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怡
也許你會對立式銑床是否為機器“人”感到疑惑,其實國際上至今還沒有被普遍認同的“機器人”的定義,?但根據(jù)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給出的較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機器人”是一種能夠通過編程和自動控制來執(zhí)行作業(yè)或移動任務(wù)的機器,你會發(fā)現(xiàn)無人機、機械臂等是機器人,而我搭建的立式銑床也是機器人。
先簡單介紹一下銑床:銑床主要指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多種表面的機床。通常銑刀旋轉(zhuǎn)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銑床主要組成部分有:立銑頭、主軸、工作臺、床鞍、升降臺、床身、底座。
銑床的運動分兩種形式: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化為旋轉(zhuǎn)運動、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化為平動。
銑床至關(guān)重要的就是絲杠平動裝置,它將轉(zhuǎn)動轉(zhuǎn)化為平動。
我參考STP?Viewer,組裝一個立式銑床,然后進行電路連接,并且于工作臺在?X?軸正向的極限位置安裝一個觸碰傳感器作為限位,立銑頭在?Y?軸正向的極限位置安裝一個觸碰傳感器作為限位。
然后按如下步驟寫出程序,實現(xiàn)一個模擬加工的工作:
第一步(復(fù)位):工作臺運動到?X?正向極限位置(控制?1?號電機旋轉(zhuǎn),直到工作臺碰到限位的觸碰傳感器停止);銑頭運動到?Y?正向極限位置(控制?2?號電機旋轉(zhuǎn),直到洗頭碰到限位的觸碰傳感器停止),工作臺運動到?Y?正向極限位置(控制?4?號電機);
第二步:工作臺在一號電機所在的絲杠上向-X?方向運動,其中心位置與銑頭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平面上(控制?1?號電機);工作臺在一號電機所在的絲杠上向-Y?方向運動,其中位置與銑頭的中心位置在同一直線上(控制?1?號電機);銑頭開始旋轉(zhuǎn)(控制?3?號電機);
第三步:銑頭-Z?方向移動,移動到?2?號電機所在絲杠的中間位置停止(控制?2?號電機);工作臺在+X?與-X?方向各勻速移動?1S?的時間(控制?1?號電機正轉(zhuǎn)與反轉(zhuǎn)延遲各?1s);工作臺在+Y?與-Y?方向各移動一段距離(控制?4?號舵機順時針、逆時針各旋轉(zhuǎn)一定的角度);
第四步:銑頭在-Z?向移動?1s(控制?2?號電機旋轉(zhuǎn)?1s),暫停?0.3s;銑頭在+Z?向移動?1s?(控制?2?號電機反向旋轉(zhuǎn)?1s);工作臺的運動重復(fù)第三步中工作臺的運動;
第五步:復(fù)位,回到第一步中的位置。
將程序燒錄到?Basra?中之后觀察其實際運動效果是否有問題。記得第一次實踐時,我因為將四號舵機的接線插反而導(dǎo)致工作臺復(fù)位時向X?負向極限位置運動。
這次的銑床安裝,讓我收益頗多。其中,零件組裝部分我花費時間最多,在不斷組裝拆解的過程中,我的意志力得到鍛煉,解決困難的勇氣也增強了許多,對于機械零件的類型和組裝順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我看建模圖紙的能力也隨之增強,還學(xué)會了STP?Viewer的使用方法。除此之外,電機的使用和ardnino的使用,對我程序編寫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銑床的搭建不僅培養(yǎng)了我對物理動力學(xué)及機械控制的興趣,還使我學(xué)到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作出這樣一個靈活的銑床(在X、Y、Z軸平動,Z軸轉(zhuǎn)動),我從心底里感到滿足與欣喜!
你也許會疑問:一個沒有銑刀,無法對工件進行銑削加工的銑床制作出來有何意義?是的,我的銑床的實用價值相比工廠制作的要低很多,但是它可以由電腦控制自動運作,而工廠制作出來的銑床則需要人親手運作,這是我嘗試從機械化走向自動化的一大步。
責任編輯: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