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斐
老友阿東是個新手法官,為了提升業(yè)務能力,他三句話不離本行,把生活當成了練兵場。為此,他的女友薇薇沒少朝他翻白眼。這天我們仨在餐廳小聚,薇薇聊起了閨密的“渣男”前男友,說到激動處,還惹得鄰桌的客人紛紛側目。阿東低聲勸道:“咱也只聽了她的一面之詞,那男生未必這么差,忙著下定論多不理智。”薇薇氣呼呼地反問:“又不要出判決書,扯那么多干啥?顯得理智有多要緊?比替朋友出氣還要緊?”阿東張口結舌,紅著臉說了好幾句“不是”,倒戈加入了我們的“聲討”,這才把薇薇逗樂了。
看他這副樣子,我笑出了聲,也想起了最近讀到的一則故事。作者剛巧也是一位法官,她年輕時同阿東一樣,手里握著專業(yè)知識的錘子,看啥都像不守規(guī)矩的釘子。有一回,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上個月在專柜買的乳液分層了,立刻跑去專柜討說法。柜姐禮貌地解釋:“這是非常私人的用品,并且你已經(jīng)用了一段時間,我們不能幫忙退換?!笨伤]聽進去,而是氣勢洶洶地談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柜姐接不上話,又怕被投訴,只好求助經(jīng)理,最后才勉強給退了?;氐郊遥靡獾貙δ赣H說起這件事,母親卻說:“你是不是把東西放在太陽底下才會這樣?搽了這么久,不給你退才正常吧,人家肯定是被你嚇壞了?!彼蹲×?,這才想起自己真的沒按說明書妥善放置,方才維權的說辭中也確有不少漏洞,母親分明沒讀過多少書,卻能一針見血,讓自己啞口無言……
一肚子墨水固然值得驕傲,但真要學以致用,更好地解決問題,還得觸摸真實的世界,尊重樸素的常情和簡單的常理。我們不妨多讀讀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寫出來的身邊故事,因為那是人們內(nèi)心的聲音,也是生活本來的樣貌。
(插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