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江
吉林省前衛(wèi)醫(yī)院呼吸內科,吉林長春130000
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是一種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致病因素復雜多樣,如遺傳、藥物、感染、射線等,主要病理改變?yōu)榉闻萸粌妊装Y細胞滲出、巨噬細胞聚集,肺泡壁進行性網狀纖維增生并逐步纖維化,主要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肺彌散功能降低、干咳、限制性通氣障礙等。臨床對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的治療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為主,盡管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遠期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引發(fā)不良反應,預后較差[1]。我國該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多,具有較高病死率,現代醫(yī)學治療當中,較常采用的藥物為菲尼酮、尼達尼布、潑尼松等,但療效并不顯著。根據臨床經驗,中醫(yī)將氣虛血瘀視為該病主要病因,因此中醫(yī)對該病癥的治療,應以益氣活血、補肺固本為主[2]。補肺活血膠囊是呼吸內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結核等疾病的常用藥物,已經在臨床取得較佳治療效果[3],該文選擇2019年8月—2020年8月該院納入的78例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患者,分析補肺活血膠囊結合潑尼松輔助治療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采用該院納入的78例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患者進行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其為兩組,參照組39例,研究組39例。參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42~79歲,平均(59.49±1.29)歲;病程1~9年,平均(4.59±2.23)年;癥狀體征:咳嗽咳痰7例、盜汗8例、乏力7例、口唇紫紺8例、肺部啰音9例。研究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41~80歲,平均(60.72±0.88)歲;病程1~8年,平均(4.74±2.19)年;癥狀體征:咳嗽咳痰10例、盜汗9例、乏力8例、口唇紫紺7例、肺部啰音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心肝腎器官功能衰竭者;精神疾病史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該研究內容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患者及其家屬同意進行該項研究,且該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參照組為患者使用潑尼松(國藥準字H12020201)進行口服治療,1次/d,0.75 mg/(kg·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
研究組為患者使用補肺活血膠囊 (國藥準字Z20030063,生產規(guī)格:0.35 g×40 s)聯合潑尼松進行治療,潑尼松使用方法和參照組相同,口服補肺活血膠囊,3次/d,1.4 mg/次,連續(xù)用藥1個月。
觀察患者治療有效率、肺功能水平。治療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其中顯效指患者癥狀體征消失,X線結果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有效指患者癥狀體征好轉,X線結果有所改善,實驗室檢查結果好轉;無效指患者癥狀體征、X線結果、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甚至加重。肺功能水平包括用力呼吸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量、6 min步行距離。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研究組肺功能水平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是累及肺間質的炎癥,發(fā)病原因并不明確,主要以肺部纖維化為最終表現[4-5]。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主要通過臨床癥狀體征、肺部功能檢測、影像學表現、肺活檢等進行診斷,一般情況下,患者發(fā)病之初的臨床表現為痰液黏稠、呼吸困難、干咳,HRCT影像學表現為雙肺彌漫性分布網格狀陰影、蜂窩肺、磨玻璃影等,其病癥產生和發(fā)展均和肺泡炎癥、機體修復情況有關[6-7]。臨床對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的治療以抗氧化、抗纖維化、抗炎、吸氧為主,治療該病癥的首選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因其能夠抑制細胞釋放炎性介質,減少肺泡炎癥,阻斷毛細血管擴張,防止?jié)B出與水腫,而糖皮質激素常用藥物為潑尼松片,該藥物主要作用為抗炎,但長久使用會產生較多不良反應,且易形成耐藥性,臨床使用受限[8-9]。
中醫(yī)認為,特發(fā)性間質性的發(fā)病部位為肺脾腎,甚至累及其他臟器,核心病機為痰熱互結、氣虛痰阻,所以應對該病癥患者進行辨證治療,治療核心為活血化瘀、清肺化痰,達到改善患者肺功能的目的,從而促進患者康復。補肺活血膠囊由黃芪、補骨脂和赤芍組成,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力,降低細胞凋零率的功效[10];赤芍能夠散瘀止痛、清熱涼血的效果,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細菌以及促進血液流通的功能;補骨脂的作用為補脾健胃、補肺固腎,能夠達到改善肺功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功效;三藥聯用可以起到化痰、補肺、健脾、溫腎的效果[11-12]。該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9.48%(P<0.05),表明潑尼松結合補肺活血膠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優(yōu)勢。侯艷等[13]研究中顯示,潑尼松結合補肺活血膠囊方式治療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患者,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4.85%,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54.55%(P<0.05);該文與侯艷等研究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的數據具有一致性,說明將糖皮質激素與補肺活血膠囊聯合作用于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患者,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為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患者使用潑尼松結合補肺活血膠囊進行治療,患者肺功能水平得到顯著改善,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