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專
【模擬金題】
人生如旅,因為熱愛,步履不停。聽斜風(fēng)細雨,看山清水秀,讓生命行走在祖國的大好河山,行走在生命的春夏秋冬,行走在美妙的藝術(shù)中……且行且思,積淀在心的依然是山海情懷、赤子初心。
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行走,讓生命更豐盈”為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導(dǎo)引】
行走的含義可以是表層意思——旅行,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山山水水,在不同的地方收獲不一樣的感悟,如登臨泰山之巔,可以領(lǐng)悟到“一覽眾山小”的豪情;站在大海之濱,可以欣賞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開闊和雄渾;在壺口瀑布前,感悟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奔涌氣概;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欣賞一馬平川的遼闊……
行走也可以是比喻義,指在生命歷程中的一段經(jīng)歷,可以是遇到困難挫折、人生低谷時的勇敢面對(提示語中的“生命的春夏秋冬”),或者是遇到挑戰(zhàn)時的努力嘗試……
還可以是隨著年齡增長閱讀面的不斷開闊,或者是閱讀同一內(nèi)容時思想認識的不斷提升。以讀《簡·愛》為例,小時候初讀只是讀到簡·愛的不幸、對厭惡她的舅媽一家的反抗,在洛伍德學(xué)校如此惡劣環(huán)境里的堅強;再讀,可能讀出簡·愛和羅切斯特充滿坎坷卻美好真摯的愛情;最近一次重讀則讀出了簡·愛作為女性的獨立和自尊?;蛘呤窃趯W(xué)習(xí)某種樂器時對藝術(shù)境界有層次的領(lǐng)悟:小時候?qū)W鋼琴只是被迫著坐在琴凳上為了學(xué)琴而學(xué)琴,長大后在繁重的學(xué)習(xí)壓力下,彈琴成為自我調(diào)節(jié)身心的一劑良藥,而現(xiàn)在一次特定的情況下彈奏某一曲子時,產(chǎn)生對曲子的深入理解和對作者的共情……
行走還可以理解為一次踐行、一種行動,是付諸實踐的決心,是堅持不懈的努力……
豐盈,字典上意思即豐富,在此次作文立意時可理解為是一種獲得,是心靈成長,是行走后的結(jié)果,意思是精神上的收獲,具體一點可以是收獲堅強、勇敢、寬容、豁達,懂得感恩,超越自我,胸襟開闊……豐盈不是簡單意義上年齡的增長、身體的長高,而應(yīng)該是思想、心智的成熟變化。
最后,還要表現(xiàn)“更”的意味,“更”表程度,跟行走前相比顯得“更”有進步,可以是直接表達,也可以通過別人的感受評價側(cè)面描寫襯托,即能讓讀者感受到前后的比對差別。
【佳作示例一】
行走,讓生命更豐盈
◎陸鏡宇
月色傾城,煙雨入江南,行走間總有二胡音韻相伴,讓生命更加豐盈。
民樂中是不鐘愛二胡的,總覺得音韻太過惆悵。二胡的音韻是深秋瑟瑟的風(fēng),凜冽吹,是暮春懨懨的花,兀自落。
獨自走在青磚小道上,輕輕淺淺的古磚悠悠然伸向遠方,總也走不盡望不完。中考的壓力,老師的期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蜷縮在黑暗的角落里,感覺沒有屬于我的燦爛陽光,沒有屬于我的春暖花開。
側(cè)耳細聽,渺遠的胡音從天邊傳來,悠悠亦幽幽。是誰,能將這月色與胡琴契合得剛剛好?或許是西湖輕袖羅衫的女子,梨渦淺笑,迷了景,醉了人,或許是雨巷撐著一把油紙傘的女子,驀然回首,碎了雨,亂了心……
步履不停,順著悠長的古道而下,循聲慢慢尋,音韻越發(fā)清晰,是一首《月夜》。印象中的《月夜》是柔美的,是夏日的荷花映放,但這位奏者卻演繹出了別樣的意蘊,是翱翔于蒼天的雄鷹,凌于峰。
我終于在小巷的盡頭見到了奏者,一把破舊的二胡,深青色的舊袍,訴說不盡的寒酸。而他,不摻雜一絲落魄,完完全全沉浸在胡音里。
走近,靜立,凝望,他的眼睛竟然是凹陷下去的,滄桑的面容刺得我眼睛生疼,但眉宇中流露出的堅毅與剛強,卻讓人心里為之一震,心跳也慢了一拍。
一曲終了,他爽朗一笑,白晃晃的牙齒亮得我以為是陽光?!袄每珊??”他問,原來他早已察覺我的到來。
我沒有回答,只是用力拍拍手。我終是明白他音韻中的一切挫折與苦難。
我想我明白了,轉(zhuǎn)身離開。二胡的音韻映襯著離去的腳步,再一次響起……
我行,我見,我思,我悟。仍是這條小巷,仍是這蓑煙雨。但我卻因行走,看到了世間更多的美好。這位奏者在我生命中出現(xiàn)的一瞬,卻由此占據(jù)了我心中的一隅,是春風(fēng)嗎?來也快,去也快,但風(fēng)雨中有靈魂的香氣。是無畏的堅守與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讓人不由心生向往。
不斷行走,不斷探索,雖然我已作別了小巷,但行走的意義已刻入生命,那位演奏者和他的二胡永遠鮮活在我的人生長巷里,凝成生命的勇氣和力量。
行走,讓生命更豐盈。
【佳作示例二】
行走,讓生命更豐盈
◎薛怡楠
綠葉妖嬈,落花紛紛,層層磚瓦間,河水細長慢流。我行走在中華園林之中,那園林暖了一片水土,美了一方人心,讓我的生命更豐盈。
我行走在亭院樓臺雅致處。
在中華園林之中,那些活靈活現(xiàn)的雕塑便占了園中的一大亮點。古代工匠喜用飛躍動物之態(tài)來雕塑。在圓明園、頤和園中就有飛翔的龍,低臥的虎,渾身通紅的鳥雀,四肢蹬地的飛兔,張翅欲飛的鳳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蛇……這些無不都呈現(xiàn)出一種中華民族飛躍之態(tài)。房屋的房檐向高處延伸,仿佛鳥雀張翅飛翔,這就是俗稱的“飛檐?!毙凶咴谕ぴ簶桥_間,我仿佛沉醉在古老的建筑之美中,翩翩欲舞,羽化成仙。
我行走在窗格如畫的長廊中。
窗,是園林之美的重要部分。在頤和園樂壽堂的長廊中,兩面粉墻上,開著數(shù)扇窗,窗通向外面的湖中景,每扇窗都如一幅畫。向窗外望去,波光粼粼,水光瀲滟,柳絮飛揚,春衣爛漫。在水波相互撩撥中,亭院的影子藏在浮光掠影之下,藏在綠葉繞繞、落花紛紛的幻象之中。窗,“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又能“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人由小小的一扇窗,召喚千秋之雪、萬里之船。
中華園林之美也注重景色疊加。在《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中,運用亭臺、河水、粉墻等,使景物層層疊加,境界層層加深,如樂曲中的不同樂符,使得游人深深陶醉。
而在蘇州園林中,則是在粉墻上掛了一面鏡子,將對面的碧湖和螺髻亭映入鏡中?!案舸霸旗F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碧撝杏袑崳瑢嵵杏刑?。我行走在景中,流連于鏡中。
我行走在中華園林的奧妙之中,深深地陶醉。生命的波瀾里有檐在飛舞,有窗在透景,夫復(fù)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