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林燕 李曉東 杜晨 周鑫斌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負擔[1]。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早期干預可使患者獲益明顯,并改善其預后[2]?,F階段我國各地區(qū)已高度重視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急救,胸痛中心的建設也在逐步完善。早期檢出冠狀動脈狹窄對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評價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常規(guī)12導聯(lián)心電圖、實驗室檢查、平板運動試驗(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及冠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等。本文旨在分析TET所測得的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與CTA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浙江省中醫(yī)院接受CTA、TET及CAG檢查的患者47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齡42~80(64.0±9.6)歲。納入標準:均具備完整的CTA、TET及CAG檢查記錄。排除標準: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肺栓塞;左束支傳導阻滯、肥厚型心肌病、預激綜合征;心臟起搏器植入、下肢運動障礙。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批準文號:2018-K-006-01),所有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TET應用美國通用電氣醫(yī)療系統(tǒng)信息技術公司心電圖平板機(型號:CASE運動測試系統(tǒng)),以Mod Bruce方案進行亞極量TET。(1)終止運動指征參考文獻[3]。(2)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包含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ST/HR指數的生成及陽性標準[4]:ST/HR指數表示整個運動過程中ST段壓低與心率變化的關系。ST/HR指數=(運動峰值時ST段降低值-運動前ST段降低值)/(運動峰值時心率-運動前心率)。計算出每一導聯(lián)的ST/HR指數值,比較所有導聯(lián)取最大值作為本研究ST/HR指數。男性、女性ST/HR指數值分別≥1.63、1.64 μV/(beats·min)為有血管病變。最大ST/HR斜率值的生成及陽性標準[4]:達到所預定的目標心率后,記錄停止運動即刻MV5以及由此向前連續(xù)兩次記錄的ST段電壓值和相應的心率值,計算這三點的直線斜率,即得到ST/HR斜率值,比較所有導聯(lián)取最大值作為最大ST/HR斜率值。最大ST/HR斜率值<2.4 μV/(beats·min)為無血管狹窄,≥2.4 μV/(beats·min)為存在血管狹窄。以CAG為金標準,比較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ST/HR指數、最大ST/HR斜率值及兩者聯(lián)合)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
1.2.2 CTA檢查 應用日本東芝公司多層螺旋CT掃描儀(Aquilion One TSX-301C)檢查,掃描參數:管電壓100~120 kVp,管電流100~224 mA,重建層厚為1 mm,增強掃描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于肘靜脈注射對比劑。以CAG為金標準,評估CTA對不同部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
1.2.3 CAG檢查 應用飛利浦醫(yī)療系統(tǒng)荷蘭有限公司生產的B.V.800 mA以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型號:Allura Xper FD10),經皮動脈穿刺,首選右側橈動脈入路,穿刺困難者可選擇股動脈入路,穿刺成功后經鞘管送入造影導管至左、右冠狀動脈開口處,注射造影劑,多方位、多角度投照。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標準[5]:輕度狹窄為狹窄程度<50%;中度狹窄為狹窄程度為50%~75%;重度狹窄為狹窄程度>75%。血管狹窄率=(狹窄部位兩端正常血管直徑-狹窄部位最狹窄處直徑)/狹窄部位兩端正常血管直徑×100%。以冠狀動脈狹窄≥50%為陽性;<50%為陰性。CTA及CAG圖像均由兩名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yī)師采用單盲法評估圖像,觀察冠狀動脈狹窄有無并評估右冠狀動脈、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狹窄程度,意見不一致時經討論達成統(tǒng)一意見。
1.2.4 CTA與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比較 以CAG為金標準,分別比較CTA、ST/HR指數、最大ST/HR斜率值及后兩者聯(lián)合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種診斷方法的比較采用McNemar χ2檢驗,并采用Kappa檢驗分析其一致性情況。診斷試驗的評價: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總符合率=(真陽性+真陰性)/(真陽性+假陽性+真陰性+假陰性)×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100%。試驗診斷準確度的組間比較采用ROC曲線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見表1。
由表1可見,ST/HR指數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靈敏度高于最大ST/HR斜率值;ST/HR指數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靈敏度、特異度與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相近。ST/HR指數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度與CAG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43,P<0.05,Kappa值=0.385),最大ST/HR斜率值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度與CAG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762,P<0.01,Kappa值=0.198),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度與CAG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31,P<0.05,Kappa值=0.416)。
