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子怡
引語:聲畫斑斕,如飛鳥掠過雙目,等鑼鼓升天磅礴氣勢漸落,不如靜下來,聽聽樸實的、時代的故事。它們是建黨百年來,從開始到此刻,日子的身影。
我家有兩名黨員——爺爺和爸爸。爺爺是1975年,20歲時入的黨;爸爸是1999年,19歲時入的黨。這么一算,他們都是老黨員了。
平時我聽爺爺說得最多的,就是“你們現(xiàn)在過得太幸福了”。接著他便會娓娓道來:以前他們吃過樹皮、蛇和老鼠肉,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面攪成的糊糊,能吃大米飯都要慶祝一番了。只有過年才能吃到餃子,還是殺一頭豬,每家?guī)Щ厝シ忠稽c肉,就為了過節(jié)開心開心。
爺爺還和我說,爸爸上高中主動和爺爺提出要當(dāng)兵。爺爺也勸過,說很苦,爸爸卻說多苦都要試一把。
奶奶常說,爸爸最難忘的一段日子是在中南海站崗。當(dāng)時奶奶特意坐了好久的火車趕往北京,想讓爸爸嘗嘗她親手包的餃子。等看到爸爸黝黑的皮膚,后背被蚊子叮得大包連成一片,她心疼得眼淚不停地流,爸爸卻說:“這邊很好,不用擔(dān)心?!?/p>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常把爸爸當(dāng)兵時的照片拿出來給我看,告訴我哪個叔叔和爸爸關(guān)系好,哪個叔叔和爸爸一起吃的苦最多。那時爸爸和戰(zhàn)友吃飯偶爾也會帶上我,因為爸爸希望我長大后也能入伍當(dāng)兵,那樣我家就三代是軍人了。
還記得媽媽講,爸爸最光榮的經(jīng)歷,就是給朱镕基總理當(dāng)保鏢。每次說到這個故事,爸爸都會激動地拿出一張合影,說:“快看,這就是朱镕基總理!”透過爸爸濕潤的眼睛,我看到一份美好的回憶。
我曾問爸爸:“那奶奶也是黨員嗎?柜子上的那張照片里,怎么也有奶奶?”爸爸說不是,家里只有他和爺爺是,但奶奶年輕的時候很體面,照片里的軍人都認(rèn)識她,因為奶奶是他們戰(zhàn)友的有力“后防”。
這些那些,全是長輩們的故事。我是聽著父輩的故事長大的,爺爺知道我愛聽,我一回家吃完飯,就會拉著我坐在炕上,給我講,直到爺爺自己講睡著。
奶奶還告訴我:“每次等你一走,他又會想起來還有好多事沒有和你說呢,就急不可耐地說,等你放假回來還要講給你聽。”
而我,也因此更喜歡我現(xiàn)在的專業(yè)——“學(xué)前教育”。我想把我的知識和快樂傳給我身邊每一朵祖國的花朵,讓孩子們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
(指導(dǎo)教師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