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平,王振華,李青云,湯顯強,張笛夢
(1.長江科學院 流域水環(huán)境研究所,武漢 430010; 2.長江科學院 流域水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10)
礦業(yè)、“三廢”排放和農業(yè)生產等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壤鎘(Cd)污染問題不但影響農作物安全生產,還會危及人體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對Cd污染土壤進行修復與治理。常見的土壤修復技術有土壤淋洗、農藝措施、植物修復和電動修復等[1-5],其中電動修復技術因其適宜處理低滲透性土壤、修復周期短等特點而備受關注[6-8],但該技術只能去除土壤可移動態(tài)Cd[9-10],而且傳統(tǒng)電動修復技術僅僅是將重金屬富集在電極表面或者電極附近區(qū)域土壤。為提高土壤Cd的可移動性[11-12],相關研究工作者采用了乙酸、檸檬酸和氯化鐵等淋洗劑活化農田土壤Cd,雖然在土壤低pH環(huán)境下可提高土壤Cd的可移動性[13-16],但同時也增加了土壤Cd的生物活性以及稻米富集Cd的潛力[17],施用石灰可減小土壤低pH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18],但是每提高一個pH單位,需要施加2 000~3 000 kg/hm2石灰[19],不但增加了稻田土壤板結的風險,而且會破壞土壤肥力[20]。相關研究表明[21-22],氯化鈣或低濃度腐殖酸對土壤Cd均有較好的淋洗效果,對土壤pH值影響也不大,且腐殖酸與無機鹽的組合比單一腐殖酸的淋洗效果更好。另外,采用兼具導電排水功能的電動土工布合成材料(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EKG)作為電極材料,既可通過排水脫除淋洗后殘留于土壤中的可移動態(tài)Cd,達到重金屬Cd與土壤徹底分離的目的,又可克服傳統(tǒng)電極電解水過程中產生的H+和OH-過多地進入土壤,消除電極兩側土壤過度酸化和堿化,避免Cd在陰極側土壤富集,最大限度地脫除土壤中的可移動態(tài)Cd[23]。
本文以湖南瀏陽Cd污染稻田土壤為研究對象,選取氯化鈣與天然有機弱酸(腐殖酸)作為復合活化劑,采用EKG作為電動修復電極,探討了不同活化條件(復合活化劑濃度、活化時間)下,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以及土壤pH值的變化,考察了活化-電動排水后土壤Cd的電動脫除量、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以及土壤pH值的變化,以期在減小對土壤pH值影響的同時,提高土壤Cd的可移動性并予以最大限度的脫除。
供試土壤采自湖南省瀏陽縣的湖南省農業(yè)科學水稻試驗田,現(xiàn)場用土壤采樣器采集稻田土壤耕作層表層20 cm土壤,運回實驗室后攤開至油布上風干,搗碎并剔除植物根系以及石塊,過4 mm篩后的土樣用于活化-電動排水試驗,過0.149 mm篩后的土樣用于測定土壤Cd含量、有效態(tài)Cd含量等理化性質。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如下:pH值為5.90,土壤總Cd含量1.72 mg/kg,有效態(tài)Cd[24]含量(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提取態(tài)鎘)0.30 mg/kg,土壤質地為黏土。活化試劑為腐殖酸(化學純,CP)和氯化鈣(分析純,AR),根據(jù)項目組前期研究成果,氯化鈣活化液濃度設置為5 g/L(0.5%)。相關研究表明[21-22],pH值為5.0時腐殖酸活化液對土壤Cd的淋洗率最高,而不同pH值條件下,氯化鈣對土壤Cd的淋洗率影響不大,從而設定腐殖酸-氯化鈣復合活化液的pH值為5.0。
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見圖1(a))主要包括電解槽、EKG排水模塊(見圖1(b))和排水閥。其中EKG排水模塊包括EKG電極和導水管,導水管直徑為2 cm,安裝在電解槽兩側,電解槽由透明有機玻璃板加工而成,電解槽尺寸為50 cm(長)×30 cm(寬)×20 cm(高)。
圖1 試驗裝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device
2.3.1 氯化鈣-腐殖酸活化土壤Cd的適宜條件
在15個容積為500 mL的燒杯中分別加入500 g土樣,然后按固液比1∶1加入5種濃度的復合活化液(0.5%氯化鈣分別與濃度為0%、0.5%、1%、2%、5%的腐殖酸復合)500 mL,每組濃度設定3組平行實驗,攪拌均勻后分別浸泡0、1、2、4、6 d,實驗結束后測定土壤pH值并取土壤樣品風干后測定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以確定適宜的活化條件。
2.3.2 氯化鈣-腐殖酸活化下土壤Cd的電動脫除性能
在適宜的活化條件下,將風干、搗碎并過4 mm篩的土壤按密度1.35 g/cm3分層裝入試驗裝置(見圖1),填土高度為15 cm,關閉排水閥,按固液比M(kg)/V(L)=2∶1一次加入復合活化液攪拌均勻并浸泡活化,并設定2組平行試驗;活化后打開排水閥排盡上覆水,進行重力排水,待表面無明水后記錄排水體積并測定水中Cd濃度;然后在100 V直流電壓下間歇通電(12 h開-12 h關)48 h,進行電動排水。電動排水過程中,在時間t=0、2、4、6、8、10、12、24、36、48 h時記錄排水體積并測定排Cd量;將實驗區(qū)域土壤從陽極側到陰極側橫向細分為0~10、10~20、20~30、30~40、40~50 cm 5個截面,取5個截面土壤樣品測定電動排水前后土壤全Cd和有效態(tài)Cd含量;用pH計原位測定電動排水前后5個截面的土壤pH值。
