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匯編
“小鹿太好笑了!”在《奇葩說》第七季中因為輸出觀點而頻上熱搜,最終獲得亞軍的脫口秀演員小鹿,被贊為“《奇葩說》第七季最大的驚喜”“今年網上最好笑的人”。
作為中文領域第一位擁有四個單口喜劇專場的表演者,小鹿上《奇葩說》,目的簡單明確:出個名,被大眾認知,再為單口喜劇做些更大的事。
此前,小鹿只想認認真真做出一檔質量超高、非常好笑的節(jié)目,就像美國的脫口秀節(jié)目《艾倫秀》那樣。但小鹿找了很多投資人,用她的話說,“遭受了一些羞辱?!蹦闶钦l?多少人認識你?專場是什么?……投資人的連環(huán)考問讓小鹿意識到,“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是要撿現成的,所以你必須成為那個現成的?!?/p>
小鹿不是一個天性松弛的人,從小也不是人群里最好笑的那一個,她總覺得親哥哥天生比她幽默太多,而她從來都是那個羨慕別人為何如此好笑并想努力逗笑別人的人。普通的長相、普通的成績、普通的性格,她自認是個最普通的女孩。
上了大學,她一直在想走不普通的人生道路的方法,比如她想回云南家鄉(xiāng)擺醬香餅攤,有朝一日成為“醬香餅大鱷”。這條大鱷之路當然失敗了,同時失敗的還有小鹿的大學科目成績。小鹿原來想做一名律師,考大學時把志愿都填了法律專業(yè)。但后來,她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在寫論文的枯燥里,小鹿又開始疑惑,自己真的想走這條路嗎?
2014年,小鹿坐了42小時的火車從重慶到北京,花1500元上了兩天脫口秀培訓班。2015年一畢業(yè),小鹿就到北京找單口喜劇演出,到處看。那時北京的單口喜劇演出很少,直到近幾年,演出增多,小鹿才逐漸從兼職轉換到全職的軌道上。但更多的人,還沒輪到被現實打敗,就已經被自己的挫敗感打趴——在“如何才能一直好笑”這條路上,無數人倒在尷尬的冷場里,困在不自信里,卡在摸不著門道的瓶頸里。
冷場是每個喜劇演員必然會經歷的煎熬。但從一開始,小鹿就只把它看作檢驗段子的手段:是段子本身不行,還是自己講的節(jié)奏不對?是沒把背景信息鋪墊清楚,或者這場觀眾對某件事沒有認知和共鳴?小鹿習慣把素材隨時記下來,有一天寫著寫著,小鹿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總結出了一個最簡單的寫段子的規(guī)律。
準備《奇葩說》辯題時,小鹿會和兩三個朋友頭腦風暴,寫上一百多個點,從中選出二十個寫段子,再選出效果最好的五六個,組織成稿,然后提前去開放麥試講。“收到30年后的自己發(fā)來的人生建議,我要不要看?”在這道辯題里,小鹿難得認真了一回——認認真真念了一封30年后的自己寫給自己的信。信里寫到她出生后被寄養(yǎng)在農村、在重男輕女的環(huán)境下不被喜歡的童年,寫她的不快樂和不自信……在后臺練習時,小鹿每次都會哭,真正錄制那天,她忍住了淚水,不希望大家是因為煽情給她投票。
《奇葩說》之后,爆紅出圈的小鹿也敢說出自己的愿望,那就是:讓全國人民都笑起來。
《奇葩說》中小鹿念了寫給自己的信:“你是一個很可愛的小朋友,你有一個很樸實的天分,就是踏實勤奮。你會靠著這個一點點走出農村,一步步奔向世界,成為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人。我很愛自己,你也要愛自己,你心有多大,未來的世界就有多大。”
(特約教師 康學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