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馨閱
(溫州大學,浙江 溫州 325035)
我國制鞋行業(yè)自2010年以來,一直存在產能過剩、出口遇阻、內需增速乏力等問題[1],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到來,鞋靴設計的內涵和外延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設計能力不足已成為影響各大鞋企轉型升級的瓶頸問題和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升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以此推動行業(yè)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fā)展,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新一輪的鞋服轉型戰(zhàn)役打響之時,研究目前國內外的鞋靴精品設計創(chuàng)作案例,并從中分析鞋靴設計發(fā)展的趨勢,對當下鞋企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對鞋靴設計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二是對鞋靴功能性、舒適性的改進研究。而對近幾年優(yōu)秀設計作品的研究相對缺乏。本文以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yè)研究院《鞋類工藝與設計》雜志為研究載體,通過分析入選該雜志“創(chuàng)意坊解析”欄目的鞋靴設計作品,來分析當前優(yōu)秀鞋靴設計創(chuàng)作趨勢。從關鍵詞所包含的設計要素方面來闡釋當下鞋靴設計師所看重的主要設計要素及設計手法。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yè)研究院《鞋類工藝與設計》雜志發(fā)刊始于2015年,曾用刊名《中外鞋苑》、《中外鞋業(yè)》主要收錄國內外鞋靴相關資訊,該雜志收錄包括鞋靴相關的材料、技術、專利、數據、潮流趨勢等多種資料,在行業(yè)內有較高的評價。自2017年起,《鞋類工藝與設計》雜志特辟“創(chuàng)意坊解析”專欄,通過資料收集、公開募集等方式,每期挑選2-3 件作品,進行分析和解讀,這些作品包含國內企業(yè)、院校設計師或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既有鞋靴優(yōu)秀設計作品,也包含箱包優(yōu)秀設計作品,入選的鞋靴及箱包作品具有較高質量。
該專欄的文字說明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撰文作者的概括說明,其余是設計師對作品的簡要介紹,本文將從兩種說明中抽取關鍵詞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設計師的個人設計說明是設計師本人從創(chuàng)作角度寫的設計解說語,因此個人設計說明能夠反應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思想。而撰文作者的概括說明,有的與設計師本人的設計說明側重點相同,有的則從其個人角度來說明作品的其它創(chuàng)作特點。所以入選作品的這兩方面文字說明可以作為研究設計創(chuàng)作的文本對象。
KJ 分析法又稱A 型圖解法、親和圖法,是由日本學者川喜田二郎提出的一種質量管理工具[2]。是對所研究未知領域的相關的事實、設想和意見,收集、整理、分析、再整理、再分析,最后用理性的圖解將它們的復雜關系表達出來的一種科學的方法。將KJ 法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從復雜現象中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其分析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是產品落地的有力保障也是目標用戶真正有滿意度的需求[3]。
