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見證了人類的發(fā)展。從遠古石器時代到現在,各種工具越來越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傳統(tǒng)的工具帶給人們一種沉重、粗糙、笨拙和不易攜帶的印象,除了必要時的運用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手持工具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品,現在的工具已經變得更加實用、耐用。
一、手持工具概述
手持工具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必要工具,總是給人一種冰冷、硬朗、呆板、沉重的感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量,日常手持工具的人性化設計也逐漸引起設計師的注意。這些看似簡單的工具卻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助手,但是其造型外觀需要加以改進,才能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一)社會背景
工具可以稱得上是存在時間最久的物品之一了,人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到。很多工具總是給人一種呆板、沉重的印象,并且顯得有些笨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人們對這些工具的使用舒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發(fā)展現狀
1.國內現狀
近幾年,我國的工具發(fā)展相當迅速,但是在工具的設計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促使手持工具在造型、顏色等方面不斷進行優(yōu)化。
2.國外現狀
現代戶外運動起源于歐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基礎。因為自然條件優(yōu)越,戶外資源豐富,間接,促進了戶外工具的發(fā)展。國外的手持工具專業(yè)程度高,知名品牌也相對較多,有著良好的先天優(yōu)勢,同時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
二、使用對象與手持工具分析
(一)使用對象分析
手持工具是針對戶外活動愛好者設計的,以20~35歲為主,有一定的外出露營、野炊需求的人群。年輕人一般會一起出去春游、燒烤,年紀稍長的人也會帶著家人出門踏青野餐。
這個階段的人群對于外觀設計有著一定的追求,實用性和便捷性也是他們考量的重要內容。改進手持工具的設計可以使人們走出家門,到戶外感受大自然,這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二)手持工具分析
手持工具主要是螺絲刀類、扳手類、鉗子類、刀具類、錘類和尺類,這些放在一起就是組合工具。大多數工具的造型都是根據功能設計的,好的工具造型設計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的使用體驗和美的感受,并且可以更好、更準確地表達手持工具的內涵。
三、手持工具的人性化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
(一)手持工具的意義
手持工具的意義在于手動使用產品的過程。手持工具的結構決定了人們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省力程度,并且對于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F在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的手持工具也在不斷地改進。
手持工具與手的密切關系決定了它是一個被人們頻繁使用的產品,所以,手持工具從設計到更新的速度快于別的產品,這也是手持工具的設計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手持工具人性化設計的要點
在《設計心理學》中,唐納德·諾曼發(fā)現,對待產品,消費者除了對理性功能的分析以外,更多的是感性認識,也就是俗稱的情感設計。工具是手的延伸,擴大了人的生理能力,提高了人的工作效率。合理的設計可以減少反復、持續(xù)地勞動,并且避免物理損傷。當手持工具與人們的手部輪廓相配合時,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減少疲勞,因此,工具的設計在滿足合理性的同時應最大限度地考慮安全性和舒適性。
1.人性化
人性化是手持工具設計的重要原則。人們在使用時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舒適度,也就是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因此,人們在實際使用工具時更省力是重要的設計點。
2.實用性
實用性是為了方便戶外出行攜帶,將多個必要工具整合在一起,使其更便攜并兼顧多種功能。使用便攜也是設計要遵循的理念,這可以使人們較少地受到環(huán)境、時間的限制。
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工具進行整合評估后,設計師可以設計一款新的針對戶外使用的手持工具。例如,如今市面上出現的多功能斧頭,兼具烏盧刀、斧刃、腸道鉤、六角扳手、開瓶器及簡易標尺等功能,整體以斧子為基本造型,在內部進行功能的整合和細化。
四、手持工具的造型、材質
(一)造型的人性化設計
手持工具的造型是傳遞產品信息的要素,其人性化設計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原因。造型的人性化設計既要符合人們多樣的需求,也要有獨到之處,如時尚感、舒適度、趣味性等。
人性化的造型需要以產品主要功能為基礎進行設計,它可以通過形態(tài)、尺寸來提高人們的心理體驗??紤]到人們的需求,手持工具應避免給人們留下尖銳、危險、笨重的印象。
(二)手持工具的材料
手持工具由于所使用的環(huán)境十分復雜,制作時最好采用高強度的金屬材質。例如,低碳鋼因其高強度和高硬度,一直是電動工具材料的“寵兒”。還有一些商家使用鎂合金代替鑄鋁材料,既增加了強度,又減輕了重量,提高了工具的使用滿意度。
為了有效防止在使用手持工具的過程中出現滑動現象,很有必要增加一些防滑措施,這也可以減少人們在使用時的疲勞感。此外,為了提高工具在使用時的舒適度,設計師會將塑料、硅膠等材質相互結合,并應用在手持工具的手柄部分。
五、手持工具人性化設計實踐
近年來,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及體驗生活的活動,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從用戶行為習慣分析,戶外運動者大都喜歡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經常會進行登山、騎行、探險等活動,喜好露營,所以說,手持工具是戶外運動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從產品尺寸分析,手持工具的尺寸要符合人手的結構特點,以保證使用的舒適性。同時,為了攜帶方便,節(jié)省體力、空間,手持工具需具備體積小、質量輕、功能齊全等特點;從用戶心理分析,戶外運動者主要將戶外運動作為一種減壓的方式,因此,手持工具的設計要著重考慮舒適性、便利性及多功能性。
基于以上對設計重點的總結,設計師可以設計一款多功能組合斧,并不斷地進行調整,推出不同的型號,針對使用環(huán)境和使用人群進行更加有針對性、人性化的設計,使手持工具的適用范圍更廣。
六、結語
手持工具的設計要順應工具發(fā)展的大方向,同時,也要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不斷推陳出新,在現有的設計基礎上優(yōu)化改良,提高用戶體驗,在審美、功能、人性化設計、環(huán)保以及安全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隨著設計行業(yè)的進步,設計者開始關注人們的心理需求及使用感受,經過設計師的不斷努力,手持工具會逐漸滿足人們對于安全、舒適、輕便、美觀及時尚等方面的客觀需求,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南京工業(yè)大學)
作者簡介:王佳琦(1996-),女,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yè)設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