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導致慢性丙肝(Chronic Hepatitis C,CHC)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研究顯示,約85%的HCV感染患者會發(fā)展為CHC[1]。CHC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早期無特異表現(xiàn),但隨著疾病發(fā)展,CHC可能會出現(xiàn)肝纖維化,逐步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病理診斷是評估CHC患者肝纖維化“金標準”,該檢查方式雖可明確肝組織病變情況,評估肝纖維化發(fā)生及嚴重程度,但該技術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部分患者難以接受,且取部分肝組織也無法全面了解整個肝臟病變情況,應用仍有局限[3]。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 cell,NK)細胞是重要免疫細胞,具有抗腫瘤、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有研究顯示,NK細胞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調節(jié)免疫,提高個體對HCV的清除能力,且可能對預防CHC患者肝纖維化有一定作用[4]。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膠原蛋白(Ⅳcollagen,Ⅳ-C)是臨床判斷肝纖維化常用指標,二者不僅可反映肝細胞損傷情況,還可參與肝纖維化過程[5]。結合NK細胞、HA、Ⅳ-C作用機制,推測三者可能與CHC患者肝纖維化有關,且對肝纖維化有一定診斷效能,但具體關系及診斷效能尚未明確。鑒于此,本研究重在分析NK細胞、HA和Ⅳ-C對CHC患者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81例CHC患者,男43例,女38例;年齡37~58歲,平均47.37±5.63歲;病程3~9年,平均6.30±1.13年。本研究的實施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次研究,且簽署相關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⑴納入標準:符合《丙型肝炎診斷標準(節(jié)選)》[6]中CHC診斷標準,且HCV檢測呈陽性;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患者均無抗纖維化治療史。⑵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哺乳或妊娠期患者;智力障礙;合并其他感染性疾??;合并自身代謝性疾病。
1.3 方法
1.3.1 肝纖維化評估及分組 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穿刺活檢,于彩超引導下,采用16G穿刺針(美國Bard公司,型號:MAGNUM型)快速進行肝組織穿刺術,取約1-2cm肝組織行病理診斷;參照肝纖維化病理診斷標準[7]評估,肝組織匯管區(qū)可見纖維化表現(xiàn),或可見纖維間隔,或可見纖維間隔同時伴有小葉結構紊亂,或出現(xiàn)早期肝硬化表現(xiàn)等。將符合上述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患者納為肝纖維化組,反之納為無肝纖維化組。
1.3.2 外周血NK細胞、血清HA、Ⅳ-C檢測⑴外周血NK細胞檢測: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靜脈血2ml,置于肝素抗凝管內;另取一個2ml試管,于試管內添加20μl CD3-FITC/CD(16+56)-PE/CD45-PerCP/CD19-APC四色試劑(購自深圳邁瑞醫(yī)療有限公司),再添加50μl抗凝血標本,充分搖勻后,放在室溫下靜置15min;于試管內添加450μl溶血劑,充分搖勻,放在室溫下靜置15min后,采用流式細胞儀(深圳邁瑞醫(yī)療有限公司,型號:BriCyte)測定NK細胞,淋巴細胞、T細胞分別用SSC/CD45、SSC/CD3設門圈定,NK細胞用淋巴細胞百分比表示。⑵血清HA、Ⅳ-C檢測: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靜脈血5ml,采用低速離心機(北京宏達恒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型號:TD-420)以4000r/min轉速離心10min,離心半徑為10cm,采取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濟南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K-1200),以化學發(fā)光發(fā)測定HA、Ⅳ-C水平,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驗流程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3 基線資料調查 設計基線資料調查問卷,詳細記錄CHC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別(男、女)、年齡、BMI、病程、合并癥(糖尿?。嚎崭寡撬健?.0mmol/L;高血壓:收縮壓水平≥140mmHg,舒張壓水平≥90mmHg)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經單項Logistic回歸分析,并建立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作影響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檢驗NK、HA和Ⅳ-C對CHC患者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HC患者肝纖維化發(fā)生情況81例CHC患者中19例發(fā)生肝纖維化,發(fā)生率為23.46%。
2.2 肝纖維化組、無肝纖維化組相關基線資料及NK細胞、HA、Ⅳ-C水平比較 肝纖維化組男43例,女38例;平均年齡47.52±5.21歲;平均病程6.25±1.12年;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壓6例;無肝纖維化組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齡(47.33±5.20)歲;平均病程6.31±1.11年;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壓1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 計 學意義 (χ2=0.002、t=0.139、0.206、χ2=0.080、0.912,P=0.964、0.890、0.838、0.777、0.340);肝纖維化組HA、Ⅳ-C水平高于無肝纖維化組,NK細胞含量低于無肝纖維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肝纖維化組、無肝纖維化組相關基線資料及NK細胞、HA、Ⅳ-C水平比較()
表1 肝纖維化組、無肝纖維化組相關基線資料及NK細胞、HA、Ⅳ-C水平比較()
?
