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印度電影的平民化 (ordinariness)傾向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70年代,是由傳奇影星阿米塔布·巴沙坎開創(chuàng)的,“巴沙坎的人物角色以原始的憤怒和平民領導氣質為特點”。其系列電影結束了此前統(tǒng)治銀幕長達近20年的封建形態(tài),為電影業(yè)內(nèi)部的轉型提供了一個新的特性?!霸诜饨彝矍槠餍械哪甏餍切蜗蠛徒巧缪荻纪贾鲗У匚坏挠《冉膛枷穹a相關。扮演貴族或上層種姓角色的男女主角,都經(jīng)過嚴格的相貌甄選。他們必須符合某種特定的‘英雄概念?!奔疵餍枪饷ⅰ⒕㈦A層與顯赫地位的緊密相連。巴沙坎將這種局面打破,塑造了一系列平民形象,如礦工、碼頭工人、小騙子和鐵路搬運工等等。此后,印度電影中的平民形象偶有出現(xiàn),但并非主流。進入新世紀,印度新電影展現(xiàn)出對普羅大眾較為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反映普通民眾生活和思想的影片,《英勇贊曲》即可列入其中。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出身低微的空軍上尉,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創(chuàng)辦一家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廉價航空公司的故事。
《英勇贊曲》改編自印度德干航空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戈比那思(G.R.Gopinath)機長的真實故事,并在此基礎上注入了更加強烈的平民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影片中的瑪拉〔蘇利耶·西瓦庫馬(Suriya Sivakumar)飾〕是一名退役空軍上尉,他曾經(jīng)因為買不起機票而錯過了跟父親見最后一面的機會,于是夢想成立一家廉價航空公司,使窮人也能坐得起飛機。印度社會貧富差距很大,高昂的機票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飛機成了富人獨享的交通工具,航空業(yè)被富人壟斷?,斃男袆硬粌H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經(jīng)濟利益,而且可能動搖他們高高在上的特權。于是,他們相互勾結,給瑪拉設下騙局,制造各種障礙,使他債臺高筑、失去民心。 瑪拉毫不示弱,他把敵人給他設置的障礙各個擊破,并用他的真誠打動人民,使人民站到他這一邊。
影片最感人的部分有兩幕,一是當瑪拉陷入絕境時,他所在地的村民自發(fā)捐款支持他。有的農(nóng)民拿出一輩子的積蓄,有的將土地抵押,有的變賣了祖產(chǎn)……從老人到兒童,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踴躍籌錢。二是瑪拉經(jīng)過一番挫折再次試航,首批乘坐他飛機的百姓激動不已,而終于成功的瑪拉則淚流不止。村民的自發(fā)籌款行為和終于飛上藍天后的欣喜與滿足充分反映出印度貧民對改變現(xiàn)狀的渴望,也充分證明瑪拉的想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瑪拉替他們做了他們幾代人曾經(jīng)夢想但不敢做的事。印度盛行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確定了各個種姓在社會上的地位。那些出身高種姓的人往往不愿意改變其既定的社會地位,而窮人則世世代代都是窮人,他們一出生就繼承祖輩的種姓、職業(yè)和卑微的地位。反抗和改變都是妄想和徒勞,于是多數(shù)窮人對現(xiàn)實采取認命和麻木的態(tài)度,瑪拉是被現(xiàn)代教育熏陶過的極少數(shù)反抗者之一。
