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劉迎強,韓超
(平煤神馬集團總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種良性纖維炎性疾病,多發(fā)于老年男性,其發(fā)病機制主要與自身免疫有關,可引起腹膜后纖維化、梗阻性黃疸、腹瀉、體重下降等多種癥狀[1]。臨床中按AIP累及范圍,將其分為彌漫性AIP與局灶性AIP。CT檢查是診斷AIP的常用手段,但部分AIP尤其是局灶性AIP的CT征象與胰腺癌較為相似,易導致誤診[2]。病理學檢查雖然是診斷AIP與胰腺癌的金標準,但由于胰腺組織活檢操作難度較大且具有創(chuàng)傷性。因此,探索新的實驗室AIP輔助診斷方法,幫助提高AIP診斷的準確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近年有研究認為AIP患者可能出現(xiàn)免疫球蛋白G4(IgG4)升高現(xiàn)象[3];有研究表明糖類抗原199(CA199)與胰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病密切相關[4]。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IgG4及CA199在AIP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并與CT影像學檢查聯(lián)合進行觀察,分析它們對AIP的臨床應用價值和診斷效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IP患者68例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⑴符合國際胰腺病協(xié)會關于AIP的診斷標準[5];⑵確診前未使用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激素;⑶年齡≥18歲;⑷自愿參加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胰腺疾病;⑵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⑶合并嚴重神經系統(tǒng)疾病;⑷合并精神障礙性疾?。虎珊喜⒀杭澳[瘤疾??;⑹1月內有嚴重外傷史。觀察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齡43~68歲,平均53.58±3.22歲。
同期選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胰腺癌患者43例為腫瘤組,腫瘤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37~72歲,平均54.72±2.88歲;另選取同期體檢的健康者50例為健康組,健康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39~71歲,平均52.89±3.47歲。三組受試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血清學檢測 察組、腫瘤組于入院后次日清晨,健康組于體檢當日分別采集空腹靜脈血4ml,靜置0.5h后3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C冰箱中待檢。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IgG4水平,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儀及其試劑;采用電化學免疫發(fā)光法測定CA199水平,Bayer ACS180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2.2 CT檢查 所有入組者在檢查前飲足量清水,使胃及十二指腸保持充盈狀態(tài)。經前臂靜脈注射碘普羅胺注射液(拜耳醫(yī)藥公司)100ml。應用MX4000螺旋CT掃描儀(PHILIPS公司)進行平掃,時間為3s,層厚及間隔均為4mm。明確胰腺上下界后以相同參數(shù)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延遲時間:動脈20s,門脈40s,肝臟80s。由CT室記錄結果發(fā)報告。
1.3 觀察指標a評估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IgG4、CA199水平及CT增強影像學結果;b分析CT增強值與血清IgG4及CA199對疾病診斷的相關性;c評估血清IgG4及CA199聯(lián)合CT影像學在AIP患者臨床診斷中的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采用Pearson分析IgG4、CA199與CT參數(shù)的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ROC曲線分析IgG4、CA199和CT參數(shù)診斷AIP的價值,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血清IgG4、CA199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IgG4、CA199檢測結果比較
2.2 各組CT增強值比較 三組正常胰腺實質CT值無明顯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CT增強值胰腺炎癥腫塊動脈期、門脈期、肝臟期均大于腫瘤組CT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胰腺炎癥腫塊動脈期CT值、門脈期CT值小于正常胰腺實質CT值(P<0.05);腫瘤組胰腺腫塊動脈期CT值、門脈期CT值、肝臟期CT值均低于正常胰腺實質CT值(P<0.05),見表2。