抽取入選2017-2019年《鞋類工藝與設計》的相關精品鞋靴設計作品的文字說明中能反映設計師創(chuàng)作思想的關鍵詞,利用KJ 法對關鍵詞進行分類分析。首先,根據關鍵詞所反映的設計要點分析不同類別的關鍵詞所代表的鞋靴設計要素內涵及相關設計手法,并根據出現各類關鍵詞的作品數量以量化的方式分析鞋靴設計師對各類鞋靴設計要素的重視程度。
圖1 創(chuàng)意坊解析欄目
對所有關鍵詞進行閱讀整理,可以將所有關鍵詞分為六大類,分別為使用材質類、設計理念類、設計元素類、設計色彩類、設計風格類、裝飾手法類,并將其定義為Ⅰ類分類。在Ⅰ類基礎上進一步分類可以得到Ⅱ類分類。
出現某一類關鍵詞的作品數量能夠反映設計師對該類關鍵詞代表的設計內容的重視程度[4]。將每一篇文字說明關鍵詞整理出后,剔除文字部分刊載有誤的關鍵詞,并將結果加以統(tǒng)計,結果如表1。
表1 Ⅰ類關鍵詞數量統(tǒng)計
通過統(tǒng)計結果來看,出現裝飾手法類關鍵詞數量最多,共有50 次,可以看出大多數鞋靴設計師在創(chuàng)作時更傾向于對鞋靴裝飾手法相關設計要素的關注。而設計理念類關鍵詞是出現作品數量最少的一類,總數33 次。推敲其原因,可能是注重鞋靴裝飾手法對鞋靴造型結構的影響已經成為鞋靴設計師潛意識里的設計思想,所以在有限字數內解釋某款鞋靴的設計思想時,設計師往往會強調是由什么樣的裝飾手法達到什么樣的造型,從而對設計理念的重視程度就會降低。而出現其他類別的關鍵詞的作品數量也有很多,總量均在40-43 件之間,說明這幾類的設計要素也被相當數量的設計師所重視。
對于文本中多次出現的Ⅱ類關鍵詞,在分類整理后,在其后標記出其出現次數,可以從它出現次數的多少推斷出設計師對Ⅱ類分類所涉及的設計要素的重視程度。
圖2 使用材質類
對于鞋靴設計而言,使用材質類的關鍵詞可以細分為真皮材料、人造材料、天然材料三類。真皮材料主要包括簡單處理的皮革、經過特殊裝飾性加工的絨面革、漆革和用于皮雕等手工皮具工藝的植鞣革。這里可以看出真皮還是更受設計師青睞,因為其性價比較高,易于加工。植鞣革也相對較受歡迎,推敲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手工皮具也應運而生,以其個性而優(yōu)雅的品味備受歡迎,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也會考慮到使用易于雕刻的植鞣革進行設計。而由于當今人們對環(huán)境問題愈發(fā)重視、環(huán)保主義盛行,天然材料也進入鞋靴設計師的考慮范圍,尤其是具有裝飾功能的羽毛、耐磨的木材、舒適的棉麻等。而在鞋靴的裝飾配件方面,還是以傳統(tǒng)的金屬配飾為主,但也不乏珠繡、各類鑲鉆、朋克鉚釘等極具裝飾性的元素。
圖3 設計理念類
通過對文本關鍵詞的梳理,對于設計理念類的關鍵詞可以細分為整體性、創(chuàng)新性、自我性三類。其中創(chuàng)新性占較大比重,可以看出大部分設計師已經將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作為設計理念中首要考慮的要素,在設計中強調創(chuàng)造性、具有創(chuàng)意、打破常規(guī)等。在鞋靴設計的立意、造型、結構等方面都在不斷進行著創(chuàng)新性設計的探索。與此同時,設計師也注重鞋靴設計的整體性,對于鞋靴設計而言整體性主要包括鞋幫部件、鞋底構造和鞋跟形體等主要構成要素的完整,以及滿足鞋靴使用功能的配件及其它裝飾件等次要構成要素的顏色、形狀、位置的恰到好處等。除此之外,設計師還注重自我意識的表達,在設計作品中反應自己深沉的內在感受及獨特的審美品味,這也反應了當下設計師們追求個性、打破束縛、自我革新的創(chuàng)作意識。
鞋靴設計的色彩豐富,但大致可以歸為以下三類進行描述,即中性色、彩色。其中中性色被設計師使用到的頻率相對較高,中性色亦稱非彩色,即黑、白、灰,設計師偏愛中性色可能是因為當今無論是工業(yè)設計還是服裝設計等,中性色都成為了主流認可、備受推崇的顏色,且設計師通常將其與較為跳躍的顏色結合使用,使得設計作品不單調呆板。在色系方面,多種色彩組合、單色系及冷色系都有涉及,這主要和作品的風格相關。在彩色的使用中可以看到紅色、藍色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顏色,這兩種顏色也易于中性色搭配使用。
圖4 設計色彩類
圖5 設計元素類
