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潤博,段曉麗,武曉島,李新
(1.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2.河南省安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2019年11月金山辦公在科創(chuàng)板掛牌上市,距1999年籌備上市算起已經過去20年。同年,金山辦公著作權侵權案塵埃落定,法院最終判決金山辦公無侵權責任,可謂是雙喜臨門。金山辦公涉福昕軟件著作權侵權訴訟持續(xù)3年之久,本是處于合作狀態(tài)的兩家企業(yè),因為合同和技術共享帶來的知識產權問題產生了訴訟糾紛,引發(fā)關注。本文通過對本案件基本情況進行梳理,提煉出案件的關鍵爭議問題,總結了相關思考與啟示。
2015年底,福昕軟件發(fā)現金山官網及第三方下載網站上,存有實現了“Office文檔格式轉為PDF文檔格式”功能的WPS辦公軟件,軟件權屬為北京金山公司。福昕軟件對該軟件進行公證取證后,將該軟件的“Office文檔格式轉為PDF文檔格式”功能技術與福昕軟件基于PDF引擎的軟件技術進行了對比分析,認為金山辦公盜取使用了福昕公司的技術方案。
2016年5月25日,福昕軟件以金山辦公使用了福昕軟件的 PDF 技術涉嫌侵權為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5起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之訴,涉案案號分別為:(2016)京73民初363/364/365/366/367號。福昕軟件對金山辦公提出立即停止使用涉案軟件、提供賠償等多項訴訟請求。此外,福昕軟件認為金山辦公在發(fā)布的WPS產品中,未將部分所采用的福昕軟件進行署名,侵犯了其署名權。
庭審中,福昕軟件提供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顯示,福昕軟件登記的軟件名稱為福昕PDF生成開發(fā)包軟件,并表示生成開發(fā)包軟件與轉換技術是一致的,且sdk軟件開發(fā)包是轉換技術的一部分。福昕軟件認為金山辦公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了其對福昕PDF生成開發(fā)包軟件享有的發(fā)表權、署名權和發(fā)行權;認為其修改了福昕軟件自有開發(fā)包的數字簽名,侵害了其修改權;通過其網站對產品進行宣傳,并提供免費使用和下載安裝,侵犯了其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
金山辦公辯稱,2011年11月9日福昕軟件與珠海金山辦公就“Office文檔格式轉PDF文檔格式”項目簽訂了《軟件合作開發(fā)技術協議》。在該協議中,珠海金山辦公提供相關的技術框架規(guī)范,福昕軟件提供基于此框架規(guī)范的PDF文檔格式輸出實現。在協議的5.6和6.3條中,雙方同意對方在進行格式轉換的技術開發(fā)過程中使用本方提供的源代碼、說明文件等內容,但不得對外披露或許可第三方使用,且對于涉及的知識產權及雙方具體開展商務合作的一切細節(jié)事項由雙方另行協商簽訂商務合作協議予以確定。
2013年4月27日,珠海金山辦公章慶元向福昕軟件熊雨前發(fā)送郵件詢問,是否同意在未簽署合作協議的情況下,允許WPS新版本使用福昕的PDF輸出模塊,并且表示如果萬一后面的商務協議上受阻,對方可以隨時終止WPS使用該模塊。福昕軟件熊雨前回應表示沒有問題,并且請金山辦公同等允許福昕軟件在商務協議簽署前,把WPS轉換功能使用在福昕軟件的產品或項目中,也表示金山辦公也可以撤銷該授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根據以上確認事實,駁回福昕軟件的訴訟請求。2018年5月7日,福昕軟件提起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
本案件中,因為雙方并未簽訂商務合作協議,因此該電子郵件能否視為對《軟件合作開發(fā)技術協議》的變更或者視為新的協議,成為了雙方爭議的關鍵。因此在二審的判決中,本案件的爭議焦點聚焦在了兩個方面。
根據雙方簽訂的《軟件合作開發(fā)技術協議》,“對于涉及的知識產權及雙方具體開展商務合作的一切細節(jié)事項由雙方另行協商簽訂商務合作協議予以確定?!蹦敲瓷姘鸽p方往來的電子郵件能否作為商務合作協議,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1999年3月15日我國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對于合同形式的定義:“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倍鶕谑粭l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p>
