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上林
(江西都昌金鼎鎢鉬礦業(yè)有限公司)
某鎢鉬選廠以浮選回收鎢、鉬礦物為主,選鉬中間產(chǎn)物鉬粗精礦的伴生金屬硫化礦銅品位較高,有一定的回收價值,由于分離技術(shù)原因,暫未對其中的銅進行回收,僅以鉬精礦出售,礦產(chǎn)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1-3]。為此,該選廠針對鉬粗精礦進行了銅鉬分離選礦試驗研究,在銅鉬分離前利用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作為抑制劑,純堿作為調(diào)整劑,進行銅鉬混合浮選,獲得了含銅較高的鉬精礦,再利用硫化鈉作為抑制劑,采用抑銅浮鉬工藝,對銅鉬進行分離,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指標,實現(xiàn)了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4-6]。
某鎢鉬礦為斑巖型鎢鉬礦石,礦物種類繁多,性質(zhì)復(fù)雜,原生礦約占總礦量的90%左右,次生礦主要分布在礦體上部。礦石的組成礦物約20余種,金屬礦物以白鎢礦、輝鉬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為主,其次為黃銅礦和毒砂;脈石礦物有石英、長石、黑云母、白云母等。
原礦光譜定性分析結(jié)果見表1,原礦化學多元素分析結(jié)果見表2。
?
?
由表1、表2可知,礦石中的有用元素主要為鎢、鉬,此外含銅、硫等。
試樣為該選礦廠流程中的鉬粗精礦,礦樣質(zhì)量1 000 g,對鉬粗精礦采用銅鉬混浮,再進行鉬銅分離的試驗選別流程。
由于該選廠現(xiàn)場鉬精選流程采用加溫浮選工藝,故鉬粗精礦銅鉬混浮時分別進行加溫與常溫條件下的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抑制劑的用量探索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結(jié)果見表3。
?
由表3可知,銅鉬混浮加溫不利于銅鉬精礦回收率地提升,同時加溫后銅鉬精礦品位未得到明顯提升;在常溫條件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用量(10+10)kg/t時,銅鉬混浮回收率及精礦品位較優(yōu);在浮選過程中測得礦漿pH值均在7~8,可能是pH值影響浮選指標,故針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作為抑制劑的情況下進一步進行探索試驗。
在常溫及加溫條件下,以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作為抑制劑,并添加純堿調(diào)整礦漿pH值,考察不同藥劑用量對試驗指標的影響。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jié)果見表4。
?
由表4可知,礦漿pH值對浮選指標影響很大,在藥劑用量同步提升的過程中,在純堿: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用量比為1∶1∶1時浮選指標較優(yōu);在常溫條件下,純堿+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藥劑用量為20+20+20 kg/t時,浮選指標最優(yōu),鉬回收率達91.204%,銅回收率達47.936%,且銅精礦品位達3.890%。
利用硫化鈉對硫化礦的強烈抑制性,采用抑銅浮鉬工藝對銅鉬進行分離試驗,考慮到選礦以選鎢為主,故對銅鉬分離后再進行選鎢試驗,選鎢捕收劑采用現(xiàn)場藥劑。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jié)果見表5。
?
由表5可知,鉬粗精礦經(jīng)1粗2精選別后,銅精礦品位達7.89%,銅精礦回收率達66.74%,精礦品位得到提升,且鉬精礦品位保持在44.31%,回收率為85.141%;但在鉬粗精礦中的白鎢礦回收率極低,故不做詳細的探索。
某鎢鉬礦選礦廠流程中的鉬粗精礦中含銅0.02%,試驗利用聚合硫酸鋁鐵+保險粉作為抑制劑,對非目的硫化礦進行抑制,搭配純堿進行pH值調(diào)整,最終小型開路試驗獲得了銅精礦品位7.89%,銅回收率66.74%試驗結(jié)果,對鉬粗精礦中的銅資源進行了綜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