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鑫琪
小時候,每到秋天我總喜歡在放學(xué)時抬頭看看大院里的柿子樹。陽光下,成熟的柿子泛著橙黃色的光。它們努力成長,仿佛就是為了用生命的色彩給日漸寒冷的秋天帶來溫暖的光芒。
周一下午,柿子們還高高地掛在樹上,周二沒準就能看見一個大柿子“啪嘰”一下掉在地上。如果不及時采摘,過兩天再看,就會遍地“柿子醬”了。
每到這個時候,大院都會變得很熱鬧。鄰居們相約去摘柿子,三人一組,一人爬上樹負責摘,兩人手持家里的床單負責接。后來,有人送給爸爸一個“摘柿子神器”,長長的竿子上面自帶一個鉤子和一個袋子,鉤到的柿子會自動掉落在鉤子旁邊的布袋里,這樣一人就可以完成摘柿子的任務(wù)了。爸爸提著一大袋“戰(zhàn)利品”回家,路上碰到朋友,就隨手拿一個送人。到了家,我們把柿子進行分類,發(fā)青的都擺在窗臺上,其他依據(jù)成熟程度分裝,分批拿出來享用。我更喜歡把漤過的柿子放到冰箱里冰一下,冰涼的果肉入口甜甜脆脆,清清涼涼,卻不會甜得發(fā)齁。爸爸說,想吃這樣的柿子得抓緊時間,過幾天柿子軟了,就只能吸溜了……我最喜歡和爸爸坐在操場的秋千上,一邊啃柿子,一邊欣賞高遠的藍天和金黃的銀杏葉。那是我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光。
如今,大院實行物業(yè)管理,成熟的柿子由物業(yè)公司統(tǒng)一處理,大家相約采摘柿子的場面一去不返了。我們也搬進了新樓,鄰里之間客氣卻有距離。課業(yè)繁重的我很少在大院里玩了,錯過了許多個柿子成熟的季節(jié)。前兩天,姥姥撿了一個青柿子回來,放在窗臺上等它變黃。終于等到它變色了,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居然是澀的。姥姥笑話我吃個柿子都能哭:“不甜嗎?你不是最喜歡吃嗎?”
我長大了,柿子的味道也變了。那一個個曾經(jīng)掛在樹梢的“小燈籠”,帶著美麗的色彩,溫暖過秋天,溫暖過大院,溫暖過我們。但如今,隨著歲月一起溜走的不僅是那些生命的色彩、那個熱情洋溢的大院,還有我無憂無慮的童年。
小編點評
橙紅的柿子聯(lián)結(jié)著鄰里情,溫暖了美好的童年。作者通過回憶摘柿子、吃柿子等場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嘆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