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寶強
【摘要】與國外相比,我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起步較晚,在研究水平、施工工藝、規(guī)范等方面與國外有一定差距。清水混凝土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為了生產出質量優(yōu)良的清水混凝土,必須綜合考慮原材料的選擇、配合比的優(yōu)化、脫模劑和模板的選擇、混凝土的澆筑和養(yǎng)護工藝、清水混凝土施工組織管理及質量驗收規(guī)范。本文主要介紹了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優(yōu)點,并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清水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35
前言:
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fā)和應用,建筑材料的選擇越來越廣泛。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指導下,優(yōu)先選擇具有生態(tài)環(huán)保價值的新型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材料不僅符合生態(tài)環(huán)保的要求,而且顏色質量均勻,無需勾兌即可達到良好的裝飾效果,并能防止建筑裂縫的產生。與其他施工技術相比,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相對簡單,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1、清水混凝土技術
1.1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又稱裝飾混凝土,即混凝土表面在拆模后不進行裝飾,而是將結構混凝土本身主體的天然紋理與精心設計的接縫和對拉螺栓孔相結合,直接形成一種自然狀態(tài)的裝飾。裝飾效果取決于其組合的表現(xiàn)力。除了混凝土本身的天然質感外,它還可以依靠開縫、禪縫、拉螺栓孔、金屬亮片等展現(xiàn)其獨特的魅力,因此它的表面比普通混凝土更光滑,顏色更一致,有一定的光澤,消除了蜂窩、麻面等質量通病,無損傷、無污染。同時,可以節(jié)省額外的表面抹灰等裝修費用,體現(xiàn)“快、省、美”的優(yōu)點。它的施工技術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具有混凝土強度等級高、工藝精細、操作技術優(yōu)良等特點。
1.2清水混凝土技術優(yōu)勢
清水混凝土是一種具有很強環(huán)保性能的天然建筑材料,符合當前建筑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和生態(tài)環(huán)保設計理念。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相對簡單,無需后續(xù)鑿毛抹面即可一次成型,避免了材料浪費和建筑浪費,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達到環(huán)保的目的。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可以避免抹灰開裂或脫落的問題,降低樓板裂縫和漏漿的概率。而且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也更方便。
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2.1施工測量的控制
因為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次成型的技術,對此其測量的精準度直接關系到施工的質量。合理控制平面標高,在進行清水混凝土施工作業(yè)之前,必須要加強對各個建筑物樓層的控制,避免出現(xiàn)錯臺、軸線錯誤等問題。同時,加強混凝土澆筑后的面標高及平整度控制對下一層柱的模板安裝及排架搭設標高的準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大平層樓板澆筑混凝土后可采用紅外線激光找平儀進行最后的收光找平。在找平儀的兩側有兩個紅外線頭,前端點發(fā)射信號于找平儀后,收光機便自動對整個樓面進行找平,標高基本控制在3-5mm內。
2.2鋼筋工程施工作業(yè)的控制與處理
(1)柱、剪力墻露筋問題的控制。在應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中,其作為基礎的工序就是鋼筋綁扎作業(yè),因此在建筑剪力墻施工作業(yè)中要通過“梯子筋”的方式,提升鋼筋質量,避免鋼筋在捆綁過程中出現(xiàn)位移以及扭曲的問題。在進行剪力墻鋼筋網的綁扎作業(yè)過程中,必須保障各個剛健的相交點穩(wěn)固,同時將相鄰綁扎位置的鐵絲設置為八字形狀,彎折多余的位置與部分,基于既定要求完成保護層的綁扎網片作業(yè),保障其距離符合規(guī)定要求。對于工程而言,層高且跨度較大。在框架柱的設計中設置了勁性結構。設計要求其鋼筋保護層厚度為2cm,去掉勁性柱的區(qū)域,留給綁扎鋼筋的空間很小,若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混凝土露筋、返繡等現(xiàn)象。在技術質量交底時,要求先彈軸線和柱定位線,這屬于二次彈線,檢驗澆搗混凝土時第一次彈線的位置,若有明顯的偏差,需進行進一步的復核。找出原因;其次,明確要求延柱的垂直方向每隔一米設置限位鋼筋棒,且柱的同一個面的同一水平位置設置兩個。用線錘吊好后垂直電焊于勁性柱上,外端用塑料帽套住,以免鋼筋頭緊靠模板后返銹。確保綁扎鋼筋的過程中從上至下,保護層均能控制在規(guī)范要求的區(qū)域內。在建筑剪力墻施工的梁柱鋼筋綁扎作業(yè)過程中,避免出現(xiàn)暗柱扭曲等現(xiàn)象;在進行鋼筋的上部位置的柱箍筋綁扎作業(yè)過程中,可以多設置兩道定位箍,保障其與主筋呈現(xiàn)垂直狀態(tài);而必須要加強對主筋與箍筋轉角角度的控制,避免在接頭位置出現(xiàn)箍筋問題。