窮人坐飛機,意味著窮人可以達到和富人一樣的高度。在影片中,天空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空間,而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和身份的轉變。對窮人來說,這是他們祖祖輩輩的夢想;而對富人來說,則是他們的噩夢。窮人渴望、富人害怕;窮人千方百計往上走,富人想方設法阻攔他們前進,這恰恰表現(xiàn)出富人對自身地位被動搖的恐懼。影片中,賈茲航空公司總裁戈斯瓦米極力維護自己的富人地位——他不愿意和平民為伍:一個員工因為和他共用了洗手間而被他開除,瑪拉和他握手之后他趕緊把手洗干凈。“有人想在飛機上看到乞丐和苦力嗎?我不想讓我的乘客受苦?!边@是戈斯瓦米拒絕與瑪拉合作的理由。他極力阻撓瑪拉開廉價航空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無法忍受窮人變?yōu)楦蝗恕?/p>
瑪拉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險象環(huán)生,戈斯瓦米勾結政府部門對其多加阻撓,窮人們則在關鍵時刻團結起來對他鼎力相助?,斃砗鬆縿又毟粌蓚€階層的較量,富人的打壓和窮人的支持形成鮮明的對照。
瑪拉絕地反擊的最后一張牌是在電臺發(fā)表《人民的語言》的演講,他向全印度揭開了富人不讓窮人起飛的原因:
“我們敬畏地看著藍天,但是不敢夢想從那里看到世界?!晁雇呙着挛覀儭麚乃旅娴娜藭剿母叨取8蝗讼MF人繼續(xù)貧窮:一個世紀前,他們聲稱電力只為富人提供服務;五十年前,關于汽車他們也是這么說的……我們花幾天時間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但是有錢人,他們像神一樣在我們頭頂上飛翔!如果我們與他們平起平坐,沒有人會比他們低。這就是他所害怕的!”
富人希望永遠享有特權,不希望窮人和他們平起平坐——瑪拉揭開了印度貧富差距的根源。在這場斗爭中,坐飛機從來就不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的改變,而是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這意味著幾千年來,富人灌輸給窮人的安于現(xiàn)狀的網(wǎng)格將被捅破,窮人不再任命,他們要反抗,要飛翔!影片結尾,瑪拉終于如愿以償,窮人終于飛上藍天,預示著在窮人和富人的斗爭中,窮人完勝。
很多印度電影的愛情故事喜歡選擇俊男美女,并且對男女的浪漫場景多加渲染,而在《英勇贊曲》中,男女主人公的追求更加務實。特別是女主人公波米,她雖然欣賞瑪拉的勇氣和魄力,也對他有所心動,但是理性告訴她,瑪拉的 “夢中情人”其實是他的航空公司,而且她擔心二人的關系會影響他們實現(xiàn)各自的理想,于是拒絕了瑪拉的求婚,這是一種非常實際的選擇。臨別時,波米和瑪拉互相凝視著對方,觀眾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不舍:車子漸漸遠去,瑪拉通過望遠鏡望著漸行漸遠的波米……
此后二人各自為夢想奮斗:瑪拉終于找到了投資者,公司即將啟動;波米的面包店生意興隆。三年后,他們再次相遇,瑪拉極力說服波米相信他們可以彼此支持、相互鼓勵,有情人終成眷屬。
婚后,他們繼續(xù)各自的事業(yè)。不幸的是,瑪拉屢次遭遇失敗,差點把公司賣掉。在此過程中,他們爭吵過,但更多的是波米對瑪拉的支持。在丈夫的事業(yè)遭遇重創(chuàng)的時候,她從未退縮,也沒有哭泣沮喪,而是冷靜面對,理性分析,堅定地站到丈夫一邊。
波米不是一個嫵媚的美女,而是一個農(nóng)家的倔強小妹。她有強烈的女權意識,在和瑪拉的關系中,她一直掌握著主動權。初見瑪拉她就坦言自己不縫紉、不做飯、不唱歌、不跳舞,只想開一家面包店,并因此被20個新郎拒婚。如果是普通印度女孩兒遭遇如此打擊,很可能自卑或者放棄理想,而她還是那么清高傲慢、倔強直率。更重要的是,她和瑪拉一樣不相信富人永遠是富人,窮人永遠是窮人,她堅信窮人通過努力同樣可以過上富人的生活。
