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葛鑫會 - 石 琳 程永強 - 張秀清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營養(yǎng)工程學(xué)院,北京 100083)
麥胚作為小麥加工副產(chǎn)物之一,富含功能蛋白、活性肽類、凝集素、多糖等多種活性物質(zhì)[1-2]。其含油率達11%,且麥胚中的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活性較高[3-5],脂肪酶能催化油脂中的三酰甘油水解為高級脂肪酸和甘油,而脂肪氧化酶則催化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氧化,生成氫過氧化物,并進一步分解生成揮發(fā)性的醛和酮等,從而發(fā)生酸敗[6-7]。麥胚通過研磨從小麥籽粒中脫離時,麥胚中的細胞間隔被破壞,內(nèi)源酶與油脂等底物接觸更加充分[8]。
過熱蒸汽是對飽和蒸汽進行加熱而產(chǎn)生的一種高于飽和溫度的水蒸氣(120~400 ℃),其處理食品原料具有無氧性、熱效率高、鈍酶速率快、受熱均勻、營養(yǎng)流失少等優(yōu)點[9-11],被廣泛應(yīng)用于原料的干燥、鈍酶、殺菌等方面[12-14]。研究擬以新鮮麥胚為原材料,研究過熱蒸汽處理對麥胚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鈍化作用,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優(yōu)處理條件,并通過加速貯藏試驗考察其穩(wěn)定化處理效果,旨在為麥胚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
1.1.1 材料與試劑
小麥胚芽:出廠后立即放置在密封袋中于-18 ℃貯藏,山東永樂食品有限公司;
橄欖油、亞油酸、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鈉、鹽酸、無水乙醚、吐溫-20等:國產(chǎn)分析純。
1.1.2 主要儀器設(shè)備
過熱蒸汽烤箱:350 Steam DC oven型,日本NAOMOTO公司;
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DHG-9070A型,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
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HWS智能型,寧波江南儀器廠;
恒溫震蕩培養(yǎng)箱:HZQ-X100型,太倉市實驗設(shè)備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6型,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
精密色差儀:3nh NR60CP型,上海高致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1.2.1 過熱蒸汽處理小麥胚芽的工藝優(yōu)化 過熱蒸汽處理時每次投料量為40 g,將其鋪成1 cm厚度的均勻薄層。選取過熱蒸汽處理溫度、處理時間、蒸汽流量3個因素,以脂肪酸值、脂肪酶活性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為指標,進行L9(33)正交試驗,確定過熱蒸汽處理小麥胚芽的最優(yōu)工藝條件。
1.2.2 脂肪酶活動度測定 按GB/T 5523—2008《糧油檢驗 糧食、油料的脂肪酶活動度的測定》執(zhí)行,按式(1)計算脂肪酶活動度。
(1)
式中:
X——脂肪酶活動度(以干基、KOH計),mg/g;
V1——試樣滴定用氫氧化鉀溶液體積,mL;
V0——空白試驗用氫氧化鉀溶液體積,mL;
c——實際氫氧化鉀溶液濃度,mol/L;
m——試樣質(zhì)量,g;
M——試樣水分含量,%;
56.1——氫氧化鉀摩爾質(zhì)量,g/mol。
1.2.3 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測定
(1) 底物制備:將0.12 mL Tween-20加入到2.5 mL磷酸鹽緩沖液中(pH 7.0,0.05 mol/L),逐滴緩慢加入0.1 mL亞油酸,隨后逐滴加入少量1 mol/L NaOH至溶液澄清,調(diào)pH為9.0后定容至50 mL,4 ℃冰箱避光冷藏備用。
(2) 粗酶液提?。悍Q取0.5 g小麥胚芽粉,加入5 mL磷酸緩沖液(pH 7.0, 0.05 mol/L)攪拌提取30 min,4 ℃、8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稀釋20倍。
(3) 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測定:取2 mL磷酸緩沖液(pH 7.0,0.05 mol/L)、200 μL底物溶液和50 μL粗酶液快速振搖混勻,于234 nm下比色,每隔15 s測定一次吸光值,至吸光度呈線性趨勢,按式(2)計算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
(2)
式中:
