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李宏哲 孟昱
無人機利用制備程序與無線電遙感設備,在不載人的情況下進行遠程操控,拍攝現場畫面。本文首先指出新聞攝影應用無人機技術出現的問題,提出無人機應用在新聞攝影中的價值,最后介紹新聞攝影工作中無人機技術的應用。
無人機最早應用在軍事領域中,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更新換代,其已經進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無人機已經先后在多個領域中使用,新聞媒體看中無人機在航拍方面對新聞實景拍攝特有的便利性,應用無人機輔助新聞工作的開展。
出現的問題
在新聞攝影領域中,無人機技術屬于新出現的技術,可以輔助新聞攝影工作,將無人機應用到新聞媒體領域后,獲得業(yè)內人士的認可與好評。無人機技術雖然可以在極大程度上簡化新聞攝影工作的難度,但是任何事物均具備雙面性。新興技術應用在新聞領域,在使用期間逐漸暴露出技術的短板,經過長期使用矛盾日益突出,新聞攝影領域應用無人機存在安全隱患。
無人機設施為了滿足工作需要必須對系統(tǒng)和設備進行優(yōu)化升級,在城市應用無人機會受到電磁干擾或是遙控信號遭到屏蔽的問題,致使無人機可能出現失去控制、墜機等事故。大部分工作人員對無人機有一定的認知,但是無人機操作需要一定技巧,通過長時間的學習與操作才可以保證在實際航拍時根據需要做出靈活的動作。在很多時候因為無人機操控者對工作區(qū)域不熟悉,對設備性能了解程度不足,導致無人機超過控制區(qū)域范圍,無法接收信號出現墜機事故。除此之外,很多時候操作人員并不關注無人機電量,在工作期間因為無人機電能不足,沒有及時返回工作人員身邊,或因斷電失去信號,在失控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墜機事故,這樣不僅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還可能會傷及到墜落區(qū)域的行人。因此使用無人機,必須遵守相關規(guī)則,保證操作人員擁有相應的能力,在工作過程中保證攝影拍攝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無人機技術在新聞攝影中的價值
無人機屬于一種媒介,可以突破空間界限,人們可以遠程操控無人機,查看其他區(qū)域的狀況。新聞工作者也可以應用無人機拍攝其他區(qū)域的狀況,使用無人機通過俯瞰的角度拍攝某區(qū)域實景畫面。無人機擁有衛(wèi)星拍攝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非常便捷且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靈活的轉換角度、記錄圖像信息,還可以提高圖像的美學觀賞性。
攝影師利用無人機通過遠程操控拍攝實景畫面時,還可以處理細節(jié)與構圖,與傳統(tǒng)航拍相比無人機可以適應復雜的環(huán)境,不用擔心拍攝人員發(fā)生安全問題。在系統(tǒng)的支撐下還可以靈活地根據無人機的性能選擇拍攝地點。在拍攝時間方面無人機因為具備較高的靈活性,使用者在熟悉無人機拍攝技術的技巧后可以完成專業(yè)飛行員才能夠完成的工作,在突發(fā)事件現場,使用無人機快速拍攝實景圖片,向大眾展現事件現場狀況。
無人機新聞攝影
無人機航線規(guī)劃技術
在新聞攝影期間因為區(qū)域環(huán)境會出現很多突發(fā)因素,這些因素均會對拍攝工作形成一定的影響,拍攝人員可能無法進入現場,針對此類情況需要計劃無人機航線。應用無人機控制軟件,在SDK開發(fā)套件的支撐下,可以滿足規(guī)劃無人機航線的要求。在使用中還需要考慮到無人機飛行可能遇到的氣象、地形位置和其他干擾因素,來調整無人機飛行的動作與路徑。
圖像變化檢測技術
使用無人機可以通過遠程操控拍攝自然災害等區(qū)域,在防止拍攝人員受到損傷的同時,還可以快速拍攝事件。應用無人機拍攝自然災害、社會事件,利用圖像變換監(jiān)測技術可以確定事件前后航拍圖像的狀態(tài),提取有效信息。
圖像標準與拼接技術
新聞拍攝對圖片內容有一定的要求,通過俯瞰視角拍攝清晰的鳥瞰圖,然后根據需要將無人機拍攝的航拍圖片進行拼接,形成完整的內容。必須關注圖像配準,保證圖片評價的質量,完成特征空間搜索等工作,對收集到的圖像特征進行比對,計算圖片重疊區(qū)域的相似度,相似程度越高的圖片配準結果越好,從航拍圖片中可提取相關內容,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真實的數據。
新聞行業(yè)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可以提高新聞攝影的便捷性,還能夠根據需要靈活地調整拍攝角度,提高新聞素材的觀賞性。新聞行業(yè)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可以開啟“智慧之眼”,快速收集現場信息,提高新聞素材內容的完整性。目前,新聞行業(yè)的工作人員不但掌握無人機航拍技術的使用方法,還需要培養(yǎng)一批操作無人機的工作人員,以順利完成實景拍攝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