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翔
被褐懷玉語出帛書《老子》第七十二章,指真正的高人外面穿著粗衣,懷里揣著美玉。每次讀到這句話,都會讓人想起巴菲特的生活狀態(tài)——億萬富翁從不炫富,這才是真正富足的狀態(tài),人生的大境界。如果你真正擁有了巨大的價值,根本就不在乎別人說你有還是沒有。
老子的思想表面看似無為,其實這種無為是一種經(jīng)過千錘百煉、曾經(jīng)滄海后的“隨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老子特別推崇內(nèi)在的卓越與外在的質(zhì)樸,“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要達到懷里揣著美玉的人生境界,不經(jīng)過歷盡艱辛的努力、刻骨銘心的奮斗是不可能的。讀《老子》我們表面看到的是無為、處下、不爭,其實這些都是“明示”,是結(jié)果,而老子沒有言明,卻不斷“暗示”的則是其前提:有為、向上、進取。所以老子才說“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想無為?得先有為。有為到一定程度,再知足知止,使無為與有為能相互融合,在對立中達到統(tǒng)一。懷揣美玉的高人無須華服來彰顯自己,這塊美玉的分量已經(jīng)足夠了,身穿粗衣反而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富足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個事實,不證自明。如果一個人還需要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只能說明他的內(nèi)在還不夠豐滿、還不夠富足,他對自己的人生還缺乏足夠的底氣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