Y——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
ΔA1——處理樣品溶液在234 nm下比色每分鐘吸光值變化;
ΔA2——未處理樣品溶液在234 nm下比色每分鐘吸光值變化。
1.2.4 脂肪酸值測定 按GB 15684—2015《谷物碾磨制品 脂肪酸值的測定》執(zhí)行。
1.2.5 加速貯藏試驗 將樣品放入鋁箔袋中密封,40 ℃恒溫恒濕箱中保存28 d,每7 d測定一次樣品中的脂肪酶活動度和脂肪酸值。
1.2.6 色澤分析 使用色差儀進行測定,顏色用Hunter系統(tǒng)的L、a、b值表示,按式(3)計算總色差。
(3)
式中:
ΔE——總色差;
L——明度或暗度;
a——紅色或綠色;
b——黃色或藍色;
ΔL、Δa、Δb——對照組與處理組L、a、b值之間的差異。
1.2.7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處理 所有試驗重復(fù)3次,結(jié)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使用Excel 2018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處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Origin 8.6軟件繪圖。
2.1.1 正交試驗 為了優(yōu)化過熱蒸汽處理小麥胚芽的工藝條件,設(shè)計處理溫度、處理時間、蒸汽流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試驗因素水平表見表1,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各因素對脂肪酶活動度影響依次為處理溫度>處理時間>蒸汽流量,對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影響依次為蒸汽流量>處理時間>處理溫度,對脂肪酸值影響依次為處理時間>蒸汽流量>處理溫度。
脂肪氧化酶的熱敏性較強,故高溫處理對其滅活效果較好,而脂肪酶熱穩(wěn)定性較高,且在麥胚酸敗過程中起到首要作用[6]。由表3可知,處理溫度、處理時間和蒸汽流量3因素均對脂肪酶活動度影響顯著(P<0.05)。綜合考慮過熱蒸汽處理對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鈍化效果,選取脂肪酶鈍化效果為主要考慮指標,得出最優(yōu)工藝條件為220 ℃、Steam檔位處理30 s。
2.1.2 驗證實驗 由表4可知,最優(yōu)過熱蒸汽處理條件下,麥胚中脂肪酶活動度為7.50 mg/g,為對照組的17.26%,滅活率為82.74%;脂肪氧化酶相對酶活為12.97%,滅活率為87.03%,與正交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說明該最佳工藝條件有效。
表1 正交試驗設(shè)計L9(33)?
表2 過熱蒸汽處理條件對小麥胚芽的影響
由表5可知,麥胚經(jīng)過熱蒸汽處理前后總色差ΔE差異顯著(P<0.05)。過熱蒸汽處理后麥胚的L值下降,a、b值增加,表明過熱蒸汽處理使麥胚色澤變暗,顏色向紅、黃方向偏移,與肉眼觀察變化相符。這可能是由于過熱蒸汽處理使麥胚發(fā)生美拉德反應(yīng)和焦糖化反應(yīng)[15]。
表3 過熱蒸汽處理小麥胚芽對脂肪酶活性影響的方差分析?
2.3.1 對殘存脂肪酶活動度的影響 由圖1(a)可知,對照組和處理組的脂肪酶活動度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貯藏第28天,對照組麥胚仍具有50.80%的活性(由43.46 mg/g降至22.07 mg/g);鈍化處理后的麥胚脂肪酶活動度由貯藏初期的7.50 mg/g降至6.51 mg/g,貯藏過程中的脂肪酶活動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2.3.2 對脂肪酸值的影響 由圖1(b)可知,對照組小麥胚芽的脂肪酸含量迅速增加,從最初的36.26 mg/100 g增加至150.88 mg/100 g,超出了LS/T 3210—1993標準的規(guī)定(麥胚脂肪酸值≤140 mg/100 g)。過熱蒸汽處理后的麥胚脂肪酸含量雖有上升,但至貯藏結(jié)束時脂肪酸值為78.67 mg/100 g。因此,過熱蒸汽處理能夠顯著降低脂肪酶活(P<0.05),抑制貯藏期間麥胚的脂肪酸值增加。
表4 過熱蒸汽處理麥胚最優(yōu)工藝驗證
表5 過熱蒸汽處理對小麥胚芽色澤的影響?
圖1 加速貯藏期間小麥胚芽的脂肪酶活動度和脂肪酸值
經(jīng)正交試驗優(yōu)化后,小麥胚芽過熱蒸汽處理的最佳工藝條件為220 ℃、Steam檔位處理30 s,該條件下可以有效滅活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28 d加速貯藏試驗顯示其脂肪酸值增加量顯著低于未處理組,降低了47.86%,說明過熱蒸汽處理能有效降低小麥胚芽的脂肪酶活性,抑制貯藏過程中脂肪酸值增加,提高麥胚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延長麥胚貯藏期。后續(xù)實際生產(chǎn)時需根據(jù)設(shè)備和處理量差異進行工藝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