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娜 張麗花
(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血液凈化室,陜西 安康 725000)
終末期腎病是由多因素導致的腎實質慢性進行性損害,具有比較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1]。血液凈化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長期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疲乏、鈣磷代謝紊亂等癥狀,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使得患者的社會支持度下降[2]。當前對血液凈化患者追求的不僅僅是生命的延續(xù),而是更好的生活質量,并最大可能回歸社會。社會支持是護理中的重要措施,是患者家屬與社會關系人群對疾病的意識性心理策略和行為反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3]。延伸護理是醫(yī)院護理的延伸,以患者出院后仍獲得直接、持續(xù)、動態(tài)的有效康復指導為目標[4]。本文旨在探討血液凈化患者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護理模型的構建措施與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進行血液凈化的終末期腎病患者112例,隨機分為模型組與對照組,各56例。模型組男30例,女26例;平均(59.68±5.34)歲;體質量指數(shù)(21.00±2.47)kg/m2。對照組男28例,女28例;平均(59.13±4.14)歲;體質量指數(shù)(21.33±1.84)kg/m2。納入標準:符合終末期腎病的診斷標準,血液凈化時間≥3個月;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年齡30~70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急性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腫瘤及感染;存在嚴重的心、肺、肝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心智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缺乏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型組給予基于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模型的延伸護理:(1)成立延伸護理小組,全科醫(yī)師負責整個實施過程的協(xié)調(diào)和質量保障,腎內(nèi)科醫(yī)師負責量表評定和資料收集,護士負責本小組具體管理方案的實施,心理與營養(yǎng)師負責患者運動方案的制定、運動量的跟蹤與反饋、知識教育與心理輔導。(2)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培訓:在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模型的實踐過程中,醫(yī)生、護士、心理、營養(yǎng)師和其他衛(wèi)生保健專業(yè)人員必須協(xié)調(diào)相互之間的工作,執(zhí)行相互依賴的任務,以確?;颊叩玫桨踩?、高效的護理服務。建立微信公眾號,并以通俗易懂、方便記憶的原則在公眾號上進行宣講,耐心講解飲食管理的易感性及嚴重性,讓患者明確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管理的重要性。(3)將模型組患者平分為不同的延伸護理小組,小組從認知、情緒、生理和行為等多個方面分析患者身心壓力,與患者共同討論制定護理目標和計劃,實施個體化健康管理。積極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心理顧慮和煩惱。兩組護理觀察時間為3個月。
1.3觀察指標 調(diào)查與記錄所有患者護理期間的運動、服藥、飲食、復診等依從性情況。在護理前后進行外周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檢測與記錄。在護理第1個月、第3個月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進行調(diào)查。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在護理后3個月評估生活質量。
2.1依從性 護理期間模型組的運動、服藥、飲食、復診等依從性分別為96.4%、100.0%、94.6%和96.4%,顯著高于對照組75.0%、83.9%、76.8%和66.1%(χ2=10.500、9.786、7.292、16.938,P<0.05)。
2.2腎功能指標 護理后,兩組患者血清BUN與Cr值都顯著低于護理前(P<0.05),且模型組顯著低于對照組(t=7.922、12.482,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對比
2.3社會支持評分 模型組護理第1個月、第3個月的社會支持評分分別為(67.22±2.18)分、(70.39±2.11)分,均都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4.87±1.48)分、(59.82±2.00)分(t=13.094、11.883,P<0.05)。
2.4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后,模型組的心理、生理、環(huán)境及社會關系等領域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12.895、18.319、11.296、11.062,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n=56]
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模型是一個能夠優(yōu)化團隊表現(xiàn)的模型,能夠提高延伸護理小組成員的核心技能,包括領導力、相互支持、情境監(jiān)控和有效溝通[5]。該模型可增強護理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共享團隊目標,可以憑借更少的醫(yī)療成本、獲得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6]。
本文結果顯示,護理期間模型組的運動、服藥、飲食、復診等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血清BUN與Cr值都顯著低于護理前(P<0.05),且模型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模型組護理第1個月、第3個月的社會支持評分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模型組的心理、生理、環(huán)境及社會關系等領域的生活質量評分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模型的延伸護理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有利于護理團隊掌握患者出院后的身體恢復情況,可以幫助患者增強社會性關系,獲得親情關懷,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機制上分析,延伸護理是醫(yī)院護理的延伸,可讓護理團隊成員更加注重患者的情緒的變化,認真聽取其訴求并予以心理疏導[7]。能夠滿足不同家庭的心理陪護等多種需求,有利于掌握患者出院后的心理恢復情況,從而有效消除心理障礙,增強其治療信心。特別是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模型是一種有效的團隊合作與安全培訓項目,能夠提升團隊處理優(yōu)先任務的能力和團隊工作效率,減少了患者的無效等待時間,從而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8]。此外通過該模型,患者能與護理小組建立了密切的溝通關系,與醫(yī)生的溝通更加順暢,加強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從而有利于緩解心理障礙,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納入的患者數(shù)量比較少,且隨訪觀察時間比較短,指標分析比較少,將在后續(xù)研究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