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港
新高考改革已經進行幾年了,如何在新高考模式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呢?陶行知先生就曾倡導學生“六大解放”,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傲蠼夥拧奔矗航夥叛劬?,敲碎有色眼鏡,教大家看事實。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雙手,甩掉無形的手套,動手向前開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論自由,談出真理來。解放空間,讓孩子飛進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豐富的食糧。解放時間,使大家有空思考、學習、干事和娛樂。如果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是我們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航標燈,那在我們的現實教育中新高考多學科綜合模式下具體又應從那幾方面入手呢?
一、更新教育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觀念的更新從何做起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落腳點:從長遠目標來看,必須轉變教育為升學服務的目標觀,樹立教育是為提高國民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目標觀;從教學的根本目的來看,必須轉變一味地教會學生解答、掌握結論的目的觀,樹立引導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fā)展能力、激發(fā)沖動,從而主動尋求和發(fā)現新問題的目的觀;從教育的空間來看,必須打破囿于學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間概念,樹立課堂向社會延伸、向影視報刊等傳媒延伸、向電子網絡延伸的空間概念:從評價標準來看,必須轉變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質量觀,樹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fā)展的教育質量觀;從教育對象和手段來看,必須轉變只重視少數尖子生,而輕視大多數學生,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觀,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知識學習與智能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教學觀。認識是行動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從根本上認識到這幾點,才能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科學的運用。
二、減輕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同時,教師還必須認識到課堂教學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交給學生更多更好更精更獲得知識,以此來減輕學生課后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刻苦鉆研教材教法,針對學生實際、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的不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上好課。?曾經有所示范學校提出過“四有”、“五盡量”,我認為對我們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四有”是教師上課前就必須做到的。即:腦中有“綱”,就是既要熟悉所教年級,所教科目的具體要求,又要了解相鄰兩個年級大綱的要求;胸中有“本”就是指對教材要爛熟于心;目中有“人”,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能駕奴課堂,隨機應變;心中有“數”,就是要因課制作設計需要的教學思路。有了這樣充分的準備,課堂上再做到五盡量。即:學生能講的,盡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寫的,盡量讓學生寫;學生能做的,盡量讓學生做;學生能讀的,盡量讓學生讀;學生能想的,盡量讓學生想。這樣的課堂堅決改變了單向灌輸,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成為自我發(fā)展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減負”之后,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這段時間學生干什么?學生的自覺性,原則性較差,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引導,以為放任自流的話,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很不利。因此,教師應和學校、家長一道管好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多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所謂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即:教師和家長不得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報名參加自己喜愛的課外活動。如:乒乓球、棋類、寫作、奧數、手工制作、計算機、書法、繪畫、朗誦、演講、故事會等。在課后適當開展這樣的活動,既不影響學生正常休息,也不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又多了一塊自由發(fā)展的芳草地,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四、?從影視教育入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拔搴谩薄暗隆睘槭?有才無德是毒品,有才有德才是正品。可見,良好的思想品德對高素質人才的發(fā)展有多重要。因此,作為教師應積極有效的利用每周的“兩課”(即:思想品德課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當然,如果教師只是空洞的、教條式的要求學生怎樣怎樣,學生勢必產生逆反心理,結果會適得其反。這方面的教育,那所示范小學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每兩周組織學生觀看一部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主題的優(yōu)秀影片。看完后,采用學唱影片經典歌曲、演講影片故事、評書影片人物、對照影片優(yōu)秀人物自查、寫影評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以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代替空洞的說教。我們可以將這樣豐富多采的活動充實到我們的“兩課”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洗禮。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20年度立項課題“新時代多學科視角下學生全面發(fā)展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JCJYC2025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