(2)梁、板露筋問題的控制。在梁、板施工過程中,同樣要做好鋼筋保護層的控制。梁在綁扎過程中,每道箍筋均要與主筋綁扎牢固,形成整體鋼筋籠結構。在梁底模板上每隔1m左右設置混凝土墊塊。之后把梁整體放下,擱置在混凝土墊塊上。梁側模板使用H型螺帽對穿螺桿??刂坪媚0褰孛娉叽绾笳{緊螺帽緊貼梁側模,不得產生間隙,以免該處漏漿。兩層樓板筋間加工鋼筋馬墩與上下板筋固定。若遇施工縫或者后澆帶處,則在施工縫或后澆帶網片下,樓板底模上設置塑料條,以防攔設混凝土的鋼筋網片生放在模板上,造成混凝土樓板底露筋返銹。最后,控制樓板面標高,特別是懸挑梁的區(qū)域以及主次梁交接處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控制,主梁在下,次梁在中,樓板面筋在上。這三者間的標高控制,截面尺寸的控制需要在交底前統(tǒng)一確定。適當收小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才能確保鋪設樓板鋼筋時不超過設計要求的標高。混凝土出現(xiàn)銹蝕主要是因為表面鐵絲在雨水侵蝕影響之下導致,因此在進行鋼筋綁扎施工作業(yè)過程中可以通過優(yōu)化鐵絲捆綁的形式,避免雨水淋濕導致的銹蝕問題。在進行相關預埋件以及預留孔洞的處理與安裝作業(yè)時,必須要基于既定的圖紙要求開展施工作業(yè),嚴格控制標高位置,同樣做好限位措施,緊貼模板,牢固定位。
2.3模板工程作業(yè)控制與處理
(1)柱、剪力墻蜂窩麻面問題的控制。建筑柱、剪力墻施工中的模板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剪力墻施工質量效果,對此在進行模板的選擇過程中應選用硬度、表面密度、光滑度和防水性能較好的黑色模板。應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必須要加強對蜂窩麻面的控制與處理。目前對層高的結構,可以采用多次澆搗的方法。針對工程的層高的豎向構件,選用合適的模板尺寸,分兩次澆筑。若柱的截面尺寸為1200×1200mm,凈高為6.8m則第一次澆筑標高可為2.4m,因為模板尺寸是有2400×1200mm的。第二次澆筑于梁底的標高。樓板混凝土再單獨澆筑一次。在封板前對模板內側進行脫模劑的涂刷,柱的陰陽角粘貼雙面膠帶紙,保證混凝土不漏漿。在柱上口的模板2.4m施工縫處,設置一根不銹鋼角鐵,角鐵尺寸為30×30×3mm。角鐵繞柱四周一圈,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混凝土實際第一次澆標高為2.37m,角鐵作為混凝土收光收平控制,角鐵一面緊貼模板,另一面緊貼柱上口的混凝土水平面。混凝土統(tǒng)一澆筑到角鐵的下口。由于角鐵的陽角端對準柱外側,等第二次澆筑前,角鐵取出,混凝土施工縫則是一條水平直線,既控制了混凝土澆筑的水平標高,又保證的混凝土的觀感質量。
柱的第二次澆筑于樓層板底,考慮到梁柱節(jié)點的鋼筋比較密集。樓層層高又高,容易對柱的澆搗帶來困難,引起蜂窩麻面。故在不影響梁鋼筋錨固長度的情況下梁待柱全部澆筑后再綁扎。柱的模板固定采用“方圓扣”抱箍形式。根據方案要求的安裝,每隔350mm間距設置一道。柱中再用鋼管設置一道抱箍。在柱的根部需要使用水泥砂漿嵌縫,把地坪與模板之間的間隙封堵,以免漏漿產生“爛根”。特別注意的是,嵌實水泥砂漿需在混凝土澆筑前至少1天。以保證水泥砂漿達到強度。在使用混凝土的要求上,需要選擇塌落度小、和易性較好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一般控制在140+2的范圍為宜。但要注意考慮氣溫及泵送揚程的損耗。同時控制拌站至工地現(xiàn)場的時間。避免因為運輸或揚程距離導致的質量問題。確保混凝土及時送達操作面。澆筑高度小于2m,以免發(fā)生離析。同時需要連續(xù)澆筑,以免產生冷縫。振搗均勻、快插慢拔,確保砼振搗密實。
(2)梁、板蜂窩麻面問題的控制。在梁、板安裝過程中,選用硬度、表面密度、光滑度和防水性能較好的黑色模板。嚴格控制排架和模板安裝的標高。模板安裝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內。由于柱的混凝土已澆筑到樓板板底,則需要控制柱四周的梁底模板標高的統(tǒng)一性。也就是梁底模板與柱混凝土上口的拼縫質量。其同樣可以采用雙面膠帶紙或局部修正修平柱上口混凝土浮漿等措施。若樓板遇到后澆帶或施工縫時,必須做好攔設鋼筋網片的工作。板底模板上預先彈好施工縫的邊線,沿線上鋪設一根塑料條,以防止鋼筋網片緊貼模板后影響混凝土表面觀感。在鋪設網片時沿著施工縫順直方向,在網片下口可以放置一根直徑8mm的通長鋼筋作為壓條,壓住網片,并擱置在塑料條上,確?;炷敛宦{。網片的上口安裝角鐵,角鐵底面的標高就是樓板混凝土面標高,該面每隔1.5m開8mm螺母的小孔,用配套規(guī)格的螺栓垂直穿與該孔,固定在模板上,接觸模板的螺栓頭用塑料帽套住以免產生銹點。高出角鐵面的螺栓用螺母固定,以免角鐵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上下滑動。這樣,待后次澆筑混凝土時,取走角鐵,清理施工縫處的混凝土碎屑,有效控制了施工縫或后澆帶處的混凝土漏漿問題,避免產生蜂窩麻面現(xiàn)象。