表2 正常胰腺實質與胰腺腫塊CT增強值比較
2.3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強值、IgG4、CA199相關性分析Pearson分析表明,AIP患者CT增強值與血清IgG4水平存在明顯正相關(r=0.607,P<0.05),CT增強值與血清CA199水平呈現(xiàn)明顯正相關(r=0.542,P<0.05)。
2.4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三項指標的ROC曲線分析 見表3。
表3 CT增強值、IgG4、CA199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AIP的AUC值比較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異常損傷相關的慢性胰腺炎癥疾病,屬于IgG4相關性疾?。↖gG4-RD)一種,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統(tǒng)受損,造成淋巴漿細胞浸潤、組織纖維化、閉塞性靜脈炎等,AIP通常表現(xiàn)為受累組織器官彌漫性或局灶性腫脹、腫塊或結節(jié)形成多種病理改變,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梗阻性黃疸,與胰腺癌的主要癥狀較為類似[1]。局灶性AIP與胰腺癌的CT征象均表現(xiàn)為低密度腫塊,但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較深,容易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因此兩者鑒別診斷存在一定難度,臨床中因誤診導致AIP患者接受外科手術及化療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既往有研究分別認為血清IgG4和血清CA199檢測在AIP患者診斷中具有意義[6,7]。本研究對此兩項指標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IgG4含量為(6.23±1.94)g/L,明顯高于胰腺癌組和健康組的(0.83±0.32)g/L和(0.60±0.21)g/L;而胰腺癌組血清CA199濃度為(94.57±17.26)U/ml,明顯高于觀察組與健康組(42.58±9.72)U/ml和(12.84±4.72)U/ml。觀察組IgG4高于腫瘤組及健康組,而CA199高于健康組,但低于腫瘤組,證實血清IgG4和血清CA199檢測對于診斷AIP具有比較好的輔助價值。已有研究報道,AIP患者普遍存在IgG4濃度異常升高的情況[3],盡管目前臨床中各種關于AIP的診斷標準不盡相同,但不同的AIP診斷標準均包括IgG4水平升高。多項研究表明,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各種惡性腫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A199濃度升高[8,9]。許衛(wèi)娜等[10]研究認為,CA199可作為胰腺癌的生化診斷指標。本研究認可CA199水平能夠反映胰腺分泌功能受損狀況,并分析認為,雖然AIP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比正常人明顯升高,但升高程度顯著低于胰腺癌患者。
AIP胰腺的典型CT表現(xiàn)為臘腸狀外觀,胰管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狹窄,但胰腺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晰,相鄰系膜未出現(xiàn)受累跡象[11,12]。CT值是反映人體局部組織以及器官密度的影像學指標,CT值越大,表明該部位組織以及器官的密度越大[1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腫瘤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更少出現(xiàn)胰腺局灶性密度下降,同時胰管截斷以及血管侵犯的發(fā)生率也更低;而主要表現(xiàn)為胰腺腫脹,并有肝臟受累,同時可見被膜樣邊緣。比較CT增強值發(fā)現(xiàn),觀察組胰腺腫塊動脈期CT值、門脈期CT值以及肝臟期CT值均大于腫瘤組;且觀察組胰腺腫塊動脈期CT值、門脈期CT值小于正常胰腺實質CT值;腫瘤組胰腺腫塊動脈期CT值、門脈期CT值、肝臟期CT值均低于正常胰腺實質CT值。這表明,AIP與胰腺癌CT值雖然存在一定差異,但是與其自身正常胰腺實質比較,兩者均呈現(xiàn)低密度腫塊,因此,單獨應用CT值區(qū)分AIP與胰腺癌的靈敏度較低,需要聯(lián)合其他檢測手段以提高診斷準確率[14,15]。
Pearson分析CT增強值與IgG4、CA199的關系表明,AIP患者CT增強值與血清IgG4水平存在明顯正相關(r=0.542,P<0.05),CT增強值與血清CA199水平呈現(xiàn)明顯正相關(r=0.607,P<0.05),分析表明三者聯(lián)合應用于AIP患者的診斷有著較高的臨床價值。進一步采用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CT增強值、IgG4、CA199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AIP的AUC值分別為0.679、0.738、0.716、0.847,三者聯(lián)合診斷AIP的靈敏度(86.25%)與特異度(89.64%)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