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建軍 朱玉玲
1 山東省濟南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2 濟南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由于人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的,所以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日益增多。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2年世界衛(wèi)生報告》中,室內空氣污染就已被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十大“隱形殺手”之一。此后我國相繼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標準,例如GB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標準》、GB50325-2010(2013年)《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等,用以加強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本文將對目前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及治理現狀作簡要闡述,分析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據國內外環(huán)保專家研究,室內空氣中可測得的有毒有害物質多達數百種,其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也是我國《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中規(guī)定進行檢測的包括氡、甲醛、苯、氨、總揮發(fā)性有機物(TVOC)。它們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如建筑石材、磚、泥沙等能釋放出氡)、室內裝修材料(如涂料、油漆、墻布、膠黏劑、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等會散發(fā)出酚、甲醛、石棉粉塵、放射性物質等)、廚房油煙(烹飪使用煤、液化石油氣等燃料產生的煙氣和炒菜油煙中,含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醛類、醇、苯并芘等污染物)、香煙煙氣(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二噁英、煙焦油等)等。
隨著我國環(huán)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標準變得更加嚴格,2020年1月16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批準發(fā)布了新版《民用建筑室內環(huán)境污染物控制標準》(GB50325-2020),該版本自2020年8月1日起實施。對建筑商和裝修商來說,這是一種強制性的工程驗收標準,是目前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開展檢測工作的重要依據。相較于2013年6月24日發(fā)布的GB50325-2010(2013年)《民用建筑室內環(huán)境污染物控制規(guī)范》,其中對要求檢測的室內空氣污染物項目及檢測標準都作了調整:增加了對甲苯和二甲苯的檢測,降低了各項污染物濃度限量(表1)。
表1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物濃度限量對比
表1中Ⅰ類民用建筑工程: 住宅、醫(yī)院、老年建筑、幼兒園、學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類民用建筑工程: 辦公樓、商店、旅店、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廳、理發(fā)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目前,我國的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方法主要有國家標準法、便攜式儀器測試法及新型點對照式便攜式測試法(表2)。
表2 3種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方法比較
本文采用濟南某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公司2020年的檢測項目數據進行分析:檢測對象為符合國家精裝要求的122座新建居民樓房,檢測方法為國家標準法,檢測項目為TVOC、苯、甲醛、氨、氡,結果表明,新建樓房室內空氣中超標的污染物主要為氡,超標率約10.7%,最大超標倍數約5倍。
徐曉琴等采用國家標準法對60套新裝修后居民住宅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和總揮發(fā)性有機物(TVOC)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經新裝修的住房間室內空氣中甲醛和TVOC超標較重。其中甲醛的超標率為46.0%~65.2%,最大超標倍數6.3倍;TVOC的超標率為73.7%~80.3%,最大超標倍數近20倍。
我國目前室內空氣污染控制的原則仍為防治結合,加強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源頭控制是在污染出現之前減少甚至消除污染物,如使用環(huán)保建筑及裝修材料、環(huán)保家具、禁止室內吸煙等。末端治理則是對已經產生的污染物進行治理,大體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
物理法主要有通風換氣和吸附凈化兩種方式。通風換氣是降低室內空氣污染最經濟、便捷且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新裝修的房屋,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4h,有條件的最好經過一個夏季和一個采暖季后再入住。吸附凈化是利用吸附劑將污染物吸附富集在表面,以達到凈化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碳、活性氧化鋁、沸石分子篩等。
生物法是指利用植物來凈化室內空氣污染物,如蘆薈對甲醛吸收能力極強,吊蘭對甲醛、苯的吸收率較高,綠蘿對苯、甲醛和氨氣的吸收能力很強等。但不同的植物可吸收凈化的空氣污染物不同,且有些植物散發(fā)的氣味會給人們帶來不適,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
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來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物,常用的主要有光觸媒技術和負離子技術。
光觸媒是當前國際上治理室內環(huán)境污染最理想的材料,其在光能(如紫外線)和輔助劑的作用下能將有機污染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具有極強的殺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潔、凈化空氣功能。該技術綠色、清潔、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空間廣闊,
負離子技術是通過空氣中的負離子凝結和吸附污染物微粒,形成較大粒子后沉降,從而降低空氣中的污染物。負離子不僅能使空氣清新,還具有殺菌除異味的作用,例如蔣耀庭等在艦艇上用人工輸入負離子的方法來檢測對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凈化作用,結果表明負離子對懸浮顆粒物、細菌、甲醛等凈化效果良好。
目前,我國對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出臺了相應的標準規(guī)范,但在治理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很多公司同時開展空氣質量檢測與污染治理業(yè)務,這樣容易出現因結果不準確而產生糾紛的現象,將行業(yè)規(guī)范化勢在必行。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釋放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有研究表明該過程可持續(xù)3~15a,所以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技術應選有效時間盡可能長的。此外,對于污染的治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源頭上控制,采用合格的建筑裝修材料、禁止室內吸煙等方式以盡可能避免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出現。
現今人們普遍已經意識到了室內空氣質量的優(yōu)劣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并積極采取行動進行檢測與治理,這對于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與污染治理行業(yè)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相信在堅持源頭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不斷提升質量檢測與治理能力的條件下,我們的室內空氣質量必將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