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讀書,很多人都不陌生。我們?yōu)槭裁醋x書?相信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答案。有人認為,讀書是一種興趣,方寸之間遍覽人間故事,不勝快哉;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修養(yǎng),手捧書卷,心安自在,不亦樂乎;也有人覺得,讀書是一項投資,“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籍記錄了文明成果,承載了文明發(fā)展;閱讀則建立了我們與歷史、與世界、與人生對話的通道。我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讀先賢們閱盡千帆的心靈,與大師們進行無言的對話和交流。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薄耙蝗詹蛔x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通過不間斷的閱讀,才能保持思想源泉的長流不竭。
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對閱讀的推崇和重視。文化中國,不僅是知識中國,也必然是學習型的中國;一個民族的閱讀狀況和學習能力,正是民族素質(zhì)的直接體現(xiàn)。
一本好書可以點燃一顆心,一個好書店可以照亮一座城。近年來,“閱讀之美”正在成為新時代的一道獨特風景。雨果說,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我們堅信,在閱讀養(yǎng)料的滋養(yǎng)下,書香中國的文脈會更加悠遠綿長。
——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