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春 余世彬 曾照胤
導讀:大棚軟化陽荷筍是近些年開發(fā)的蔬菜新品種,食藥同源,營養(yǎng)豐富,口感脆爽,深受消費者喜愛。昂貴的價格使其成為蔬菜中的“貴族菜”,因經(jīng)濟效益高,深受菜農(nóng)追捧。本文從選種,定植,水、肥、溫、光管理到采收作出了詳細介紹,希望為菜農(nóng)提供一定的技術(shù)支持,同時也為鄉(xiāng)村振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貢獻微薄力量。
陽荷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藥食同源蔬菜,除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外,還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鎮(zhèn)咳祛痰、消腫解毒等功效。隨著功能作用的挖掘,陽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但陽荷花苞氣味較濃,不易被消費者接受,而陽荷筍氣味小,受大多數(shù)消費者喜愛。陽荷筍每年3~4月上市,此時正處于蔬菜供應淡季,市場售價50~60元/kg,按每667 m2產(chǎn)量500~900 kg計算,667 m2毛收入3萬~5萬元,種植效益好,深受菜農(nóng)喜歡。陽荷筍是近些年才開發(fā)的新型蔬菜,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shù)。筆者通過多年生產(chǎn)一線種植經(jīng)驗,摸索了一套適合十堰地區(qū)大棚種植的軟化陽荷筍技術(shù),現(xiàn)分享如下,希望給想種植陽荷筍的菜農(nóng)提供技術(shù)支持。
陽荷筍軟化高效栽培是在正常栽培的基礎上,增加陽荷塊莖的播種密度,采取完全遮光控溫措施,軟化陽荷莖稈,把陽荷莖稈變成一種可食用的蔬菜。
選擇塊大、芽多、無病蟲害的陽荷塊作種。一般每667 m2需陽荷種4 000~6 000 kg,667 m2種植30 000~60 000株。
播前用40%福爾馬林(甲醛)100倍液浸泡陽荷種30 min殺菌,接著晾曬2天,且每天早晚各翻動1次,然后在屋內(nèi)堆放4天,溫度保持在18~25℃,可防止播種后爛種,有效促進陽荷種萌芽。
陽荷耐肥,耕地前每667 m2施草木灰40~50 kg、腐熟農(nóng)家肥1.5~2.0 t,然后用旋耕機將地打3~4遍,整碎整平,起壟作畦,壟寬100~110 cm,壟深25~30 cm,壟間溝寬30~40 cm。
選用疏松、保水性好的砂壤土或腐殖土(最佳)平鋪在畦面上,厚度為15~30 cm。注意不可用易板結(jié)、肥力過高、施用化肥農(nóng)藥的土壤,以免爛種。
11月初播種。播種前將種塊按照一個生長點為一塊的標準,將種塊掰開,待傷口晾干后播種。實踐證明,掰開的種塊比整塊播種的上市早7~10天,可能是種子受傷后為了修復傷口產(chǎn)生大量生長素,激活了休眠的種芽,促進種子早發(fā)芽。將種子放在基土層,間距2~5 cm,不可超過5 cm,否則影響產(chǎn)量;也不可低于2 cm,否則會出現(xiàn)種芽相互擠壓而導致陽荷筍出土困難或形成畸形陽荷筍而影響賣相。
播種后上覆一層隔土層,厚度5 cm,主要目的是避免種塊直接與第三層接觸,隔土層的土質(zhì)與第一層一樣。
將充分發(fā)酵后的有機肥和砂壤土按1∶1或2∶1(體積比)的比例配制后覆蓋在隔土層上,厚度8~10 cm。有機肥施用按照生物有機肥國家標準(NY 884-2004)。
將干燥的稻草、秸稈以任意比例均勻鋪攤,厚10 cm左右。為加快下層覆蓋物發(fā)酵增溫,應在稻草、秸稈上適當澆一些沼液,以用手擠壓稻草、秸稈不出水但手上有水印為準。最后在上層鋪上谷殼掃平,平均厚度4~6 cm,中央厚度3~4 cm,邊緣厚度6~8 cm,然后用塑料薄膜蓋住,增加保溫保濕效果。
播種后在壟上插竹弓搭一個小拱棚,在拱棚上覆蓋全新農(nóng)膜,提高地溫,促使陽荷筍發(fā)芽生長。
定植后第一次水應澆透,以后經(jīng)常檢查第三層土壤,視情況進行補水,有條件的在壟面上鋪設3根滴灌帶,以減輕用工量。前期水分適當偏少,濕度保持在75%~80%;出筍后水分適當增加,濕度保持在80%~90%,冬季和春季應將水加熱至23~28℃。
陽荷筍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冬季將大棚和壟上小拱棚膜封嚴升溫,晚上在小拱棚農(nóng)膜上再加蓋厚無紡布進行保溫。白天將厚無紡布掀開,讓陽光直射壟面增溫。進入春季氣溫上升,在陽荷筍未出土之前,當白天棚內(nèi)溫度達到35℃時打開大棚通風口和拱棚膜降溫,將棚溫控制在30~35℃,地溫控制在23~25℃。陽荷筍出土后,白天通過調(diào)節(jié)大棚通風口大小,將大棚溫度控制在20~25℃。
翌年2月上中旬,扒土查看陽荷筍高度,在陽荷即將出土而又完全不見光的時候遮蔭,保證陽荷筍在完全無自然光照射條件下完成軟化栽培,因此,遮蔭材料必須要達到完全遮光的效果??蛇x擇黑色加厚無紡布覆蓋在小拱棚上達到遮蔭避光目的;也可用2層遮光率為90%的遮陽網(wǎng)遮蔭,但遮陽網(wǎng)的使用成本遠高無紡布,不提倡使用。
進入3月初,當陽荷筍長到30 m以上,以陽荷筍尖不長葉片時為采收標準。一般7~10天采收1次,采收期70天左右。采收時,用一把鋒利鏟刀插進陽荷筍基部,以不鏟傷陽荷種為度,把陽荷筍從基部鏟起,洗凈泥土包裝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