著過年,就為了能穿新衣服,可以吃到零食。大人們都說我們這一代是最幸福的,吃的穿的什么都不缺,要啥有啥,生活真美好。
我看著一家人圍坐一桌,享用豐富的菜肴,吃著寓意美好的傳統(tǒng)美食,相互舉杯慶祝新年的到來,相互祝福新年新氣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覺得美美的、暖暖的。我想這就是年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