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漫天
春 風 醉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幾年前的一個春天,寒氣尚在,在玉屏山公園,見到一簇粉紅色的小花開得特別燦爛,彌漫著陣陣芬芳,煞是好聞,近前一看,上面掛著一個牌子:掐絲海棠。
從此,海棠便刷新了我的記憶。海棠花紅,掐絲海棠粉色。之前是梨花開,梨花太白,有點天堂之花的味道,本不喜歡。而桃花又太艷,有點落俗。海棠花正好,不妖不素,正合時宜。正是“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開”。
花好不如茶海,醉海棠則是一泡好茶。有香又有韻,比較難得。據(jù)說,醉海棠是武夷巖茶的一個小品種,偏香,有獨特味。于是,從“山鬼謠”購得一盒醉海棠。茶一到,就迫不及待地開泡品嘗。
老套路,煮水,燙杯,倒入干茶,搖茶,聞干茶香。再注入沸水,除泡去沫,倒入茶海。聞杯蓋香,聞茶香,再啜上一口,在口腔里回旋。果然,茶香彌漫。特別是杯蓋香,細密耐聞,有獨特之香。喝一口湯,竟有鐵羅漢茶味,似中藥,又似是而非。湯色亦好,咖啡色,略比琥珀色深一些。雖然是小品種茶,卻有肉桂之韻。二泡三泡口感更好,茶葉舒展開之后,香也更顯了。
是啊,每次喝茶都對茶香特別感懷,那種純凈的蘭花香,總能輕輕喚醒我對春天的感覺,如沐春風,如癡如醉,且叫它“春風醉”吧。
春風醉,多好!春風醉,總讓我想起故鄉(xiāng)的暖風,燕子歸來,在檐下筑巢,仿佛,一個叫海棠的女子,青衣,粉裙,面帶潮紅,一副花開的模樣。暖風吹得游人醉,我便漾在海棠花香中,在春風中物我兩忘了。
記得崔護當年進京趕考,路過一家院落,那里桃花正開。而桃花叢中,一個如桃花般艷麗的女子路過,可與桃花比艷。后來崔護上榜,再到桃園,已不見當年美女。于是,當即寫下絕句:“去年今日此園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卑?,這能喚起多少的感慨?。?/p>
好一個“桃花依舊笑春風”!如今,事隔多年,玉屏山的海棠花開了一年又一年,而在公園里恍惚的美好的事物,往往成為回憶了。
嘴上輕啜醉海棠,當蘭花香輕輕經(jīng)過鼻息,我仿佛看見湯茶熱氣中飄過一襲粉色:今又海棠開,不見海棠來。
真是個,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茶 的 階 梯
“把自己從深淵中搭上來/在某個臺階,遇到遺忘中未被理解的東西/以及潛伏的沖動?!?/p>
胡弦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樓梯》,把現(xiàn)實中的樓梯虛幻化,變成意識中的一個感覺。我對階梯一直有種崇敬,無論是“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回望,還是“抬望云中半山寺”的攀緣,皆是我的一種追求。
攀樓梯巖如此,喝樓梯巖茶亦如此。
樓梯巖坐落在武夷山水簾洞北,是九十九巖最北的一道山巖。傳說巖下老樅林立,茶樹高大,需要架樓梯采茶,因此得名。而我以為,樓梯巖的茶園為石階狀,每個石階都是壘石而成的小茶壟,從下往上看,一級一級疊起,更像是一個延向山頂?shù)奶焯荨L菹轮脖幻?,谷底潮濕,樹干上生了青苔,樹下巖石塊上都長滿青苔。如此清幽,正是產(chǎn)好茶的地方。
喝樓梯巖水仙,木質(zhì)香是明顯的,一道沸水沖下,木質(zhì)香就騰空而起,夾雜著炭焙香,然后漫開,充盈小屋。兩三泡后,茶氣便圍住了小屋,從室外走進的人不禁贊嘆:正巖,正巖!
聞碗蓋香,或聞杯底香,蘭花香是基礎(chǔ)香,如果能細品,可以明顯感覺青苔味和青草味。此處山場離牛欄坑山場近,氣候相似,所以所產(chǎn)之茶氣息相近。
樓梯巖水仙醇厚,滋味豐富。沉迷在一泡釅釅的水仙中,有如走在一處峽谷之中,老樹的味道清晰可聞。忽如一時春風起,千樹萬樹茶花開。
茶花是冬天開的。深冬的暖陽照到這片峽谷時,風起霧散,光合作用中,茶花香氣漫開,像極了梔子花。所以,人們常說的梔子花香本身就是茶花香,這種香漫在谷里,浸入含苞待芽的茶葉,成就了樓梯巖茶的本香。
喝樓梯巖茶,仍需慢慢品。正如攀爬樓梯一樣,每上一個臺階,你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香,不同的滋味,正如看見不同的風景,有不同境界。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茶的知識也是一樣,品不同的茶,會有不同的感悟。喝樓梯巖的茶,同樣可以感受茶韻的階梯,或茶香的階梯,由深到淺,或由淺入深,直到不知處。
“沿著自己走下去/仍是陌生的/包括往事背面的光/以及從茫然中遞來的扶手……”
我仿佛看見理查曼的手指在琴鍵的階梯上穿梭……
尋茶
記得有一高人說過:少年愛喝飲料,青年愛喝酒,老年愛喝茶。大致是說,少年愛甜,青年愛醉,老年愛苦。只有細品苦中滋味,才識人生滋味!