用pH計(電極型號:梅特勒LE438)原位測定活化后以及電動排水前后土壤pH值;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型號:Nexlon 300X)測定土壤全Cd含量;用DTPA提取土壤有效態(tài)Cd,用等離子體原子吸收光譜儀(型號:Agilent 4100/4200)測定。
所有數(shù)據(jù)重復3次并取平均,采用Origin 9.1和SPSS 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土壤全Cd削減量(Δi)為處理前土壤全Cd含量減去處理后土壤全Cd含量。
3.1.1 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變化
供試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為0.30 mg/kg,經不同濃度復合活化液(氯化鈣-腐殖酸)活化處理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活化液濃度下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隨活化 時間的變化Fig.2 Change of available-state Cd content in soil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tivation solution along with activation time
由圖2可知,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隨活化液濃度先增大后略有降低。以活化2 d為例,0.5%氯化鈣與0%、0.5%、1%、2%、5%腐殖酸復合的活化液處理土壤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分別從0.30 mg/kg增加至0.41、0.42、0.45、0.43、0.43 mg/kg;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隨活化時間先增大后趨于平穩(wěn),活化2 d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變化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腐殖酸與Cd競爭土壤吸附位點,并與Cd形成可溶性絡合物,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腐殖酸濃度越大,活化效果越好[25];當腐殖酸濃度高于一定值后,腐殖酸易吸附于土壤表面阻礙了腐殖酸甚至氯化鈣解吸土壤Cd,從而出現(xiàn)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不升反而略有下降的情況[21-22];隨著反應時間延長,土壤中的腐殖酸濃度和氯化鈣濃度降低,從而使得土壤Cd的解吸速率降低甚至趨于穩(wěn)定[26]??梢姡谕寥烙行B(tài)Cd含量考慮,0.5%氯化鈣-1%腐殖酸復合活化液處理2 d為活化處理本實驗土壤Cd的適宜條件。
3.1.2 土壤pH值變化
圖3為不同活化液濃度下土壤pH值隨活化時間的變化。由圖3可知:活化處理后,土壤pH值均略有降低,在5.3~5.9之間浮動;0.5%氯化鈣活化處理后,土壤pH值從本底值5.90降低至5.45左右,且隨活化時間延長,土壤pH值變化不明顯[21],而0.5%氯化鈣與不同濃度腐殖酸復合后,活化處理的土壤pH值隨腐殖酸濃度的增加而升高,這是因為氯化鈣-腐殖酸復合活化液pH值均為5,而腐殖酸濃度越高,土壤水中游離的H+重新形成羧基和羥基功能團的幾率越大,土壤pH值因土壤中游離H+濃度降低而升高[21-22]。此外,隨著活化時間的延長,土壤pH值略有升高,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活化時間的延長,土壤水中的H+與土壤Cd或其他重金屬交換吸附,或者重新形成羧基和羥基功能團,從而降低土壤水的H+濃度,土壤pH值因此而略有升高[22]。可見,在本試驗的活化條件下,土壤pH值雖有變化,但其pH值降低在0.6個單位以內(土壤pH值本底值為5.90),比乙酸、氯化鐵等活化劑更溫和(土壤pH值降低2~3個單位)[27]。
圖3 不同活化液濃度下土壤pH值隨活化時間的變化Fig.3 Change of pH value of soil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tivation solution along with activation time
3.2.1 排水體積及排Cd量
按固液比2∶1加入15 L 0.5%氯化鈣-1%腐殖酸活化液,攪拌均勻并浸泡活化處理2 d,測得上覆水高度約0.8 cm;活化結束后打開排水閥排水至土壤表面無明水,測得重力排水體積為1.32 L,排Cd量為4.82 mg;隨后在100 V直流電壓下間歇通電(12 h開-12 h關)48 h。圖4為活化條件下排水體積與排Cd量隨時間的變化。
圖4 活化條件下排水體積與排Cd量隨時間的變化Fig.4 Changes of water drainage volume and removed Cd content along with time under activation condition
由圖4可知,由于土壤含水率和電導率降低,電流密度減小,土壤水受到土壤表面雙電層中陽離子的拖動力減小,從而導致土壤水排水體積先快速增大后趨于穩(wěn)定[23,28],其中通電前12 h的排水體積為2.95 L,約占電動排水總排水體積的92%;排Cd量與排水體積呈正相關關系,在通電12 h左右的排Cd量達12.01 mg,約占總排Cd量的97%;此外,排盡上覆水后繼續(xù)電動排水,仍可排出3.65 L土壤水和12.56 mg土壤Cd,均為重力排水的3倍左右。因此,基于EKG電極電動排水的排水性能和排Cd性能良好。
