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劉 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南京市藥學會會員。長期從事藥學科普工作,主要擅長婦科、妊娠期和哺乳期藥物合理應用與治療管理工作。
大家在服藥前是否留意過藥品包裝上“緩釋片”“泡騰片”“咀嚼片”這樣的字眼?這些詞實際上都在提示一種藥品的特殊“身份”——劑型。劑型不同,用藥的方式各有差異。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口服膠囊或片劑時,大部分情況下用溫水送服即可。但對存在吞咽困難的患者來說,這種簡便的服藥方法就沒那么“友好”了。此時,咀嚼片就展現(xiàn)出它明顯的優(yōu)勢。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咀嚼片,如鋁碳酸鎂片、酵母片以及需要嚼服的中藥大蜜丸等,應當咀嚼服用。如果不咀嚼,或者簡單嚼上兩口就用水沖服下去,雖然不會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但不利于藥效的充分發(fā)揮和藥效時間的延長。
那么,在服用咀嚼片時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我們以兩種大家熟知的咀嚼片為例,做個說明。
鋁碳酸鎂片:即大家經(jīng)常說的“達喜”片,是一種胃藥。它被嚼碎后,會形成微小顆粒進入胃中,可很快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減輕胃內容物對胃壁炎癥和潰瘍的刺激,以達到保護胃部的作用。如果藥物沒有被充分咀嚼或被整粒吞服,就無法快速形成小顆粒,也就不能形成保護膜,藥效無疑就被大打折扣了。所以,對鋁碳酸鎂咀嚼片,我們建議在餐后1~2小時、睡前或胃不適時服用,服用時咀嚼5~6分鐘,保證充分嚼碎后再咽下,嚼碎后也可用少量溫水送服。
酵母片:一般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食欲不振等,應在飯后嚼碎服用。因其含有較多的黏性物質,如果不嚼碎服用,容易在胃內形成黏性團塊,影響藥物的吸收。
咀嚼片中常含有蔗糖等甜味劑,口感相對其他劑型的藥物來說,可能更受老人、兒童以及吞咽困難患者的青睞。咀嚼片在被咀嚼后,可加速片劑的崩解,提高療效。
在服用咀嚼片時還應注意幾個問題:
(1)在口腔內的咀嚼時間宜長一些,一般可咀嚼5~6分鐘。
(2)咀嚼后可用少量溫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時,宜在餐后1~2小時服用。
(4)對無法自行咀嚼藥片的幼兒,可碾碎后給幼兒服用。
(5)服用咀嚼片后,一般建議半小時后再進食。在藥物療效不受食物影響的情況下,可少量進食,但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6)有些咀嚼片存在禁忌證。例如維生素C咀嚼片可通過胎盤并分泌入乳汁,孕婦服用過量可誘發(fā)新生兒壞血病;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為孕婦慎用藥物,服用不當可造成藥物在孕婦體內蓄積,引起中毒,在孕早期胎兒器官形成階段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
(崔玉艷? ? 整理)(編輯? ? 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