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東
盛習友于1945年出生在安徽省肥西縣煙墩鄉(xiāng)棗廟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里。由于家庭生活無濟,盛習友那剛滿兩個月的妹妹就被迫賣給了別人家。不久,父母也因貧苦生活的煎熬,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撇下盛習友兄弟兩人。
1949年1月,肥西地區(qū)解放,盛習友進入了學校讀書。1958年夏季的一天,盛習友和同村的幾位同學一道上學。他們邊走邊聊,突然聽到呼救聲,盛習友慌忙迎著呼救聲的方位飛快地跑過去,只見一位小同學正在水塘里掙扎。盛習友衣服顧不得脫,便跳入水中,把那位小同學救上岸來。當村里的群眾和學校的老師夸獎他時,他只是微笑一下說:“見到別人落水,我怎能不去救。這是件應(yīng)該做的事,不值一提?!?/p>
1964年3月,盛習友應(yīng)征入伍,被分配到濟南軍區(qū)某部“雞雄山阻擊戰(zhàn)斗英雄連”當戰(zhàn)士。他努力學習政治,刻苦進行軍事訓練,處處從嚴要求自己。在軍事上,步兵的五大技術(shù),他樣樣過得硬。在武裝泅渡訓練中,他在全連第一個突破萬米大關(guān),被戰(zhàn)友們稱為“水上蛟龍”。在坑道施工中,險情會經(jīng)常突然出現(xiàn),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盛習友總是沖在前。一次,盛習友和戰(zhàn)士夏學軍兩人在炮響之后,進入坑道檢查險情。他倆不顧嗆人的火藥味和不斷掉落的碎石,一絲不茍地檢查,排除了一個又一個險情。就在夏學軍排除一塊險石時,盛習友突然發(fā)現(xiàn)在夏學軍的頭頂上,一塊百十來斤重的石塊被震動,眼看就要掉下來。他一個箭步?jīng)_上前去,猛地將夏學軍推在一旁。小夏脫險了,他卻被險石帶落下來的碎石砸掉了安全帽,暈倒在地。他這種臨危不懼救戰(zhàn)友的行為,贏得了領(lǐng)導和同志們的贊譽。
1969年7月17日,盛習友和戰(zhàn)士們正緊張地在高山工地上施工。下午5點多鐘,突然狂風大作,烏云翻滾,雷鳴電閃,霎時間,下起了瓢潑大雨,四面群山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霧中。忽然,從山腳下傳來了呼救聲。盛習友聞聲向山腳下的巴漏河眺望,只見巨大的山洪奔騰而下,幾名年輕姑娘、婦女在河中遇險呼喊。他猛地甩掉了頭上的安全帽,招呼身邊的戰(zhàn)友一起向山下飛奔,一到河邊,就縱身跳進了翻滾的激流中。
被卷進激流中的是章丘縣胡山公社興隆大隊的9名女社員。她們從田間回村,正走在巴漏河中間時,遇上了兇猛的山洪。盛習友和戰(zhàn)友以及當?shù)氐娜罕娨黄?,很快救出?名社員。之后,盛習友發(fā)現(xiàn)社員李鳳蘭被卷入旋渦,又向她游去,盛習友托著李鳳蘭,拼命把她往岸邊推。岸上的群眾向他伸過一把鋤頭,急促地喊他:“快上!快上!”盛習友把李鳳蘭猛地一舉,讓她抓住鋤頭,李鳳蘭脫險了。岸上群眾催促盛習友趕快上岸,盛習友為繼續(xù)搶救其他遇險社員,又轉(zhuǎn)身向激流游去。這時,一個惡浪打來,盛習友被洪水吞噬了,犧牲時年僅24歲。
1971年5月24日,經(jīng)毛澤東主席批準,中央軍委授予盛習友“愛民模范”榮譽稱號,號召全軍向盛習友學習。全國各大報刊都相繼報道了盛習友的事跡。
“為人民操心最情愿,為人民斗爭最幸福,為人民吃苦最愉快,為人民獻身最光榮?!边@是盛習友在日記中的一段文字,字里行間表達了“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為了永遠銘記這位愛民模范的崇高精神,在他家鄉(xiāng)所在的合肥市,有一條橫跨濱湖新區(qū)、經(jīng)開區(qū)、政務(wù)區(qū)和高新區(qū)的美麗大道,被命名為“習友路”。
(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