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jīng)家長同意并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tǒng)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并提供必要保管裝置。
另外,教育部辦公廳部署在今年3月開展春季學期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要求切實加強手機管理,各地區(qū)和學校確保中小學生手機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家長要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引導孩子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
1.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隨著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普及,青少年在屏幕前的時間不斷增加,導致患近視的比例持續(xù)上升。人們平均每天使用手機2個小時,視力就會受到損害。并且,由于人們在使用手機時,眼睛距屏幕的平均距離在30厘米左右,遠低于看報紙及看書的平均距離40厘米,因此這也給眼睛帶來了巨大傷害。
2.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網(wǎng)絡內(nèi)容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網(wǎng)絡在帶給青少年快捷、便利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的網(wǎng)絡暴力更是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長期沉迷網(wǎng)絡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及人際交往,使其加重焦慮,甚至產(chǎn)生社交恐懼。
1.專注學習,深度閱讀。對于自我控制能力尚弱的學生而言,使用手機會分散其注意力,不利于專注學習。同時,“碎片化閱讀”還會使人形成惰性依賴。同學們要多讀書、多看報,多從書籍中汲取知識。讓我們的生活中少一些“快餐式”閱讀,多一些深度閱讀。
2.倡導健康文明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同學們要學習網(wǎng)絡安全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網(wǎng)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倡導安全、健康、文明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要了解迷戀網(wǎng)絡和電子游戲等不良行為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自律意識,認清使用手機的利弊,解決思想癥結,明確學校禁止手機的意義。
3.“鎖”住手機,關心身邊真實生活。使用智能手機,會導致戶外活動和與他人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減少,對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學們要放下手機,把更多時間花在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中,融入身邊的好友圈子,更要關心自己身邊的真實生活,享受課堂和戶外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