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夏初,花落,果結(jié)。
小巧的果實玲瓏可愛,端坐蔥郁的枝頭上,或隱于碧綠的枝葉間,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相同的是,都穿著青衣。這翠滴滴的青,嬌嫩嫩的果,把我的魂兒勾了去。每日里,頻頻流連小院,不論天色將曉,朦朧月色,還是微風(fēng)細雨,烈日當空,與之相見的念想,從未改變。蹲下,湊近,撥開濃密的枝葉,細細端詳,久久凝視。塵世里奔波的心,需要一個角落,安靜,甚而安放。青果無言,似有意會,以日漸豐腴的體態(tài)回贈我的深情目光。
數(shù)起來,今年青果結(jié)的格外多。門前院子里,屋后露臺上,雛形漸現(xiàn),很是熱鬧。有紅梅的,蠟梅的;有鳶尾的,檸檬的;有海棠的,芍藥的;還有桃花的,薔薇的……有院子,能養(yǎng)花,這在多年以前,是遙不可及的夢。彼時的它們與我相隔甚遠,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個名詞,即便圖文并茂,也生疏得沒有溫度,毫無親切之感。直至近年,開始養(yǎng)花,才得以一睹群芳的容顏和果實。
識花如遇人,需要時間里等待和積淀。這些花兒,在時間的荒野里,不早一步,不晚一步,落戶小院,我愿意相信這是冥冥中的天意,它們贈予我四季的芬芳、美麗、溫暖和安寧,我報之以不斷地松土、施肥、澆水和除蟲。人與花,相互成全,彼此相愛,如此,眼前這些青果,都是時間的孩子。
這一顆顆小可愛,我更喜歡稱之為青小。讀罷,唇齒生澀,令人憐愛,像極了詩詞里的那個少女,形容嬌羞,模樣俊俏。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暮春時節(jié),田間溝渠縱橫,修竹柔柳懷抱中,三四家,或七八家,茅舍相接,清澈的溪水綠玉帶一般環(huán)繞村莊。村前那棵高大的杏樹上,一顆顆小青杏碧玉似的密密匝匝。饞嘴的小小少年仰起頭,顧不上晃眼的斑駁陽光,在枝葉間尋找,尋找一個個圓圓的“青小”。迫不及待地摘下,自己吃,還精心挑揀幾個,小心地用衣角擦拭干凈,包裹著,送給圍墻內(nèi)正在蕩秋千的少女吃。“咯吱”一聲,推開圍墻木門,女孩的笑聲清脆悅耳,少年止住腳步,猶豫之際,手中的青杏被拿了過去,咯咯的笑聲將他包圍。女孩咬上一口,哎呀呀,澀得牙齒都要酸倒。嬌嗔地跑過來,一把塞回手中,身后留下的,又是銀鈴般的笑聲。
每每讀到這句詞,腦海里總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不禁莞爾。這樣的經(jīng)歷,誰的少年時光里不曾有過?悠長而寂靜的歲月巷子里,我們走了很遠很遠,驀然回首,年少時光和年少的我們不正像這一枚枚青杏?毛茸茸,酸溜溜,發(fā)著光,透著亮,一邊在風(fēng)雨中受傷,一邊在陽光下生長。
長著,長著,長成院子里的一棵草,一朵花,隱在花叢中,匿于草葉間,和眼前這些青小日日相見。
只相見,不采摘。扶著枝干,拂開葉片,側(cè)歪著頭,抑或仰著脖子,看一枚枚,懸于葉下,靜靜地賞,輕輕地嗅。這般輕嗅,比不上易安居士筆下那位少女的嬌媚,倒也深得其樂。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寥寥數(shù)字,將一位少女的欲看還羞的模樣活脫脫寫出來。羞紅了臉走進房中,靠著門邊偷看那少年,無比高興,順手摘下一顆青梅假裝聞著,來掩飾內(nèi)心的激動和慌亂。一枚小小的青梅果,因此而靈動、俏皮、生趣。
站在夏天的門檻,遠望,近看,青小依舊不爭,不言,以素樸、歡喜、敏感的心去感知,去接受,去改變,直至完成生命的華麗轉(zhuǎn)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