規(guī)定中所指的數據電文是指經由電子、光學或者類似方式生成、儲存或傳遞的信息,這些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是指通過在電子計算機網絡中定義了名稱和地址的電子信箱傳遞電子信件,是一種快速的電子信息交換方式,可用于個人、辦公室間的通信,也可用于各種貿易活動。本案中雙方往來的電子郵件,正是屬于上述的數據電文,是書面形式的一種。
由此法院認為,雙方的往來電子郵件是以數據電文形式完成了要約、承諾,進而訂立了合同。認定熊雨前和章慶元之間的往來郵件可以視為福昕軟件與珠海金山辦公之間的意思表示,兩公司就各自使用對方的產品達成了不同于《軟件合作開發(fā)技術協議》的新約定。因此認定2013年5月1日發(fā)布的WPS所使用的涉案軟件是有合同依據的。
福昕軟件認為,金山辦公采用了涉案軟件包,但卻并未在發(fā)布的一系列WPS產品中對其進行署名,侵犯了其署名權。根據《軟件著作權保護條例》第八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署名權是軟件開發(fā)人表明開發(fā)者身份、在軟件上署名的權利。然而在軟件行業(yè)中,行使署名權的通常做法是對整體軟件的作者進行署名。北京金山辦公使用了sdk軟件開發(fā)包來實現涉案WPS產品的特定功能,且最終沒有直接發(fā)布福建福昕公司的涉案軟件。其對外發(fā)布的,仍是涉案WPS產品的整體。法院認為,一方面北京金山公司和珠海金山公司是涉案WPS產品的整體軟件開發(fā)者,其在軟件上署名是合乎常理的。但福昕軟件并未對“該行業(yè)中行使署名權的通常做法是對整體軟件的作者進行署名”的認定提供出相反證據。另一方面,金山辦公對涉案軟件的使用方式確屬于不便于指明被使用軟件開發(fā)人身份的情形。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法院對福昕軟件關于北金山辦公侵害署名權的主張未予支持。
本案件中,著作權糾紛的關鍵因素是雙方往來電子郵件作為合同有效性的判斷。在傳統(tǒng)的商業(yè)模式中,紙質合同是被廣泛采用的書面合同形式。我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首次將數據電文合同納入了書面形式合同的范圍中,承認其合法性。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據電文合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所采用。其簽訂過程和載體不同于傳統(tǒng)的紙質合同,但是合同的內容及意義并沒有發(fā)生改變。
數據電文合同主要包括三種形式:一是常見的電報、電傳和傳真。二是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形式。其是通過計算機電子傳輸,并且使用某種商定的標準來處理信息結構的合同訂立形式。三是電子郵件形式。其通過互聯網通信,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實現信息傳遞。
電子郵件是數據電文合同的基本形式之一,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為其信息的載體發(fā)生了變化,故其與傳統(tǒng)的紙質合同有相同點的同時也存在較大的區(qū)別。數據電文合同訂立與成立、成立的時間與地點、簽名、合同的效力等都與其最終起到的法律效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電子郵件與傳統(tǒng)紙質合同的一致性。電子郵件合同的訂立、成立和生效,與傳統(tǒng)的紙質合同基本一致。在訂立時,均是指締約人做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的行為和過程。成立均是指當事人就合同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生效時都需滿足: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某些特殊的合同還需要特殊的要件。
電子郵件與傳統(tǒng)紙質合同的區(qū)別性。由于電子郵件合同載體的不同,在審判實踐中,對以電子郵件作為證據的認定與采信上存在一定困難與障礙。對于電子簽名的有效性問題,傳統(tǒng)紙質合同成立和生效需要簽名、蓋章或指紋等,而在電子郵件合同中被電子簽名所代替。電子簽名完全由符號及代碼組成。其存在的問題是,數字形式的簽名有可能被破譯或模仿,其他人有可能截獲并篡改網絡通信的信息,電子簽名的合同的真實性及有效性有可能遭到質疑。對于電子數據的存儲性問題,因為電子郵件與傳統(tǒng)的紙質合同不同,其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不是以原始紙張作為記錄憑證。電子數據由于其可能消失或被修改,其有效性易遭到人們的質疑。當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此問題也會不斷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