表1 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2.2 CTA對于不同部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以冠狀動脈節(jié)段數為對象,共檢測188節(jié)段冠狀動脈,其中CTA診斷冠狀動脈狹窄與CAG相同的有141節(jié)段(CTA、CAG均陽性52節(jié)段,CTA、CAG均陰性89節(jié)段)。CTA對于不同部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見表2。
由表2可見,CTA診斷左前降支狹窄的靈敏度高,診斷左主干狹窄的特異度高。CTA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度與CA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81,P<0.05,Kappa值=0.485)。
2.3 CTA與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見圖1、表3。
由圖1可見,經ROC曲線分析發(fā)現,CTA的AUC為0.651、ST/HR指數的AUC為0.745、最大ST/HR斜率值的AUC為0.645、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的AUC為0.760。
圖1 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TA)與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由表3可見,ST/HR指數與最大ST/HR斜率值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T/HR指數的診斷準確度高于ST/HR斜率值。最大ST/HR斜率值與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的診斷準確度高于最大ST/HR斜率值。其他兩兩參數的診斷價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CTA與經心率校正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比較
CAG為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能準確判斷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及程度,但由于其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費用相對高昂,且手術有一定的難度,作為基礎檢查有一定的困難[6]。CTA具有高時間分辨率、迅速容積重建、低輻射、雙能量采集及一站式急癥診斷等特色,是當前冠狀動脈檢查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7]。而TET則是臨床評估冠心病較有價值的無創(chuàng)性診斷方法,同時還有助于確定胸痛的原因,檢出早期高危人群的冠狀動脈疾病及早期高血壓,評估各種心血管病對運動的反應等功能[8]。
傳統(tǒng)TET指標ST段改變受性別、年齡、射血分數等多重因素影響[9-11],在診斷心肌缺血只有60%~70%的準確率,隨著研究的深入,已提出許多有效的參數[4]。最大ST/HR斜率值反映了運動中ST段壓低值與心率變化的相關性,心率輕度增加所導致的ST段壓低比心率較快時發(fā)生同等程度的ST段壓低更能反映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更準確地反映心肌對氧需求與供應的不平衡關系[12]。ST/HR指數對于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能力相對于傳統(tǒng)的ST段壓低有較高的預測價值[13]。對于冠狀動脈中度狹窄、體力不支、頭暈、胸悶等癥狀限制的患者,此時運動所誘發(fā)的缺血程度較輕,ST段壓低并不明顯,傳統(tǒng)的診斷標準靈敏度較差,而ST/HR斜率和ST/HR指數消除了心率的影響,可提高TET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度[14]。
經ROC曲線分析結合兩種參數的靈敏度及特異度,說明ST/HR指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度高于ST/HR斜率值,且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診斷的準確度高于最大ST/HR斜率值。此外,CTA、ST/HR指數、ST/HR指數及最大ST/HR斜率值聯(lián)合之間的診斷準確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準確度類似。本研究結果與Anna等[15]的結論一致,ST/HR指數的臨床診斷準確度高于最大ST/HR斜率值,兩參數聯(lián)合可提高運動試驗的臨床診斷意義。隨著CT的廣泛應用,對比劑的使用日益頻繁,相應增加了對比劑不良反應的可能性,特別是碘對比劑的不良反應已引起高度重視,碘過敏試驗的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發(fā)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試驗本身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16]。盡管CT的輻射劑量正在不斷優(yōu)化降低,許多相關文獻報道對比劑濃度以及輻射劑量對CTA圖像質量仍有一定影響。CTA的費用相對較高且具有一定的輻射劑量,加之臨床許多疾病需要影像學檢查輔助診斷治療,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顧慮。本研究發(fā)現TET經心率校正后ST段變化參數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度較高,與CAG的一致性較好。對于疑似冠心病及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TET仍是容易被接納和廉價的檢查方法。最大ST/HR斜率、ST/HR指數為TET診斷冠狀動脈狹窄提供了更為準確的判斷方法,聯(lián)合使用可提高TET的診斷能力,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
本研究不足之處是入選患者為單中心患者,入選樣本量較少,可能會存在選擇偏倚情況;該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為進一步驗證該結論還需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