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雋晗
我是一個樂觀自信、熱愛生活、興趣廣泛的陽光少年。我愛好閱讀、鋼琴、下棋、畫畫、籃球、電腦編程等,取得了鋼琴十級、英皇樂理三級、編程進(jìn)階E級等各類證書。
我最喜歡閱讀,因為它開闊了我的視野、拓展我的知識、提高了我的思維和寫作能力。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愛上了寫作,寫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寫作可以讓我自由地?fù)肀ё匀?、抒發(fā)情感。
他,雖一襲素衣、頭頂草笠,卻自有文人墨客之氣概。
我,雖是一介書生,與他也曾有過不解之緣。
涸轍之鮒
我是一條鮒,正頂著炎炎烈日躺在干涸的車轍中奄奄一息。這時,從遠(yuǎn)處走來一人,我苦苦懇求道:“請你給點兒水吧。”
那人無奈地攤攤手,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我馬上去給你開一口井,把水引過來?!闭f罷便快步地走了。
我無助地躺在那兒,感覺生命在慢慢地流逝。就在那時,我遇見了他。他穿得破破爛爛,在光鮮華麗的街市上十分顯眼,就像一位可憐的落魄人。
本以為他也會對我視若無睹,可他那飽含智慧的目光投向了我。他慢慢地走了過來,原來他的經(jīng)歷與我相似,我能感受到他的沮喪。
可我實在太渴了,他似乎也看清了我眼神里的渴求,去到旁邊的河流中為我捧來了一汪清泉。
曳尾涂中
我是一只龜,雖然在泥巴里,卻很快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那次,我邂逅了他,他正在江邊垂釣。他是那么的悠閑自在,就像我一樣。他也看見了我,朝我笑著,似乎在對我說:“我也愛這自由的生活?!?/p>
這時,一群官員的到來打破了寧靜,他們奉命邀請他進(jìn)京城做官。他沉思片刻,指了指水中的我,問道:“你們是愿做一只錦雞,整天被關(guān)在金籠中,死后被人銘記;還是愿做一只烏龜,曳尾涂中,無拘無束呢?”聽聞這句話,幾位官員悻悻地答道:“世人都愿做高高在上的錦雞?!彼徽f道:“我卻愿做一只龜,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過屬于自己的愜意生活?!?/p>
他又看向了我,一切是那樣的靜謐美好。
濠梁之辯
我是一只鰷,在水中暢快地游,在蓮葉間嬉戲。我曾見他在橋上與朋友辯論。他看向了我:“你們瞧這魚兒,多快樂呀!”
他的幾位同伴故意刁難道:“你又不是那魚兒,怎么知道它快不快樂呢?”
聽了這話,他生氣地叫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知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他就那樣安靜地看著我,聽見我的心聲,享受這份美好。
他亦非我,卻知我樂;我亦非他,卻明其心。
他,就是莊子。
而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卻在書中與他相遇。
我常常在閑適的午后,迎著溫暖和煦的陽光,微微抿一口香茗,幻想著自己就是那一鳥一獸,一花一草,細(xì)細(xì)品味其中的韻味。
(指導(dǎo)老師:朱? 光)
寫作背后的故事
莊子是我最愛的一位哲學(xué)思想家,他本名莊周,宋國蒙邑人,戰(zhàn)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先秦七子”之一,創(chuàng)立了哲學(xué)學(xué)派——莊學(xué),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xué)派,與老子并稱“道家之祖”。
莊子之學(xué)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字,大多都是寓言,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dá)生”“忘我”,歸結(jié)為天然的“道”“我”合一,“萬物齊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觀。
我所改編的涸轍之鮒、曳尾涂中、濠梁之辯這三個寓言小故事,正是體現(xiàn)了莊子認(rèn)為只有以通達(dá)的精神超越現(xiàn)實世界才能獲得無限自由和心靈寧靜的觀點,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