也許是我未老先衰,提前步入老年。想想也是,五十知天命,當俯下身,嘗一嘗人間滋味。于是動念約茶,而武強兄正是一個合適的茶友。電話中,武兄說去辦公室喝,我說不可,辦公室太嚴肅,缺點生氣。還是獨辟蹊徑,另尋一處清幽。武兄提議,紅燦的朋友有一茶館十分相宜,我欣然接受。
微雨,步行街行人漸少,此景正是入茶之機。于是,我們撇開了許多處屋檐,終尋到了“山鬼謠”。
“山鬼謠”是一茶樓,看似不大,卻也雅致。平板寬闊,可以容清平小湖和三色月光。背景小格里羅列著十來個杯子,有如坐禪。杯側(cè)有綠蘿、多肉等植物襯托其間,透出雅意。右側(cè)擺著茶架,架上有茶壺,亦顯匠心。崖柏傾身,顯飄逸之致。加之古琴悠揚,若隱若現(xiàn),更添了茶樓的雅致。如再添懸壺高沖,泉入澗心,霧生叢林,實乃喝茶之佳處!
入坐,禪定,一曲古琴引領(lǐng),漸入佳境。初始,以一泡馬肉打底,拋磚引玉。再則,以一泡老樅筑了清靜。不知不覺茶過三巡,漸已夜深人靜。主人忽開言說道,要不要喝店里的茶?本有未盡之意,正中下懷。于是,主人拿出了主打茶:山鬼。
初以為山鬼是鬼洞肉桂,沒想到是牛肉。
武兄說,像金交椅的茶,細品,茶湯凈,茶香幽,細柔綿長,果然像是。茶女彈出蘭花指,說這是蘭花香,回味之下,像!第二泡,茶女又彈出蘭花指說,這是梔子花香,細思之,像!再泡,茶女彈指再說,這是桂花香,想想之,還是像!曾經(jīng)喝空谷幽蘭時,細看茶女泡,細品茶滋味,細聽茶女說,于是就有了從豆香到花香,從花香再到箬葉香的七種香味。今日之體驗,始信言下無虛!
今夜喝山鬼,就品出了幽幽的香,嫩嫩的香,純凈的香,遠遠的香,似在飄在山腰,又似沉在谷底。
我問,為啥叫山鬼?茶女說,屈原楚辭里的女神。我說,屈原我知道,楚辭也知道,但山鬼應(yīng)是女妖。茶女說,是仙。仙就仙吧,茶之魅,魅力的魅,當是鬼吧。仙,飄飄然,鬼亦飄飄然也!
鬼也許是拽你下去,而仙可能則是提你上來。如果這樣想就對了,喝山鬼,確實引發(fā)仙之欲,飄飄何所似!
聞其杯香,啜其甘露,點點滴滴皆是精華?;鸷蛞睬〉胶锰?,不慍不火,既保留了炭香,亦保留了花香,還有沉入水里的杯底香。我說茶女泡得好,她卻說是茶好!
茶確實好。過去喝馬肉偏多,圖的是霸氣,香氣逼人,一步到位。韻也夠,直接撥汗,直至搜腸刮肚,收緊兩腮。今天剛好時間足,所以靜心喝三泡茶,有了馬肉和吳三地老樅打底,這泡山鬼則愈發(fā)清癯,兀自從前兩泡茶中跳出來,愈顯高深。
細觀,湯色也恰到好處,琥珀色,且明亮清澈,典型的正巖特征。燈光穿透過來,湯水晃動,閃著幾分晶瑩。
今晚算是喝到一泡好茶了,鼻香苔滑,還有勁道。今兮何兮,茶香兮兮!真是不失此行。怪不得武夷山人常言,寧可三餐無肉,不可一日無茶!