波米的美,在于一股拗勁兒,在于和瑪拉一樣撞了南墻也不回頭的義無反顧,在于從不認命的反抗。瑪拉稱她為“面包師女孩兒”(bakergirl),這樣一個樸實可愛、現(xiàn)實可感的名字,和影片的基調十分契合。他們的愛情不是那種浪漫的童話故事,而是普通百姓的勵志故事。
麻雀本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鳥,其本身并無任何與人類情感相關的涵義,但它所表現(xiàn)出的某些特性,被影片發(fā)掘并反復渲染,成為一種特殊的隱喻,這一隱喻可以從三方面理解。第一,麻雀帶給瑪拉的靈感。麻雀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鳥,它們隨處可見,繁殖力極強。人們往往對它們視而不見,甚至有些厭煩?,斃瓍s從它們身上找到了靈感:他要找的飛機,就像麻雀一樣,體格不大,不需要飛很高,只要很少的食物就可以生存下來。于是,他把運送物資的小型貨機改造成客機,解決了大型客機耗資多的問題。又把廢棄機場重新啟用,用小型客機涵蓋大城市和小鄉(xiāng)鎮(zhèn),讓窮人能夠坐著飛機自由往來。
第二,麻雀變老鷹的期望?,斃母赣H在和兒子決裂后給他寫了很多未寄出的信。其中一封信寫道:“他們說麻雀永遠不可能變成老鷹,但我相信我的兒子會改變它的!”“麻雀變老鷹”不僅是父親對自己兒子的期盼,也是對所有窮人能夠騰飛的期盼。瑪拉的父親一生致力于改變村民的生活狀況,為了讓村里通電、通火車、有衛(wèi)生院,他不停地給政府寫信。盡管他倡導非暴力,反對兒子激進的行為——召集村民攔截火車,但他們內(nèi)心的渴望是相通的?,斃恢孛恢乩?,為了讓普通百姓飛上藍天,不惜披肝瀝膽、排除萬難,實際上是承續(xù)了父親的遺愿。
第三,麻雀還象征著普通的民眾。民眾和麻雀有諸多共同之處:數(shù)量眾多、地位卑微,但是他們生存能力極強,聚合起來力量巨大。影片將麻雀、小型飛機和普羅大眾聯(lián)系起來,就是要提醒人們看到民眾的力量,相信普通百姓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斃鎸姶笞枇Φ牧x無反顧,波米站到瑪拉一邊的堅定,百姓對瑪拉的傾囊相助等等,都顯示出民眾如麻雀般頑強而有力。
影片結尾,“麻雀變老鷹”的大反轉徹底顛覆了人們固有的觀念?,斃粌H得到了窮人的信賴,也讓富人害怕。戈斯瓦米找他合作,他嚴詞拒絕并且驕傲地說:“你算老幾跟我談合作……農(nóng)民已經(jīng)飛走了,并將繼續(xù)飛行。你不是天空的主人!”這樣的反擊給觀眾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暢快觀感,徹底滿足了底層人民積蓄已久的揚眉吐氣的心理渴望。
充滿民族色彩的歌舞是印度電影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但以往印度電影中的歌舞場面多少都有些讓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即的感覺,如《未知死亡》中,女主角光鮮亮麗、男主角帥氣十足,二人的歌舞片段里,男女主人公不斷變換著漂亮的衣服和秀麗的場景,如夢如幻;再如《無所不能》中,男女主人公雖然都是盲人,但是男主角高大英俊、女主角美麗動人,他們在眾人的簇擁下翩翩起舞,宛如金童玉女。盡管有評論對《英勇贊曲》的歌舞頗有微詞,認為有些不必要的歌舞影響了影片的整體效果,但筆者以為這并不是導演的無心敗筆,而是有意為之。因為和以往的大部分影片不同,本片的歌舞場面放棄了帥男靚女、色彩繽紛的養(yǎng)眼編排,代之以普通百姓和質樸的畫面。如影片開頭:在一塊廣闊貧瘠的土地上,一群莊稼漢在為逝者舞蹈,他們的歌聲在塵土中飛揚。這些舞者不但顏值不高,而且穿著日常的粗布衣服,有的甚至衣冠不整、袒胸露懷。然而,就是這樣一群農(nóng)民舞者,給觀眾一種鄰家大叔、鄰家大哥的感覺,拉近了影片與民眾的距離。
有女主角出鏡的歌舞場景也是一樣,無論從波米的著裝,還是從其動作來看,都充滿了濃郁的村姑氣息和天然的野性。只有她的眼神,透露著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定與執(zhí)著,令她與眾不同。
