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曹文豪
◆摘? 要:Edcamp是目前國外較流行的一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因其具有免費、開放、由參與者驅動等特點,提供了一種的平等、自主并且形式自由的交流環(huán)境,打破傳統(tǒng)教師培訓自上而下、形式固定的模式等原因,而深受參與者的歡迎。本文重點討論了Edcamp興起的原因背景、分析其主要流程和特點以及所依托的理論等,作者希望可以通過研究來發(fā)現這種模式對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啟發(fā),并為改善現狀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非會議;教師合作;非正式學習
一、Edcamp符合當下國內教師的合作需求
教師需要更實際的成長途徑,這些都助長了人們對于Edcamp等新模型的興趣。同時,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教師合作是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合作來進行經驗的分享以及互相反饋。但是教師合作的阻礙有很多,雖然教師在政策或者學校的要求下也會參與一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討會,比如學科組的教研會等,但是這種會議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在一個學校內或者一個年級內對一定的話題進行討論,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發(fā)言機會,而且可自上而下的領導方式可能會阻礙專業(yè)合作。而Edcamp這種新型的討論模式的優(yōu)勢在此就體現了出來。
二、Edcamp形式獨特 便于開展
Edcamp 是由Education與Camp組合構成的詞語,是一種促進 K-12 教育工作者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的新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它也是一種免費參與的公共活動,以教育工作者參與以討論為基礎,通過教育工作者共同確定活動當天的討論主題,利用與會者的知識和經驗來促進會議的進行。會議的一般流程為:參與人員共同約定舉辦時間、確定活動地點并自行布置場地?;顒娱_始后,參與者將自己想談論的話題寫在便利貼上,貼粘在公共區(qū)域的會議板上,其他有共同討論想法的人可以在下面跟帖。而后通過全體會議對所有想法進行分類匯總,根據活動當天的具體情況確定討論主題,以及每個主題的討論時間和地點。然后每個分組開始自己的討論:每個組員依次介紹自己并發(fā)表對主題的看法,無論是專業(yè)知識還是自己的想法都可以。
由此可以得出Edcamp的幾個顯著的優(yōu)勢:
1.免費和開放:
Edcamp對參與者不收取任何報名費用,除了食物和場地等需要參與者共同承擔外,沒有其他任何收費項目。并且,Edcamps不銷售任何商品也不邀請贊助商,保證了活動目的的單純性。同時,Edcamp向任何背景的人開放,無論參與者的級別、學科和學校是什么,甚至并非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加入。
2.參與者驅動
Edcamp支持會議的參與者協作確定探討主題。會議主題由參加Edcamp的人在活動當天確立,活動的流程也全部都由參與者推動,大家一起商討、決定活動進程。然而,如果是在線的Edcamp活動,則會通過參與者注冊過程來統(tǒng)計和分析大家感興趣的會話主題,以便為在線活動提前做準備。
3.“兩只腳”原則:
Edcamp鼓勵參與者最大化地學習。如果所參加的會議場次所討論的內容不能滿足參與者的需求,可以隨時轉到另一個會議。并且,討論主題不只可以讓召集人選定排列,也可以在某一時刻由參會者臨時開啟新主題。參會者對哪個主題有興趣,即可隨時加入該討論。
三、Edcamp對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啟示
Edcamp結構流程簡單,以對于討論主題的興趣與責任感召喚大家自發(fā)參加活動,它沒有嘉賓貴客,不設主旨發(fā)言,整個會議自由開放,給人極大的思考和發(fā)揮空間。這也折射出我國一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的不足:傳統(tǒng)的教師培訓往往形式枯燥、主題刻板,無法很好的滿足教師的發(fā)展需求。而我們主要可以從Edcamp的主題、參與過程和參與者三個方面進行借鑒:
(一)自下而上關注教師真正需求
傳統(tǒng)教師培訓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專家傳授知識和思想,但是這種形式往往會導致教師很被動,只能作為接受知識而不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使得培訓內容并不是教師所真正需要的。Little認為,最有前途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形式是讓教師在實際的、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實踐水平。 所以在教師培訓中,首先要注意對培訓內容的設置,了解教師感興趣或者是需要提高的地方;其次,要給教師反饋的機會,傳遞他們的困惑和思考給專家,以方便針對性給予建議;還可借鑒Edcamp中平等交流的模式,提供可以給專家和教師一起探討的時間,大家各抒己見,更容易發(fā)現和解決問題。
(二)提高學習投入和效率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質量與教師學習投入有關,提高效率的關鍵是要保證教師的接受、認可度。學習投入是學習者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主體性參與程度,主體接受性參與和體驗性參與,也就是認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三)開拓圈子,集思廣益
Edcamp 在商定話題及進程、話題群體討論等方面的設計,都為教師積極參與和發(fā)揮群體智慧提供了很好的條件。Edcamp的參與者不局限于某個學校或者年級的教育者,有助于統(tǒng)一教學思想和進程。除了一線教師之外,還會有學校教育管理者、地方教育部門人員甚至是家長,所有人以平等的方式進行交流,延伸了會議想法的邊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使得教育問題充分的被認識和討論。
參考文獻
[1]Megan Loef Franke,Thomas P.Carpenter,Linda Levi,Elizabeth Fennema.Capturing Teachers'Generative Change:A Follow-up Stud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1,38(3).
[2]Little JW.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limate of? educational reform [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3,(2): 129-151.
[3]何愛霞.國外自我導向學習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成人教育,2009,29(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