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將5G技術應用到智慧交通建設中,首先要對5G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智慧交通的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對技術的應用形式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明確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5G無線網絡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為各個國家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更多便利。智慧交通的構建需要技術的支持,5G網絡技術具備萬物互聯的優(yōu)勢,融合了云計算和維修導航等技術,可以對城市交通狀態(tài)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調控。
關鍵詞:5G;智慧交通;應用
引言
5G技術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會以智能技術為基礎,借助智慧科技引領科技潮流,并借助AI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以及其他科技方式不斷顛覆民眾生活方式。對此,本文主要對5G技術在交通數據收集中的應用、交運管理方面的應用等方面的優(yōu)勢進行介紹,并和交通運營管理展開有機結合,構建5G智慧交通模式,有效減少交通擁堵情況。在5G時代,能夠對云計算、道路大數據以及全球定位等信息系統和交管中心進行有機對接,通過分析計算道路數據,智慧調控交通道路。現階段,一些駕駛人員駕駛汽車時,一般會借助導航系統對道路交通情況進行定位導航,需要對5G技術和其展開有機結合,保證導航系統可以快速地將最佳路線推送給司機,進而對道路擁堵情況進行有效緩解,促使指揮交通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
1.5G技術概述
傳統的無線互聯網主要運用固定端口對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傳輸,作為獨立性網絡接入技術。加之,5G技術的不斷革新,給網絡模式帶來了較大的變革,不但能夠滿足基層功能需求,還可以對通信系統中增設其他類別功能進行提升,增加互聯網運行容量與速度,能夠將網絡內容更為緊密的交叉與融合在一起,給國民提供更為高質量、高效率的數據連接服務。5G技術就理論角度上講,能夠將數據傳輸的速度顯著提升,提升速率大約為10G/S,而無線網絡體系會變得更加的優(yōu)化,能夠結合通信電視以及廣播等多類模式,促使5G網絡能夠發(fā)揮出其最大的功效。5G技術實際運用可以保證大范圍組合天線數據信息傳輸速度提升,而基站的數量將會逐步增多,通信機房內數據信息將不會降低,不會有較多能量損耗。近些年來,我們對于5G技術這個詞語聽到的越來越頻繁,這也是由于當前互聯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導致的,拿華為來說,近兩年來一直在致力于5G技術的探索與研究。5G技術運用的優(yōu)勢體現在:第一,5G技術的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創(chuàng)新,更是象征著一個時代的進步,是一次跨越性轉變,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相較于4G而言,5G技術無論是在能耗上,還是在傳輸速率上都要遙遙領先,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跨越性轉變,是一個質的飛躍,從而也會給我們帶來新型的電子產品。
2.5G在智慧交通中的應用
2.1交通控管
5G技術本身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傳輸性,能有效提升交通管理部門監(jiān)控信息的管理效率和清晰度。相較于傳統的有線道路視頻監(jiān)控系統,5G技術的應用能提升操作的靈活性,并且進一步擴大相應的覆蓋范圍,有效維持智慧交通的運行時效性。①借助5G技術建立基于無線運行體系的城市道路視頻處理模式,并且能將拍攝的基本數據和信息直接傳送到邊緣計算服務器中,從而借助對應技術建立視覺性AI模型,為全面落實智慧交通應用處理提供支持。②建立基于5G網絡技術的應用模式,能實時將違法事件形成的信息和數據傳送到就近的終端系統中,這就能提升響應時效性。
2.2智慧基建
