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之際,牡丹江立新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立新)也迎來了百年校慶。忘不了1981年團中央一篇《這里閃爍著希望之光》,把立新推向了星星火炬旗幟下的全國排頭兵;忘不了《人民教育》當年贊賞立新為“北國教育明珠”;忘不了1990年人民日報報道:立新——打好人生第一底色的勞動育人理念;忘不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立新的勞動教育經(jīng)驗讓與會國家領導人和祖國各地同行們?yōu)橹徽?,中央電視臺的報道讓立新這個名字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忘不了1992年中南海的座談會上,立新勞動育人的經(jīng)驗吸引了當時的國務委員、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事后李鐵映親臨立新視察,并稱揚“立新是全國教育的一面旗幟”;忘不了在立新這片沃土上,黨和人民給了我最高榮譽——國家級優(yōu)秀專家、國務院政府津貼、全國勞動模范、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忘不了胡錦濤總書記對我的兩次親切接見……
立新的歷史是一個花團錦簇的歷史,是歷屆立新人用勤奮、鉆研、傳承、創(chuàng)新和奮力拼搏鑄成的歷史。如今我雖已年過古稀,但只要想起立新,我便有一種“松樹千年終會老,錦花一日也為榮”的自豪。立新是我的母校,自我上小學二年級開始,立新便遵照毛主席“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的教導,創(chuàng)辦了“紅領巾飼養(yǎng)場”,我也被選為了“紅領巾飼養(yǎng)場”第一批小飼養(yǎng)員。經(jīng)過五年的學習與勞動,我被評選為首批模范飼養(yǎng)員。就這樣,勞動的種子深深扎在了我幼小的心靈里。參加工作后,我回到母校工作,一干就是24年,從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副校長到校長,立新勞動教育的發(fā)展過程我都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一、寓勞動教育于理論建設中
接任校長后我在心底發(fā)誓,一定要讓立新的勞動教育“傳”中有繼承,“統(tǒng)”中有發(fā)展。經(jīng)過不斷鉆研、探索,學校確立了以“實、細、活、深、精、特”六個突出為出發(fā)點,從理論、實踐、課程等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發(fā)展舉措。制定了《立新小學學生勞動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規(guī)章制度;確立了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懂”“十會”“三知道”勞動校本目標和內容;制定了“生活的花瓣”等一系列形成體系的校本文化手冊及教材;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建設,從不同年級、不同學段的實際出發(fā),用直觀、有趣的圖片文字裝點校園,讓學校處處“會說話”。經(jīng)向專家多方請教、細致研討,確定了立新——“打好人生第一底色”的育人理念。
二、寓勞動教育于情趣活動中
勞動質量決定勞動價值,勞動教育質量決定勞動育人效果。因此,務必要務實求真,切實讓每一名學生都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親自參與到勞動的全過程,要將勞動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始終,輻射到家庭、社會。學校以月為單位創(chuàng)設了系列主題活動:三月“服務節(jié)”、四月“賞春節(jié)”、五月“勞動節(jié)”……活動兼顧勞動又各有側重,既在日?;顒又胸灤┯衷谥黝}活動之內凸顯。
“我給市長當助手”每年都向市長提出一百余條關于城市建設的建議,很多也得到了市長的采納,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拔遗c勞模交朋友”“致敬勞動者”將牡丹江勞模請進校,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身邊榜樣的力量,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
三、寓勞動教育于興趣活動中
學校充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益智、審美、創(chuàng)造、技能實操為出發(fā)點,以校內教師為主、聘請校外輔導員為輔,結合勞動教育開設興趣活動課。學生們根據(jù)喜好自主選擇課程,手工、縫紉、刺繡、烹飪、養(yǎng)殖、航?!绕涫莿趧蛹寄軐嵅僬n,學生們將課堂中學習的生活技能應用于生活,實用性極強。紅領巾、桌布等生活用品基本都可以自給自足,是學生們親手制作的勞動成果。學校注重學生勞動自治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勞動責任感的提升,以班級、校級為單位,成立了以“對外聯(lián)系協(xié)會”“信息反饋協(xié)會”等7個小協(xié)會為核心的“主人樂”活動,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與興趣,自由選擇協(xié)會?!爸魅藰贰被顒邮箤W生親自參與到學校的日常工作與活動管理之中,培養(yǎng)出了一批批小干部,小能手。