2.3 NK細胞、HA、Ⅳ-C水平與CHC患者肝纖維化的關系回歸分析 將NK細胞、HA、Ⅳ-C作為自變量(均為連續(xù)變量),將CHC患者肝纖維化情況作為因變量(1=肝纖維化,0=無肝纖維化),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NK細胞升高可能是CHC患者肝纖維化的保護因子(OR<1,P<0.05),HA、Ⅳ-C升高可能是CHC患者肝纖維化的風險因子(OR>1,P<0.05)。見表2。
表2 NK細胞、HA、Ⅳ-C水平與CHC患者肝纖維化的關系回歸分析結果
2.4 NK細胞、HA、Ⅳ-C水平診斷CHC患者肝纖維價值分析 將CHC患者肝纖維化發(fā)生作為狀態(tài)變量,將NK、HA、Ⅳ-C細胞作為檢驗變量,繪制ROC曲線(見圖1),結果顯示,NK細胞、HA、Ⅳ-C水平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CHC患者肝纖維的AUC分 別 為0.812、0.864、0.871、0.932,AUC均>0.80,均有一定診斷效能,當三者cut-off值分別取83.230ng/ml、50.230ng/ml、8.555%時,診斷效能最佳。見表3。
圖1 NK細胞、HA、Ⅳ-C水平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CHC患者肝纖維的ROC曲線圖
表3 NK細胞、HA、Ⅳ-C水平診斷CHC患者肝纖維價值分析結果
肝纖維化是指肝臟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過程,不加以干預,病情長期發(fā)展可能會形成肝硬化,加重病情,提高治療難度,患者不良預后風險增加。研究顯示,肝纖維化是CHC進展為肝硬化必經過程,若能明確肝纖維化發(fā)生風險,對早期干預、預防肝硬化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8]。因此,需尋求可早期評估纖維化風險指標,以指導臨床早期干預、預防。
NK細胞屬于天然免疫細胞,可增強免疫力,抵御病毒入侵,有研究顯示,該細胞在HCV感染早期及發(fā)展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先天性免疫反應是個體在HCV感染后出現(xiàn)的第一防線,而NK細胞作為免疫細胞可殺傷被HCV感染的細胞,且分泌的干擾素-γ(IFN-γ)可抑制HCV病毒DNA復制,繼而有效控制感染[9]。相關研究顯示,HCV入侵后除會引發(fā)免疫反應外,還可能抑制某些免疫環(huán)節(jié),促使HCV病毒逃脫免疫阻滯,造成IFN信號通路中斷,導致免疫細胞無法阻止HCV入侵[10]。而NK細胞除可抑制HCV病毒入侵外,還可促進腫瘤壞死因子β、白介素10等細胞因子釋放,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繼而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對HCV病毒殺傷能力[11]。HA、Ⅳ-C是評估纖維化程度常用指標,其中HA是由肝間質細胞分泌而來,可被肝內皮細胞降解,當肝纖維細胞含量增加,或內皮細胞受損時,HA表達顯著增高。有研究顯示,相比較肝臟組織活檢,HA更利于提示肝臟病變全貌,且可作為肝纖維化敏感指標[12]。Ⅳ-C是肝基底膜重要組成部分,可提示基底膜膠原更新率,參與肝竇毛細血管化形成過程,常被作為肝纖維化早期標志物[13]。結合NK細胞、HA、Ⅳ-C作用機制,推測三者可能與CHC患者肝纖維化發(fā)生有關。
本研究初步比較兩組相關基線資料及NK細胞、HA、Ⅳ-C水平,后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NK細胞升高可能是CHC患者肝纖維化的保護因子,HA、Ⅳ-C升高可能是CHC患者肝纖維化的風險因子,證實推測。進一步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NK細胞、HA、Ⅳ-C水平診斷CHC患者肝纖維均有理想的價值,在三者cut-off值分別取83.230ng/ml、50.230ng/ml、8.555%時,可獲得最佳診斷效能,且隨著NK細胞含量的降低、HA、Ⅳ-C的升高,患者肝纖維化風險增加。針對此結果提出建議,對于入院時NK細胞降含量低、HA、Ⅳ-C水平升高的CHC患者,臨床應盡早行病理診斷,以明確病變情況,早期干預。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NK細胞、HA、Ⅳ-C聯(lián)合檢測診斷CHC患者肝纖維價值高于各項單獨檢測,考慮未來可將三者結合觀察,以提高患者整體獲益。但本研究并未分析NK細胞、HA、Ⅳ-C三者相關性,研究存有局限,未來仍需展開前瞻性研究加以驗證。
綜上所述,CHC患者肝纖維化可能與患者NK細胞含量低、HA、Ⅳ-C水平升高有關,且NK、HA和Ⅳ-C對CHC患者肝纖維化有一定診斷效能,考慮未來可檢測患者入院時NK細胞、HA、Ⅳ-C水平,輔助評估CHC患者肝纖維化風險并指導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