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網絡安全專家演示了一些網絡陷阱,比如一部手機是如何被攻陷的,數據是如何被竊取的,攝像頭是如何被偷偷打開的……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網絡安全隱患,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
7月14日下午,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qū)網絡安全進鄉(xiāng)村主會場活動在金山區(qū)漕涇鎮(zhèn)水庫村舉行。隨著互聯(lián)網和智能終端不斷發(fā)展,手機早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和娛樂中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正因為其功能強大,稍有不慎,“傷”到自己的情況也較為普遍。
攻擊智能手機的方式五花八門
“套路貸、高利貸,網絡貸款陷阱深,一旦輕信上了當——完蛋;非法集資話誘導,高危人群是老人,稍不留神錢轉賬——糟糕;刷單返現嘗甜頭,墊付現金落陷阱,要求雇主返現時——拉黑;陌生鏈接二維碼,不明網絡APP(應用程序),切忌亂點與亂掃——記牢……”活動現場,一段快板節(jié)目——《網絡安全很重要(三句半)》,將一個個網絡電信詐騙套路講得淋漓盡致。
在現場,網絡安全專家還演示了一些網絡陷阱,比如一部手機是如何被攻陷的,數據是如何被竊取的,攝像頭是如何被偷偷打開的……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網絡安全隱患,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防范個人信息泄露。
據了解,攻擊智能手機的方式五花八門,不同的攻擊目的會選擇不同的攻擊方法:應用程序可以收集用戶的個人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賣給網絡廣告商牟利。其中,部分惡意程序還會使用用戶的數據以及窺探用戶的短信,訂購各種可以通過手機消費的服務和商品。當應用程序獲得足夠的權限后,它可以打開用戶的攝像頭,甚至操縱整個設備。手機病毒會讀取用戶的通訊錄,向通訊錄中的聯(lián)系人發(fā)送詐騙短信和惡意鏈接,進而達到騙財的目的。其中,木馬病毒可以快捷地獲取用戶存放在手機中的文件,并且通過無線的方式發(fā)送到指定的地方。部分病毒還能針對重要的人群進行監(jiān)聽。如果監(jiān)聽攻擊結合短信接口,病毒可以通過短信靈活地激活或者關閉錄音程序,造成更大的危害。
除此之外,通過智能手機還可以攻擊其他接入同一網絡的用戶,或者攻擊智能手機連接的電腦設備。比如,黑客經常利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發(fā)起攻擊,嗅探其他智能手機的密碼、劫持會話、操縱網站的內容等。
如何保障手機安全
有人會說,我們不會輕易遇到黑客或者被黑客注意。事實上,黑客并不總是有目的地攻擊特定的用戶,很多時候截取他人的信息只是被當作一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jiān)聽丑聞被揭露后,現如今沒有人會懷疑通訊會被截獲并讀取這一事實。如果你不希望成為受害者,那么在加密郵件、短信、電話的同時,要多做以下功課:
第一,學會使用手機殺毒軟件,及時更新升級病毒庫,定期給手機殺毒,清理操作系統(tǒng)。不過,一些病毒軟件會模仿正規(guī)軟件的圖標,要仔細辨別。
第二,安裝手機應用程序時,要從正規(guī)、有安全檢測的電子市場或應用官方網站下載。對于沒有把握的應用程序或操作許可,可以查閱其他用戶的評論。對鮮有評論、少量下載的應用程序,在下載、安裝前更要慎之又慎。對已經運行的應用程序,要定期更新,并重新閱讀其許可協(xié)議。
第三,不要隨便掃描二維碼。在“掃一掃”前,應先核實二維碼的來源,選擇正規(guī)的企業(yè)、商家發(fā)布的二維碼。
第四,在公共場合使用免費無線網絡時,應向提供服務的商家詢問安全的賬號和密碼,盡量不要使用不需要密碼的服務或者第三方軟件提供的免費賬號。在用公共無線網絡時,最好不要打開重要的賬號,比如網銀、股票、基金、支付寶等。
另外,應將家用無線網絡的加密方式選擇為WP2加密認證,同時設置較為復雜的無線網絡連接密碼,最好使用包括數字、字母、特殊符號混合的復雜密碼。
第五,根據不同等級劃分,普通應用軟件登錄密碼一定要和支付密碼等區(qū)分開來,多設置幾個密碼。? ?(《解放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