總之,平民逆襲的主題、淳樸的愛情故事、麻雀的隱喻和親民的歌舞場面,彰顯著影片強烈的平民意識。在新冠病毒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災難的時刻,這樣一部貼近平民的影片無疑能夠慰藉許多悲傷與惶惑的靈魂。
《英勇贊曲》滿懷著平民意識和真實感,其所揭示的印度貧富差距的社會問題及對其原因的探索值得深思?!?018年11月,世界財富與收入數(shù)據(jù)庫(WID. world,該數(shù)據(jù)庫是一個致力于提供開放的國家內(nèi)與國家間收入與財富分布歷史變化數(shù)據(jù)的大型數(shù)據(jù)庫)圍繞印度基于種姓的社會結構,撰寫并發(fā)布了《1961年—2012年印度財富的不平等、階級與種姓》報告,用大量詳實的數(shù)據(jù)分析50余年來印度的財富與收入的不平等狀況?!?這份報告顯示,當代印度社會的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印度貧富差距較大的原因有很多,復雜的國情、較低的城市化水平、宗教的影響、種姓制度等等,其中,種姓制度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種姓制度是印度進步和強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礙”?!队⒂沦澢飞羁探沂玖擞《蓉毟徊罹嗟母础N姓制度和富人對窮人的打壓。印度有四大主要的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地位由高到低。各種姓之間有著較為嚴格的界限,不可通婚、不可僭越、各司其職。四大種姓之外,還有一個不可接觸者——達利特(Dalit),地位更加卑微,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在現(xiàn)代印度社會,種姓制度有所松動,低種姓,特別是達利特的生活有了些許改善。低種姓者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權利,這有可能改變他們的職業(yè)類型,但卻無法改變他們作為低種姓的社會地位。例如人們很容易通過一個人的姓氏來確定其種姓,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對方是低種姓,即使再優(yōu)秀,也可能遭遇各種挫折和不公平待遇。種姓的影子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正如有學者所說:
“‘種姓經(jīng)常被視為印度‘傳統(tǒng)社會秩序的定義特征。雖然只有在印度宗教哲學中,種姓制度的實踐才被正式證明是合理的,但按照印度社會的普遍社會學理解,社會關系在次大陸的幾乎所有地方都是等級森嚴的?;酵健⒛滤沽趾湾a克教徒都實行種姓制度,即使他們的宗教譴責這種制度。”
種姓制度滲透到每個角落,深刻影響著印度人的生活。
印度窮人想要獲得與富人同樣的地位,必須打破種姓制度的壁壘,但是享有特權的高種姓者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而相當一部分低種姓者也習慣于被統(tǒng)治。“現(xiàn)實是,種姓劃分的毒害已經(jīng)深深感染了它的受害者——大眾和下層階級,他們進一步被劃分為幾個種姓和次種姓。每個種姓都承認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并不準備用自己相對優(yōu)越的地位來彌補他人受到的不公?!泵總€高一級的種姓都享有一定的特權,他們一方面受到比他們更高種姓的欺壓(婆羅門除外),另一方面卻以同樣的方式欺壓比他們更低的種姓。這樣看來,印度窮人想要獲得和富人一樣的平等權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印度貧民打破種姓制度的壁壘,走向富裕的漫漫長路中,類似《英勇贊曲》這樣具有強烈平民意識的電影作為一種強心劑帶給人們的鼓舞顯得彌足珍貴,甚至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