3.2.2 土壤全Cd含量變化
圖5為電動排水前后各截面土壤全Cd含量的變化。由圖5可知,活化處理并排出上覆水后,各截面土壤全Cd含量從1.72 mg/kg降低至1.56 mg/kg,降幅約9.4%;排盡上覆水后繼續(xù)電動排水,各截面土壤全Cd含量進一步降低,距離陽極0~10、10~20、20~30、30~40、40~50 cm的土壤全Cd含量從1.56 mg/kg分別降低至1.13、1.15、1.34、1.17、1.15 mg/kg,降幅分別為27.6%、26.3%、14.1%、25.0%、26.3%;活化-電動排水后各截面土壤全Cd含量呈中間高兩側低、陰極側比陽極側偏高的趨勢。這是因為:①兼具導水和導電功能的EKG可優(yōu)先排水脫除電極兩側的土壤水;②土壤顆粒表面荷負電,土壤表面雙電層中的陽離子在電場作用下拖動土壤水向陰極遷移,導致土壤Cd隨土壤水向陰極側遷移富集[23,28]。采用常規(guī)田間排水,土壤全Cd削減量Δ1≈0.16 mg/kg;在此基礎上采用電動排水,土壤全Cd含量可進一步削減,削減量Δ2≈0.35 mg/kg。由此可見,基于EKG電極電動排水可最大限度地分離土壤Cd。
圖5 電動排水前后各截面土壤全Cd含量的變化Fig.5 Changes in total Cd content of soil in various s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kinetic drainage
3.2.3 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變化
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常作為植物可利用性的指標[29],而各種土壤有效態(tài)Cd提取方法中[30],DTPA提取的有效態(tài)Cd含量與作物Cd含量之間的相關性相對較高[31]。圖6為電動排水前后各截面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的變化。由圖6可知,活化處理并排出上覆水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從本底值0.30 mg/kg提高到0.44 mg/kg,增幅約46.7%;排盡上覆水后繼續(xù)電動排水,土壤各截面有效態(tài)Cd含量均大幅降低,且基本都低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的本底值,在0.27~0.31 mg/kg之間;活化-電動排水后各截面土壤有效態(tài)含量與土壤全Cd含量的變化趨勢相似??梢姡贓KG電極電動排水可最大限度地脫除活化態(tài)土壤Cd,降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
圖6 電動排水后各截面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的變化Fig.6 Changes in available-state Cd content of soil in various sections after electrokinetic drainage
圖7 電動排水后各截面土壤pH值的變化Fig.7 Changes in pH value of various sections of soil after electrokinetic drainage
3.2.4 土壤pH值變化
圖7為電動排水前后各截面土壤pH值的變化。由圖7可知,活化處理并排盡上覆水后,土壤pH值略有降低,從本底值5.90降低到5.50;上覆水排盡后進行電動排水,土壤各截面pH值變化不明顯,在5.45~6.30之間浮動,可結合農藝調控措施(如施用生石灰)調節(jié)土壤pH,進一步降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保障農作物安全生產[32];電動排水后,除了距離陽極0~10 cm截面的土壤,其他截面的土壤pH值均大于電動排水前土壤pH值,可能是因為腐殖酸吸附H+重新形成羧基和羥基功能團[22],或是H+隨土壤水排出而濃度降低,從而導致電動排水后各截面土壤pH值整體上大于電動排水前。雖然陽極側土壤略有酸化、陰極側略有堿化,但與常規(guī)電動修復相比[33],本研究電動排水前后各截面土壤pH值的均一性明顯更好,這是因為EKG電極排水過程中可沖刷電極表面,避免了電極電解水過程中產生的H+和OH-過多地進入土壤[23]。因此,基于EKG電極電動排水,對土壤各截面pH值的影響小。
(1)0.5%氯化鈣-1%腐殖酸復合活化液對本實驗土壤Cd的活化效果最佳,活化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可從本底值0.30 mg/kg增加至0.44 mg/kg,且該復合活化液對土壤pH值影響不大,是一種對土壤較為溫和的環(huán)?;罨骸?/p>
(2)土壤Cd經活化液處理后,采用電動排水強化脫除土壤Cd,電動脫除量12.56 mg,約為上覆水排Cd量的3倍;土壤全Cd含量削減0.35 mg/kg,而常規(guī)排上覆水,土壤全Cd含量僅削減0.16 mg/kg;在電動排水處理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幾乎與其本底值相當;土壤pH值在電排水處理前后變化不明顯。因此,活化-電動排水技術可提高稻田土壤Cd的去除率,減小對土壤pH值的影響,同時結合農藝措施,可進一步降低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以及作物中Cd的累積,保障農作物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