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
在東南歐克羅地亞一個晴朗無云的下午,一種被稱為“波拉”的熱風,穿過克羅地亞境內的韋萊比特山脈,掠過亞得里亞海。當達到颶風級別時,這種寒冷干燥的氣流會使陡峭、干旱的地形——被稱為喀斯特的多孔巖石地貌——在中午結冰。
盡管該地區(qū)條件艱苦,但人類已經在這里生存了數千年。
克羅地亞扎達爾大學的考古學家韋德拉娜·格拉瓦斯就在這片土地上長大。2014年,她和她的團隊在韋萊比特山脈上工作時,發(fā)現了一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墳墓——一場新的考古工作開始了。
2015年,格拉瓦斯找到了訓狗師安德里亞·平塔爾。平塔爾訓練的狗能夠嗅出多年前的尸體,30多年來,她的狗協(xié)助當地警察破了大量塵封多年的奇案?!拔蚁胫浪墓纺軌蛐岬蕉嗑们暗臇|西?!备窭咚拐f,“沒想到,它竟然嗅出了埋葬于公元前8世紀的尸體?!庇谑牵剿柕墓烦闪烁窭咚箍脊诺暮脦褪?。
相比航拍、紅外衛(wèi)星成像、探地雷達等現代考古技術,這些狗的作用是無法被取代的,它們有獨特的探尋能力,能夠嗅出地下埋藏的幾個世紀前的遺骸。
這些狗最終幫助格拉瓦斯發(fā)現了六個奇特的墳墓,其中一個墳墓與其它墳墓相距約50米。從這些墳墓中,她挖掘出了石箱子、人工制品以及死人的手指和腳趾骨頭。
長期以來,狗一直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勇敢的保護者、忠實的伙伴、出色的叼盤手,現在看來,它們也是理想的考古助手。現在已有更多的考古學者使用狗發(fā)現殘骸的能力,來發(fā)掘更多更古老的墓地。在加拿大西北部,考古學家就利用狗來尋找猛犸象的象牙。
德國牧羊犬是接受考古任務的理想選擇。瑞典女考古學家索菲·瓦盧利有一只七歲的黑色純種德國牧羊犬“法貝爾”。它是一只典型的喜歡玩耍的狗,也是受過訓練的考古狗。它目光敏銳、機敏,一旦與主人瓦盧利進入到考古工作狀態(tài)中,就會變得專心致志。
2013年,瓦盧利開始訓練法貝爾的時候,它只有五個月大。她設計了一套方法來測試法貝爾——準備了四個骨骼樣本供法貝爾辨識,其中只有一個是人類的。瓦盧利自己都不知道哪個罐子里的骨頭是人類的,以避免自己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向法貝爾透露線索。
這樣的測試共進行了120次。結果,瓦盧利發(fā)現,法貝爾分辨出人類遺骸的準確度達到了94.2%。
然后,法貝爾跟著瓦盧利一起出征去考古。它完成最出色的一次任務是在瑞典東海岸奧蘭群島上的一個古人類定居點,這個定居點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那里,法貝爾發(fā)現了埋在1.5米深的地下、具有1600年歷史的人類遺骸。
在北美,有另一個項目,正在使用狗來探尋更古老的遺骸。
2018年,美國蒙大拿州卡羅爾學院大三的學生漢娜·德克爾在老師的指導下,研究是否可以訓練12周大的“達克斯”——它是邊境牧羊犬和澳大利亞牧羊犬的混種——來探尋人類在過去捕殺的哺乳動物的骨骼。
她的訓練從室內開始,然后逐步轉向室外。在適當的時候,德克爾會使用哺乳動物的真實骨骼。她的每一次操作都很謹慎,在某些情況下,她處理樣品時都戴著手套,以免直接接觸造成污染。
最初,德克爾把骨頭磨成粉末(因為這樣可以散發(fā)出更多氣味,更利于狗聞到),并將這些粉末和玩具一起放在地上,讓狗狗去分辨;下一步,她將這些粉末只是簡單隱藏,讓狗狗去找尋;最后,她把整塊骨頭埋在地下約10厘米深的地方,讓狗狗去嗅探。
到訓練結束時,達克斯已經能夠從地下10厘米處嗅出10個月前埋的骨頭。在一項類似的實驗中,它竟然發(fā)現了超過3500年歷史的動物骨骼——2019年8月,這只狗在地下找出了完整的哺乳動物骨骼,這塊骨頭有5000年的歷史,當時埋在30多厘米深的地方。
現在,達克斯已經是一名全職的考古工作者啦,它與考古學家一起鑒定考古遺址,在這些遺址它發(fā)現了不少古代哺乳動物的骨骼,例如野牛、鹿、麋鹿或兔子等——這些動物應該就是當時原住民的部分食物。
狗的鼻子比我們人類的鼻子至少好一萬倍。
具體來說,狗可以識別低分子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在室溫下容易蒸發(fā)并且經常帶有氣味,科學家稱之為“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狗可以從萬億個這樣的化合物中精準識別出其中的任何一個——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嗅覺能力。僅憑物體身上散發(fā)出的氣味,狗就可以嗅出一些信息。例如,可以嗅出人類中的黑色素瘤皮膚癌,可以從牛群中找出懷孕的母牛等。
那么,在考古發(fā)掘中狗嗅出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們的狗實際上并不是在尋找骨頭,”格拉瓦斯解釋說,“而是在尋找人類遺骸分解出來的分子?!?/p>
就人類遺骸而言,狗可以嗅出幾種特有分子中的一種。
一個可能是狗發(fā)現了脂肪中的脂肪酸——一種科學家注意了幾個世紀的物質,有時被稱為“尸蠟”或“墓地的脂肪”。它是自然分解的副產物。人體脂肪被細菌轉化為游離脂肪酸,然后硬化為能夠有效地將死者變成木乃伊的尸蠟。尸蠟可以幫助科學家確定尸體的年齡。這種物質能夠在遺骸中長期保存,例如,2009年,科學家報告稱在一名具有1600年歷史的德國兒童遺骸中發(fā)現了尸蠟。
另一個可能是狗會嗅出動物脂肪中存在的一種稱為“酯”的化合物(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人類有五種特有的酯)。水分、陽光、溫度和土壤成分都會影響骨骼散發(fā)出的氣味,浸入巖石和土壤中的氣味可能會被有效儲存達數千年。
狗究竟可以嗅出多古老的東西目前尚未可知。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馬修·柯林斯研究了古代的蛋白質能夠殘留多久,結果發(fā)現,其中一些蛋白質的壽命超過100萬年。不過,這些蛋白質僅存在于保存完好的、無腐爛的遺骸中,而狗嗅出的分子是分解產生的,所以狗能否嗅出這些真正古老的標本呢?這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分析才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