四、寓勞動教育于研究活動中
從七月的“賞花會”開始,學生們就著手學習花卉的種植與相關知識,小解說員們拜訪花師、查閱資料,從報花名、了解花的生活習性和用途等著手學習,從四月份的選土、找盆、種植、育苗到八月的“賽花會”,每個學生捧著自己精心培育的盆花,以及一本詳細記錄了盆花養(yǎng)殖全過程和養(yǎng)花感悟的觀察日記參與到了“小花王”的評選當中。
“賽花會”前夕,我參加了一場特別的“追悼會”,一群三年級的學生圍站在一起,一個男孩堅定又略帶哀傷的說著:“君子蘭,對不起,因為我的無知,導致了你的死亡。我很愧疚,也很難過。希望你能原諒我,我以后一定會多多學習,再細心一些,決不讓這樣的悲劇再發(fā)生?!闭f完就將君子蘭“葬”了起來。原來是為參加“賽花會”,一名學生養(yǎng)了一盆君子蘭,可他不夠了解君子蘭的習性導致它死亡。他很自責,于是便在同學的見證下舉辦了這場“追悼會”。因臨近“賽花會”,木本花卉已經(jīng)來不及種植,男孩便重新種植了一盆草本的菊花。雖然在“賽花會”中并不出眾,但因為他鍥而不舍的精神,師生們一致推舉他為“小花王”。
五、寓勞動教育于日常活動中
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在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與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中,我提倡“小題大做”,從小事抓起,從身邊事做起。記得一個課間,操場上過往的師生都沒有注意到地上的一張廢紙,我便暗中觀察,看看誰是最有心的“校園小主人”。最后,一名四年級的學生把紙撿了起來,我走上前詢問了他的名字與班級。周一的晨會上,我對這名學生提出了表揚,此后每周的晨會我都會將上一周學校發(fā)生的好人好事進行宣傳表彰,“我為國旗添光彩”活動應運而生,成為了立新每周晨會的特色環(huán)節(jié)。
每年的夏令營是立新最盛大的活動,我們來到野外搭帳篷、支爐灶,學生們親力親為。最佳野炊小組的評選是活動的最高潮,每班要在活動前定好野炊的菜單,因評選的要求是所有環(huán)節(jié)必須學生親手操作,學生們便會請教父母、拜訪廚師學習做菜。夏令營前夕,學生們做菜的熱情空前高漲,課下探討、課后練習,有的學生甚至半夜起來還在向家長請教“木須肉”的做法。生火、洗菜、切菜、炒菜、甚至抻面學生們都能獨立完成。這可不是一日之功,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積累、在校園活動中鍛煉、提升。比賽過程中,他們各個勁頭十足,爭先恐后地拉著我品嘗他們的菜品,我的白衣服上印滿了學生的手印。最后由學生、教師和家長代表做評委,對學生的菜品進行評選。優(yōu)勝的班級熱烈歡呼、落選的班級們甚至抱頭痛哭,場景十分熱烈。
立新夏令營不僅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熱烈反響,很多社會人士也是慕名而來,更是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注。
學校的任務就是為祖國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勞動教育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老了,但我希望立新這所全國矚目的學校永遠年輕。借此機會,我給新一代立新的年輕人提一點希望和建議:立新的發(fā)展是靠歷屆立新人永遠堅持“傳”中有繼承,“統(tǒng)”中有發(fā)展的思想理念來完成的。我想,不管怎么繼承,怎么發(fā)展,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務實。務實就像勞動教育的靈魂、而創(chuàng)新是這個靈魂前面的一盞燈。沒有務實就沒有了靈魂,沒有創(chuàng)新便沒有了前進的方向。相信立新的明天一定會在傳中有繼承、統(tǒng)中有發(fā)展的思想理念指導下,柳暗花明又一村。祝愿立新的未來百尺竿頭、大樹參天!
作者簡介:高紅巖,女,牡丹江人,1948年11月生,中共黨員,省特級教師。1956年進入立新校讀小學,1965年考入牡丹江師范學校,1968年畢業(yè)分配到雞西煤礦小學任教。1971年轉回母校立新任音樂教師,1978年任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學生們團結在星星火炬之下。1988年任校黨支部副書記,狠抓教師精神文明建設,1989年任校長,提出了“為孩子健康成長打好人生第一底色”的辦學思想,把德育放在了學校工作首位。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少先隊優(yōu)秀輔導員、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國家級終身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當選為全國第八、九、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4年離校到市教委任副主任。2008年退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