鞋靴設計能夠使用的元素可以說是相當豐富的,通過對文本所提及的設計元素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歸納為生活元素、藝術元素、東方元素、自然元素這四類。東方元素中中國元素例如水墨、青花瓷等很受設計師青睞,這與十八大以來,提出的“文化自信”有很大關系,反應在設計上就是“國潮回歸”、“漢服復興”等現象,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近年來設計師也越來越注重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精華進行再創(chuàng)新。對于東方元素中日本元素如櫻花、海浪等的應用,一方面是基于對日本設計的學習,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也是源于中華文化,人們更易接受與自己文化相似的文化,因此日本元素也較受到歡迎。
其次,也可看出設計師對自然元素的應用也相對較多,包括動物、植物等元素,這反應了當今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對自然風物的喜愛。再次是生活元素的應用,藝術來源于生活,設計師的設計的靈感亦來源于生活,生活在工業(yè)時代與信息時代交界處的設計師們,自然而然的會使用一些帶有工業(yè)色彩的元素,如機械裝置、汽車等來表達速度、力量、效率等,帶有懷舊感。
且當今設計越來越推崇跨界設計,設計師也將藝術元素引入設計,注重對空間、造型的重構,比如偏好折紙元素來進行空間塑造,使作品更具層次感等。雕塑、建筑這些立體的藝術形式也被借鑒與鞋靴設計之中,巧妙的與鞋跟、幫面等造型融于一體,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
圖6 設計風格類
鞋靴的設計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關鍵詞的分析,可以大致分為一下四類,即含蓄風格、復古風格、現代風格、時尚風格?,F代風格占比較大,設計師擅用概念化的、夸張的造型來追求未來主義。另外,由于符合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極簡主義也受到設計師的青睞,在各個設計領域都普遍存在。除了現代風格,追求時尚也趨勢之一,設計師從波普風格、小眾文化等入手,在鞋靴的裝飾性上下功夫。體現出現代人追求個性、時尚、與眾不同的審美需求。復古風格也是設計師從中世紀的設計中汲取靈感的結果,哥特風、宮廷風等都反應了人們懷舊的情緒以及對批量生產的工業(yè)品的厭倦。
圖7 裝飾手法類
裝飾手法是鞋靴設計師較為注重的一個方面,是表現其設計思想的重要途徑。鞋靴設計師最為注重的,是形式美法則在鞋靴設計上的應用。形式美的產生源自于人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形式美構成法則是人們對事物形式美構成規(guī)律的總結。形式美中的對比是指形態(tài)、色彩、肌理、大小、明暗、虛實等形式因素在性質上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使形式構成呈現出一種對比強烈、鮮明、活潑的效果,在鞋靴造型設計中常用于童鞋、旅游鞋、運動鞋、時裝鞋、前衛(wèi)鞋等鞋類中。另外設計師也注重以針線工藝為主的刺繡、拼縫、拼接等工藝,以及以刀工技術為主的雕刻、鏤空等工藝,這也體現了當今人們對手工藝的懷念和對個性化高級定制的需求。最后設計師還注重平面與立體的裝飾,注重對材料肌理的塑造。
本文以2017-2019年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yè)研究院《中外鞋業(yè)》雜志作為研究載體,以關鍵詞分析法分析了當前優(yōu)秀鞋靴設計創(chuàng)作趨勢??梢钥闯霎斍靶ピO計師在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時,對裝飾手法類的設計要素的關注度極高,尤其是對鞋靴形式美設計要素極為重視。同時,當今鞋靴設計師非常重視人造裝飾材料的應用、設計理念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色彩偏中性色、設計元素偏好東方風格和設計風格現代化等。希望通過對“精品設計解讀”欄目的優(yōu)秀作品中主要設計要素、設計手法等的分析,為我國當下鞋企轉型升級所急需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提供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