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婷
摘 要:對一例五年級腦癱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方式進行分析,通過調整教學目標、改進課堂組織形式,以達到將普通學生與腦癱學生融合到體育課堂中的目的。
關鍵詞:融合;體育課堂;兼容
一、問題提出
明明是位女生,也是位腦癱患者,只能在奶奶的攙扶下行走。她性格內向,敏感。因為行動不便,她之前所有的體育課時間都在教室寫作業(yè)。新學期伊始,她希望參與到五年級體育課學習中來。如何讓她參與體育課學習,與普通學生相互融合呢?
二、調整課堂教學目標與組織形式
針對明明的特殊情況,在不影響班級普通學生體育課學習的基礎上,筆者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調整教學目標
以五年級籃球課“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為例,筆者將班級課時目標設定為:1.復習行進中拍球的方法;
2.嘗試做出較為規(guī)范的持、傳、接球的動作,做到全身協(xié)調用力;3.樂于合作和展示、積極參與練習,體驗籃球帶來的快樂。
筆者將特需學生課時目標設定為:1.能坐在凳子上原地拍球2~4個;2.能坐在凳子上雙手胸前屈肘持球,并將球拋至對方胸前位置;3.樂于合作和展示,積極參與練習,體驗籃球帶來的快樂。
(二)調整課堂組織形式
在不影響班級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為兼顧到明明,筆者將課堂組織形式做了調整:1.行進間運球聽數(shù)抱團,學生繞圓行進間運球,明明坐圓中間,根據老師喊的數(shù)字,相應數(shù)字的人數(shù)持球快速站到一起。2.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明明坐著上課,其他同學站立聽講。3.游戲:炸碉堡小勇士爭奪賽,隊形呈圓形,明明坐著上課。4.素質練習:深蹲起,兩人一組協(xié)作完成。
三、促進課堂普特融合
繞圓行進間運球的設計,讓明明坐在圓中間凳子上進行原地運球練習。班級同學始終圍繞明明進行運球練習,學習目標相互達成,互不干擾,且相互融合。教學用時較長的環(huán)節(jié),安排明明采用坐練的方式進行。深蹲起的練習,改為兩人一組手攙手相互協(xié)助完成。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加強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二是借助普通學生于無形中幫助明明完成練習,達到普特互融的目的。
四、顧及腦癱學生內心感受
繞圓行進間運球路線的設計,讓班級同學圍繞明明進行運球練習,讓明明覺得自己沒有被班級同學拋棄,感受集體的溫暖,放下戒備,提高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樣,深蹲起的練習,由個人單獨完成改為兩人一組相互助力完成,讓她感覺到自己和班級同學一樣,也可以借助臂力幫助別人,從而提高參與體育學習的自信心。
五、增添趣味性
繞圓行進間運球,穿插“聽數(shù)抱團”環(huán)節(jié),增添了學生練習的趣味,也鍛煉了學生反應的靈敏性。練習前,教師安排班級懂事且有愛心的學生,讓他們在聽數(shù)抱團環(huán)節(jié)向明明同學靠攏,讓明明感受到班級同學的熱情,體驗參與游戲的樂趣。
六、恰當運用課堂語言評價
明明的內心比較敏感、脆弱,特別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且容易受到傷害。精彩的評價語言可以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1.語言評價能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中,站在明明邊上的一位男生總是用腳踢明明的凳子。見狀,筆者立刻停下來,笑著說:“小朋友,別忘了早上出門時媽媽叮囑你們上課要認真聽講哦!”頓時,班上同學哄堂大笑。筆者相機又添一句:“我來看看誰最認真!”同學們立刻全部站好。明明坐在凳子上也趕緊挺直身體。
這一評價語言的設計在沒有揭穿那位同學調皮的情況下,非常幽默地提示他上課要認真聽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
2.課堂評價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那就是渴望被別人賞識。筆者在本節(jié)課中對學生的語言評價基本上都是以鼓勵、表揚為主。比如,師:“我看到同學們紀律特別好,所以現(xiàn)在我要獎勵大家玩?zhèn)€小游戲。想不想玩?”生:“想玩!”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能發(fā)揚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精神,希望你們能將這種精神繼續(xù)發(fā)揚下去,能做到嗎?”生:“能!”
3.課堂評價語言應使教學問題更準確、明了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請一位同學到隊伍前面展示“原地雙手胸前傳球”動作時,這位同學在傳球過程中沒有做到伸臂壓腕。筆者直接問其他同學:“他做得對嗎?”生:“不對!”師:“哪里有問題?”生:“他傳球時沒有做到伸臂壓腕!”
筆者喊明明到前面展示。明明在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后,顯得非常開心,臉上洋溢著自信。學生展示動作時,教師應該對其展示的動作進行語言評價。評價語言在肯定學生某一技術動作的同時,也應該指出其不足的地方。
七、總結
體育課對于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樂觀、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能起到促進作用。對于腦癱學生而言,體育課還能起到康復肢體的作用。因此,為隨班就讀學生進行教育診斷、制訂評估報告、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需成為工作常態(tài)。
參考文獻:
錢正慧.基于融合教育與課改理念的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設計[J].南京教育,2020,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