2.4清水混凝土的澆搗控制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作業(yè)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混凝土澆搗的過程控制,強化運輸過程、澆搗、大體積澆筑要求管理。根據氣候溫度不同,制定好混凝土控制的方案。夏季澆筑,盡量選擇早晚兩個時間段澆筑,這樣對混凝土塌落度、含水率等指標更好控制。而冬季澆筑,則盡量選擇氣溫較高的時間段。一般日平均氣溫連續(xù)5天低于5℃時,要求添加防凍劑。并及時做好保溫保濕工作。大面積混凝土或距離超過30m的剪力墻、女兒墻。需要設置誘導縫,避免裂縫等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應用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氣泡以及孔洞等問題,主要就是因為在施工作業(yè)中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的,對此必須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攪拌作業(yè),保障攪拌力度適宜;強化各項材料配置處理,進而提升其粘合性,保障振動充分,這樣才可以避免氣泡問題的出現(xiàn);同時在進行模板拆卸過程中要應用無色脫模劑,這樣才可以避免其表面收到損壞與影響;在混凝土澆筑作業(yè)之后必須要及時保養(yǎng),這樣才可以強化質量。
2.5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及成品保護技術
(1)清水混凝土的養(yǎng)護。一般而言,混凝土養(yǎng)護開始的時間要根據當?shù)貧夂驐l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種來確定。對于一般環(huán)境下普通水泥品種養(yǎng)護,應在混凝土澆筑后12-18h后開始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要持續(xù)21-28d?;炷琉B(yǎng)護一般采用曬水自然養(yǎng)護、噴涂薄膜養(yǎng)護劑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護等幾種方法。這幾種混凝土養(yǎng)護的機理都是保持混凝土濕潤,避免失水已達到養(yǎng)護目的?;炷琉B(yǎng)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篷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fā)。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工程因工期緊、面積大。一般適用于自然養(yǎng)護法。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在混凝土澆筑24-48h后略微松開模板,并繼續(xù)澆水養(yǎng)護至拆模后在繼續(xù)保濕至規(guī)定齡期?;炷寥コ砻娓采w物或拆模后,對混凝土采用蓄水、澆水或覆蓋灑水等措施進行潮濕養(yǎng)護,也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處于潮濕的狀態(tài)時,迅速采用麻布、草簾等材料將暴露面混凝土覆蓋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麻布、草簾等保濕材料包覆。包覆期間,包覆物應完好無損,彼此搭接完整,內表面應具有凝結水珠。梁、板構件應嚴格根據試塊強度值,遵循設計以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拆除。拆除后必須注意樓層荷載對混凝土的影響。
(2)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保護。在拆除模板后必須要妥善處理拆下的模板。進行模板拆卸過程中避免對清水混凝土結構產生破壞與影響;在進行模板拆除之后,必須要及時清除水泥漿,保障其干凈整潔。而在進行大模板的吊裝處理,必須要基于實際要求進行操作,避免撞擊影響混凝土。
結語: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實踐中具有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有著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性能,且美觀性良好,施工質量較高;同時,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我國綠色環(huán)保的建筑理念相吻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各項資源的最大利用,對此在建筑剪力墻施工中應用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質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任川.高層建筑清水混凝土技術及質量控制的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6):189.
[2]李保元,楊德健,王永江.空冷柱清水混凝土質量預防及控制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4):77-78.
[3]李平.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四川水泥,2019,09:156.
[4]杜海榮.土建施工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住宅與房地產,2019,3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