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犯困時,只要躺入溫暖的床鋪,閉上眼睛就行了,但對于動物們來說,睡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自然界開放的環(huán)境中,睡覺時過分放松警惕會讓它們陷入危險的境地,于是為了安全高效地休息,它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shù),千奇百怪又機智過人的睡覺姿勢就這樣誕生了。
馬——能站著絕不趴著
馬的睡姿有多種:躺著、趴著或者靠著,但大多數(shù)時候馬是站著睡覺的。這種睡眠習慣來自于馬的生存本能。馬是一種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它們身形偏大,攻擊力有限,在平坦的草原上非常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如果躺下睡覺,在遭遇緊急情況時很難迅速逃離。于是,馬進化出了獨特的腿部構(gòu)造,僅使用很少一部分肌肉就能保持站立,這樣它們即使站著打盹也不會摔倒。
馬也有躺下睡覺的時候。跟人一樣,馬也需要深度睡眠,即快速眼動睡眠(REM),但馬在站立狀態(tài)很難達到這一狀態(tài),好在它們是群居動物,在需要深度睡眠時,馬群中的一部分會躺下睡覺,另外一部分則會站著休息,彼此默契地交替,這樣既能保證睡眠,又不會徹底放松對外部世界的警戒。除了深度睡眠的時候,基本只有老弱病殘、極度疲勞或者處在絕對安全的環(huán)境里馬才會躺下睡覺,比如剛出生的小馬駒,一般會躺在母馬身旁休息。
蝙蝠——掛得高才能睡得香
蝙蝠是夜行性動物,但這并不意味著不睡覺,白天時它們經(jīng)常會倒掛在陰暗的地方休息。
人在倒掛的狀態(tài)下很難放松,更別說睡覺了,對蝙蝠來說這完全是小菜一碟。蝙蝠在倒掛時使用的是肌腱而非肌肉,它們的肌腱呈鋸齒狀,并配有與之咬合的腱鞘,能將腳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抓握之處。加之蝙蝠體重較輕,倒掛幾乎不需費力。而且,蝙蝠能巧妙地調(diào)節(jié)重心,通過控制翼的開合和身體慣性,便能像花樣滑冰或跳水運動員一樣扭轉(zhuǎn)、翻動身體,牢牢倒掛在目標物上。
蝙蝠選擇以倒掛的方式休息可不是為了炫技,其后肢不發(fā)達,想靠后肢的力量從地面助跑起飛是很困難的,所以只好在半空休息,萬一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隨時滑翔起飛。而且,在樹枝上或者洞穴頂部基本不會遇到什么天敵,倒掛在這些地方可以安心休息,在必要時也能方便地觀察四方情況。
長頸鹿——盤起來睡保平安
長頸鹿的睡眠時間很短,有時一天只睡幾十分鐘。它們大部分時候是站著睡覺的,有時會倚靠著大樹放松身體。當需要更深度的休息,或者是生活在動物園這種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中時,長頸鹿也會趴在地上放松。此時,它們會小心地將自己無處安放的大長脖子盤成圈枕在臀部,姿態(tài)甚是妖嬈。長頸鹿天性敏感,總是對周圍環(huán)境保持警戒,所以深度睡眠通常只會持續(xù)幾分鐘,而且成年后會越來越少。
既然要深度睡眠,長頸鹿為什么不放松點兒,直接把脖子平放在地上呢?其實,采取這個姿勢完全是出于安全考慮:長頸鹿的心臟距頭部有2~3米,為保證腦部供血,其強有力的心臟始終在進行復(fù)雜的血壓調(diào)節(jié)。若將脖子平放在地,會嚴重影響血液循環(huán),長頸鹿可能難以再次站起來甚至直接死亡。
貓頭鷹——半腦睡眠三層眼皮
大部分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會閉著雙眼睡覺,但有時也會睜只眼閉只眼——這種休息方式被稱為“半腦睡眠”,讓一半大腦休息,另一半大腦保持清醒,相互交替。許多候鳥、洄游魚類,也會采用這種睡眠方式。就算在熟睡時,貓頭鷹也不會放松對周圍環(huán)境的警戒,如果有物體靠近,它們便會睜開一只眼睛觀察情況;等判斷沒有危險,又會閉上眼繼續(xù)睡。
提到貓頭鷹的睡眠,就必須介紹一下其眼皮特殊的三層構(gòu)造。人在眨眼時,上下眼瞼會同時移動,自然閉合。貓頭鷹不太一樣了,它有三層眼瞼,每層功能都不同,下眼瞼主要用于睡覺時閉眼,從下到上關(guān)閉;上眼瞼則專門負責眨眼,從上往下關(guān)閉;第三層眼瞼叫“瞬膜”,是一層半透明的薄膜,從眼睛內(nèi)側(cè)向外呈對角線關(guān)閉,主要起清潔和保護眼球的作用。
抹香鯨——睡覺也不能忘了呼吸
水中生活的動物又怎么睡覺呢?特別是像鯨這種哺乳動物,它們用肺呼吸,平時需要浮出水面換氣,如果在水里睡著了,豈不會因嗆水而窒息?別擔心,它們自有辦法!
水中生活的哺乳類主要有兩種睡眠方式,它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交替運用。其中一種是一邊緩慢游動一邊睡覺,有科學家認為游動時它們進行著半腦睡眠,由醒著的半腦提示其浮上水面進行呼吸,寬吻海豚(海豚屬于鯨目)就是如此。
另一種是以水平或垂直狀態(tài)邊漂浮邊睡覺,比如抹香鯨,曾有攝影師目擊到一群抹香鯨直挺挺地“豎”在海里休息,就算被船撞擊也一動不動,場面頗為壯觀。抹香鯨不需要像海豚一樣頻繁換氣,睡覺時它們成群結(jié)隊漂浮在海中,需要呼吸時才浮出水面。
軍艦鳥——邊飛邊睡不會累
睡覺時,鳥類一般會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停歇,比如樹枝、電線上,閉上眼睛歪著腦袋就進入夢鄉(xiāng)了,有時還會把嘴巴插到翅膀下面。不過,總有那么幾種鳥與眾不同,比如火烈鳥會單腿站立睡覺,綠頭鴨則是邊游邊睡。但它們都沒軍艦鳥厲害,軍艦鳥可以一邊飛行一邊睡覺!
軍艦鳥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遠距離飛行的鳥類,有時一飛就是幾十天。在飛行期間,它們只需時不時進行非常短暫的睡眠就可以維持體力繼續(xù)飛行。軍艦鳥的這種睡眠被稱為慢波睡眠(SWS)。為了防止打盹時出現(xiàn)意外,聰明的軍艦鳥會選擇飛行高度較高、且有上升氣流輔助時睡覺。
軍艦鳥和貓頭鷹、海豚一樣,可以讓大腦半球輪流休息,此時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著的眼睛仍然可以觀察飛行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