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項核心內容是完善城市中的各項基礎設施,打造智慧基建,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5G通信網的全覆蓋。目前5G技術在我國還未能夠得到完全普及,因此建設智慧城市的第一步便是要做好城市的網絡基建工作,將5G技術覆蓋整個城市。5G通信網建設主要包括基站系統以及網絡架構兩個方面,目前來看5G技術的全方面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第二是物聯網設施建設。智慧城市的運作與管理離不開物聯網技術,“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通過傳感器、接口等將設施、系統與網絡相連接,從而能夠從現實世界中提取出大量的數據儲存到網絡空間上,實現真實事物的虛擬顯示,構建完整的物聯網智慧體系。第三是城市大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平臺建設。智慧城市日常運行產生的海量數據需要存儲以及分析的場所,大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平臺便承擔著這個職責。完善的大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平臺功能豐富,存儲量龐大,是智慧城市的大腦,能夠為智慧城市的運行與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信息支撐。
2.3充分提高公交運營服務效率
強化公交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在公交運營服務中,5G技術應用豐富、靈活,可以充分強化公交運營能力,并且讓民眾可知、可見、可感,有效提高民眾乘車體驗,充分提高公交競爭優(yōu)勢。對于公交調度而言,借助5G大帶寬的接入能力,可以向交通監(jiān)測中心實時回傳站點視頻以及車載視頻等,利用視頻分析手段,對站點候車人數以及公交擁擠度展開智能分析,有效提高運力投放和公交車輛調度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充分強化公交運管能力。對于安全運行而言,將5G技術應用于人臉識別設備中,可以智能分析公交司機疲勞程度,進而實現安全行駛目的,充分強化行車安全性。
2.4密集網絡技術的應用
不同于4G通信技術,5G通信技術需要多種無線接入技術進行融合,這類技術也被稱為密集網絡技術。5G通信技術日常的使用需要耗費大量的流量,5G通信技術能夠告訴傳輸大量數據信息,因此必須要完美應用密集網絡技術。而現階段5G通信技術通常從兩個層面來完成密集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首先,宏基站擁有大量的天線,而這些天線能夠幫助5G通信技術擴充大量的容量,也能夠進一步提高5G通信技術運行的流暢性,滿足日常需求。其次,在室外布設更多的密集網絡,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網絡節(jié)點的準確性,進一步改善網絡環(huán)境。合理使用密集網絡技術能有效改善網絡空間環(huán)境,提高網絡通暢度,發(fā)揮5G通信技術的優(yōu)勢。
2.5公路治堵應用
公路出現擁堵作為公路所面臨的關鍵性與嚴峻性挑戰(zhàn)。公路的擁堵一般包含:常態(tài)化的擁堵以及突發(fā)性擁堵。引入5G技術在智慧交通中,實施聯合治理,可以實施監(jiān)測、研判以及消除等各個階段。擁堵監(jiān)測關鍵是運用“雷達+視頻”類融合模式,運用MEC設備于前端進行判斷與處理。擁堵監(jiān)測主要包含:車輛、道路狀況、異常事件以及天氣狀況等監(jiān)測。而車輛監(jiān)測會包含:車速監(jiān)測、車輛監(jiān)測、車道密度監(jiān)測、車流量監(jiān)測、排隊長度監(jiān)測等。其中的異常事件包括監(jiān)測交通事故、監(jiān)測施工占道、監(jiān)測非法停車等。加之,道路狀況包括:路面異物監(jiān)測、路面積水監(jiān)測、路面破損監(jiān)測等。其中,天氣狀況包括監(jiān)測雪天、監(jiān)測雨天霧天。
結語
智慧交通系統中構建5G網絡技術,要充分融合技術要點和運行優(yōu)勢,打造更加和諧的萬物互聯模式,實現城市交通服務工作的全面升級,優(yōu)化整體智慧交通網絡的綜合運行性能,也實現5G網絡技術與通訊基礎設施的系統化分配使用,真正推進智能化城市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程璐明.基于5G萬物互聯的智慧交通探索[J].智能城市,2019,5(04):88-89.
[2]孫雨超,李忠軍.新時期基于5G網絡的智慧交通建設探究[J].通訊世界,2019,26(08):59-60.
[3]楊宇成.四川省5G網絡建設及產業(yè)生態(tài)發(fā)展研究[J].決策咨詢,2020(03):86-90+96.
[4]李萬鵬.5G無線網絡技術在智慧交通構建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科技,2019(12):50-52.
[5]張萌.5G在智慧交通系統構建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和產業(yè),2020,20(03):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