回家路上,燈光搖曳,似乎遠山的竹子也在搖曳,一如山鬼的腰肢。
問茶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笔б饷悦V畷r,聽泉,不失為洗心的好選擇。
我喜歡一個人在煩躁的時候洗心。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或是一時理不清頭緒的雜思之夜,坐下來,喝一泡茶,聽煮水的聲音,聽懸壺高沖的聲音,宛如聽泉,聽高山流水,聽水入溪澗。也許,你會從單一的水聲中找到清靜,找到情緒的出口。
一個哲人說過,我靜故我思。在靜之時,一縷茶香彌漫開來,整個房間充溢著茶之奇香,巖石之韻,我便如沐春風了。仿佛晨霧上升,整個湖面充滿了虛無。又仿佛夜幕垂臨,夕陽下最后一抹霞光慘淡……
在疫情之中逃生的人,必有切膚之痛。而在疫情中掙扎過的生意人,必會慶幸余生。
古有語: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也許,正是經(jīng)歷了一場劫難,才會慢下來思考,靜下來回顧和重溫苦難。喝茶,正是選擇苦,苦中品味,苦中回味。當你看見滾燙之水澆注下來,會有灌頂之烈。當你看見茶蕾在烈水中復(fù)蘇,又會有鳳凰涅槃之慨!
還是那一縷若有若無的虛無,讓人久思不解,還是那一泡久久不散的奇香,讓人過鼻不忘!
這就是慧苑坑的魅力!所有的清幽此時都被強大的熱情溫暖,冰釋后的容顏,有如春色溢滿乾坤。
繼續(xù)聽泉,聽一次單調(diào),聽一種純凈,聽一曲純粹。而舉杯啜飲的那一瞬間,香韻又會在鼻舌間往返、纏繞!
對,纏繞!蘭花與梔子花的轉(zhuǎn)換,梔子花與山茶花的轉(zhuǎn)換,正如一種復(fù)雜的情緒,如悲如喜,似嗔非嗔,“況中滋味,誰能說得清?”
聽一曲山高水長,品一味地老天荒……
可以癡癡地聽,可以傻傻地喝,讓自己沉入一泡好茶中,“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太癡狂!”
不嗔不怒,不喜不悲,置身事外,物我兩忘。
此時,你不要說話,一句也不要說!不必問茶香從哪里來,不必問我從哪里來。
也許,我們是人世間的一次擦肩而過,也許,我們又是五百年后的一次重逢!
面目已不識,似曾又相識。且罷,且罷。你只需道一聲“客官,茶來了”,人情便化在慢慢的茶香之中……
天 心 明 月
看月,雙世遺的武夷山得天獨厚。空氣質(zhì)量和水質(zhì)量全國領(lǐng)先,又有奇峰峻嶺、奇花異草。而且最好在秋冬。中秋月圓,冬季月明,皆是看月好時候。
而天心巖處正巖核心區(qū),天心禪寺看月,又是上選。1984年我上大學(xué),暑期王志勇、陳鐵士兩位同學(xué)來武夷山。學(xué)子貧窮,他倆帶了30元就來到武夷山。當時,為了省錢,我們?nèi)司妥×鑿S的小禮堂,每人3元一晚,領(lǐng)一張草席、一個枕頭、一片蚊香就住下了。是夜,悶熱,蚊子侵擾,我們就出去走走,竟意外看見了天心明月。天空晴朗,月好圓!
天心明月就一直植入我記憶中,照耀多年。直至有一天,友人送我一盒天心明月,我才第一次接觸到正巖茶。
我泡了一泡,放茶杯里沖,香氣滿滿,那奇特的蘭花香便充溢房間,倍感溫馨。那時不會喝茶,不懂韻味,一泡太濃,我就放半泡,泡在茶杯里喝。那時還不會用蓋碗泡茶,不懂珍惜好茶,但懂得節(jié)省。那年冬天,每晚半泡,我便漾在濃濃的茶香里,度過了從光澤調(diào)來南平的首個冬天。
寒夜客來茶當酒嘛!
天心明月,便是啟蒙我喝茶的第一味正巖茶。
有一年外出,乘坐飛機回南平,經(jīng)武夷山,又逢旅游旺季,找不到地方住。打電話給朋友,經(jīng)他介紹,到了天心賓館住了一宿。是夜,雨過天晴,皓月當空,我在接我的小車上一晃一晃地進入景區(qū),印象特別深。當晚,朋友請我喝了一泡天心明月,于天心巖區(qū)喝此茶,意境大不一樣,山靜屋靜人靜,只有沖泡的水聲,反復(fù)濯洗旅程的疲憊,直至神清氣爽,疲勞頓消,心胸也漸漸開闊了。
哎,天心明月,天心月明!
如今,我已學(xué)會了泡巖茶,并接觸了各式各樣的肉桂,比天心明月更好的茶多的是,卻少了天心明月的意境和情懷。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許當年王維也煮過一壺茶,邀明月于山水間吧。
微風起,水起漣漪,明月也在歲月中虛幻了……
責任編輯林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