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呈哲
最近,中央電視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節(jié)目《非常傳奇》首次把水搬上了舞臺,請來了獨竹漂傳承人楊柳,她身穿一襲長裙,吊著威亞,落在一根窄窄的竹子上。她穩(wěn)穩(wěn)地立在上面,并完成了高難度的水上獨竹抬腿動作。一根竹子漂蕩在江上——這不就是江湖失傳已久的絕技“水上漂”嗎?
小說里厲害的武功都有傳承,楊柳的絕技“水上漂”也有著非同一般的來歷。為了練就這項絕技,楊柳已經(jīng)努力了十七年。
楊柳的家鄉(xiāng),是山水之間的貴州省遵義市。因其四面環(huán)水,想走出這里只能渡江。兩岸竹林茂盛,古代缺少渡船,渡江者只能以竹為筏,這種傳統(tǒng)如今已有千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此渡江方式現(xiàn)已成為僅有少數(shù)人掌握的絕技。
楊柳對獨竹漂最初的興趣,來自奶奶。奶奶是遵義市獨竹漂協(xié)會會員,每當看見奶奶撐著竹竿在湖面“飛”時,楊柳都會驚奇地瞪大雙眼,跟在后頭看。盡管如此,但一開始楊柳的“真愛”并不是它,而是舞蹈。只是,因為個子矮小,她始終沒有上臺表演的機會。奶奶看著傷心的孫女,并未多言,只是一天天地帶著孫女劃獨竹漂。最終,楊柳決定在一根竹子上找到自己的舞臺。
然而,正式學習獨竹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宗的獨竹漂,有兩根竹:腳底踩一根,手上劃一根。腳底踩的竹子通常長達八九米,手里劃的竹子稍小一點,但也長達四米。若腳底的竹子是一葉扁舟,那么手上的竹子就要做槳。
楊柳先要學會在兩根竹子間找到平衡。小小一根竹子,僅半個腳掌寬,人想要立在上面,就已經(jīng)耗盡了力氣。站在水面上,楊柳更是犯了難:沾了水的竹子又濕又滑,浮在水面上,她總覺得有一股力拉著她向下墜,沒等自己站穩(wěn),就已經(jīng)一頭摔進了冰冷的水里。
可楊柳從不認輸,從水里爬起來,她又站上了那根竹子。在“泡”了無數(shù)個冷水澡之后,楊柳終于可以穩(wěn)當?shù)刈咴谥褡由狭恕U痉€(wěn)只是第一步,最關(guān)鍵的是能立在竹子上自如地做各種動作。于是,楊柳練習了很多常見的撐竹竿動作。一晃幾年過去了,楊柳踏著竹子的畫面成了江面上一道青春靚麗的風景,一如她在朋友圈寫道:“其實沒有那么多天賦異稟,可能你看著優(yōu)秀的人都在孤獨地翻山越嶺?!?/p>
2009年,獨竹漂正式入選貴州省第三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楊柳成了這門絕技的傳承人。而想要傳承獨竹漂,僅僅“學會”是不夠的。
此時的獨竹漂陷入了傳承的困境:會的人少,看的人更少。對于當下的游客而言,傳統(tǒng)的獨竹漂第一眼看上去很新奇,但看得多了也會感到乏味。為了傳承獨竹漂,怎樣才能擁有更多的觀眾呢?
楊柳苦思冥想,最終決定把舞蹈融入獨竹漂中。她換上白舞鞋,穿上潔白飄逸的芭蕾舞服。這一次,她的目標是像芭蕾舞演員一般,用腳尖立在竹子上。在一根直徑十幾厘米的竹子上,她曾摔過無數(shù)次,膝蓋腫起來了,依然選擇堅持下去——像童年時無數(shù)次落水,但又無數(shù)次爬起一般堅韌。終于,她踮起腳尖,實現(xiàn)了自己在水中獨竹跳芭蕾的夢想。
練完水上獨竹芭蕾之后,楊柳又想起了小時候?qū)W過的古典舞。穿上漢服,指尖舞動,她就是臨水而舞的一代名伶,眾人為她叫好。而后,楊柳也在腰間配上了一把劍,凌波微步,她是英姿颯爽的女俠客。
楊柳將自己獨竹漂的視頻上傳至各大網(wǎng)站,引發(fā)網(wǎng)友留言點贊:“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絕世而獨立?!薄安夭蛔×?,這下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會輕功了。”
對于楊柳來說,獨竹漂不是一項技術(shù),而是一項需要她用一輩子守護的珍貴技藝。關(guān)于未來,她說:“獨竹漂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載著赤水兩岸人民千百年的記憶,我想要把它當作一生追求的事業(yè),希望我能一直把獨竹漂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