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剛 孟繁強 馬濤 韋丹強
摘要:落葉松是北方主要的生態(tài)林和用材林樹種,在北方地區(qū)廣有種植。本文以遼東地區(qū)落葉松為研究對象,對其在該地區(qū)的生長特點進行概述,并對其育苗技術進行總結,為提高落葉松的成活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遼東地區(qū);落葉松;育苗;移栽
1 落葉松人工林的生長特點
落葉松生長速度快,生長15年的樹高最大可達到8米以上,最大胸徑超過9厘米;生長25年的樹,最大樹高超過15米,最大胸徑在15厘米以上;落葉松的樹高、胸徑連年生長量最高峰分別在4~12年、6~16年時出現(xiàn);材積連年生長量在種植后25年內一直處于快速生長階段,35年時也沒見到與平均生長線曲線相交。由此可知,落葉松樹種的生長具有早期速生的特點。落葉松具有很強的趨光性。落葉松林齡在25年左右時,如果林間郁閉度0.7~0.8,則干材重量在地上部分總重中占比達到85%,側枝的重量占比僅為15%,由此可知落葉松的經(jīng)濟材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明顯優(yōu)于其他樹種。
2 ?落葉松的育苗
2.1 ?圃地選擇、整地做床
落葉松的育苗地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排灌設施完善,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類型為沙壤土或者輕壤土,pH值呈微酸性或者中性。播種前1年冬季進行整地,深翻30厘米左右,與此同時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2噸/公頃,并將硫酸亞鐵10倍液均勻地噴灑在地表,待地干后耙平,做床,高、寬分別為15厘米、1米左右,床間的間距以25厘米為宜。
2.2 種子的采集及處理
落葉松的球果形狀大小因品種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球果剛采摘下來時有較高的含水量,應先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攤薄薄的1層,以免發(fā)熱導致溫度升高而損傷種子。攤曬10~15天后即可脫粒,落葉松的出種率在15%左右。之后再經(jīng)過晾曬處理將種子的含水量降到安全儲藏范圍內即可密封干藏,常溫密封干藏時種子可保存1~2年,也可低溫密封干藏,保存的時間可超過3年。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浸泡在濃度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4小時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之后浸沒在溫度為45℃的水中,24小時撈出,待表面稍稍晾干后與沙子(用量為種子體積的3倍左右)混合,最后水平攤在提前挖好的長寬深均為50厘米左右的發(fā)芽坑內進行催芽,上方覆蓋1層塑料薄膜,晚上溫度較低,為了保溫,可在上方再覆蓋一層草簾。催芽期間要勤翻動,每天至少均勻翻1次,當開嘴的種子比例有3成左右時即可進行。
2.3 ?播種
整地第二年春季,當土壤地表溫度超過10℃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前在苗床上澆透水。播種方式有條播、撒播兩種方式,播種量控制在75~90公斤/公頃,之后上方覆蓋一層厚5毫米左右的土,土上再覆蓋一層稻草。如果選擇條播方式,溝的深度要求1厘米左右,播種溝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0~15厘米,之后上方再覆蓋過篩的細沙土、稻草,覆蓋的厚度以不見地即可,之后及時澆水。播種結束后勤澆水,每次少量多次澆水,確保苗床上處于濕潤狀態(tài)。
2.4 苗期管理
待落葉松的幼苗出土后適當采取遮陰措施,避免幼苗置于強光下暴曬,如果育苗地海拔較高、夏季溫度不酷熱且灌溉條件較好,也可以采取全光育苗的方式,具體的可結合育苗期間的氣候特點等選擇。幼苗出土時要避免鳥獸的危害,加強管理,多澆水,少量多次,還要注意立枯病等的防治以及松土除草工作,必要時施入適量的追肥以促進幼苗生長,以免幼苗出現(xiàn)生長停滯、封頂現(xiàn)象,螻蛄、蠐螬等蟲害發(fā)生的時間在每年的6~9月,其中發(fā)生程度最重的階段為8~9月,要做好防治。當幼苗出土的比例達到30%~50%時可逐漸將蓋草揭除,揭草的時間以在陰天或者傍晚時效果較好,每次揭草后立即澆水1次,苗齊后草正好揭完。遼東地區(qū)落葉松的苗圃一般苗木產量在600株/平方米,一年生的幼苗樹高在10~15厘米,第二年留床或移植,樹高達到50~60厘米時即可出圃用于造林。
3 ?施肥管理
施肥的效果因地力水平、施肥時間及方式、樹種等而有所不同,落葉松栽植的當年,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定植當年施肥對樹高的促進效果影響不明顯,第二年開始施肥的作用開始明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移栽當年施肥對冠幅的影響比較明顯,因此,當年施肥可以促進落葉松幼苗樹冠的擴大。
4 病害防治
落葉松生長發(fā)育期間,容易出現(xiàn)落針病等病蟲害,及時開展防治。防治方法上要科學,針對性開展防治,以落針病的防治為例,在春夏季子囊孢子大量散發(fā)前噴灑藥劑的效果最佳,藥劑類型可選擇波爾多液1∶1∶1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50%退菌特600倍液、70%敵克松600倍液、45%代森銨250倍液等;如果林間密度過大、或者發(fā)病程度很重,則可施放621煙劑、百菌清煙劑或硫磺煙劑等。
作者簡介:劉國剛(1981-),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