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英特爾發(fā)布了基于Tiger Lake的第11代酷睿H35處理器,4核8線程,可理解為“高功率版的Tiger Lake酷睿U”,標準TDP為35W,頻率更高。而我們也分析了這類處理器的定位——它既可做高性能輕薄本(集顯),也能結(jié)合GTX中低端獨顯做成輕薄游戲本,總之,形態(tài)可自由發(fā)揮。而華碩則給了我們“第三種答案”,它將H35與最新的RTX30系顯卡結(jié)合,誕生了天選Air!
天選Air絕對是讓你過目不忘的產(chǎn)品,因為它通體白色,從A面到B/C面到D殼都是,這樣的設計非常少見。坦率說,它的外觀甚至有點驚艷。
配置方面,天選Air也沒走尋常路,將第11代酷睿H35中最高規(guī)格的i7 11375H與高端顯卡RTX 3070搭配到了一起。雖然是低功率版本的RTX 3070,但畢竟是5120個流處理器的高端型號,所以一下子就將該機的定位給拔高了!再結(jié)合上純白機身,以及一塊來自奇美的2560×1440分辨率165Hz高刷新率100% DCI-P3高色域DC調(diào)光屏,天選Air甚至給出了“設計師定位”(銷售頁面上的定位)。當然,天選本身還是游戲本系列。
i7 11375H處理器和RTX 3070顯卡的信息。“Tiger Lake-U”揭示了這顆處理器的真實身份。而880MHz/1390MHz獨顯的核心頻率/加速頻率則表明這是一款低功耗版RTX 3070顯卡(標準版的加速頻率可以到1620MHz,功率最高可達140W)
取消了數(shù)字小鍵盤,天選Air得以將主鍵盤設置在機身中部,白色的磨砂質(zhì)地鍵帽不僅手感不錯,還不易沾染指紋。另外,游戲主操控鍵WASD采用了透明設計High Light出來。而音量按鍵和包含了“神光同步”功能的個性設置套件Armoury Crate(官方名為“奧創(chuàng)智控中心”,源自ROG)啟動鍵則單獨設置在主鍵盤區(qū)的上部。注意,F(xiàn)n+F5可進行風扇/性能模式調(diào)節(jié)。但有個設計令人不爽,那就是取消了Print Screen按鍵,游戲截圖非要用組合鍵完成
i7 11375H是3顆酷睿H35處理器中頻率最高,性能最強的,單核睿頻高達5GHz,而全核可達4.3GHz,同時搭載了和Tiger Lake酷睿U一樣的Iris Xe集顯(96EU)
天選Air采用四出風口設計,機身后部并無接口,所有接口都排布在機身兩側(cè),USB3.0大口多達3個,另外還有一個隨第11代酷睿而來的Thunderbolt 4接口,同時還提供了千兆網(wǎng)接口,實用性很高
天選Air的鍵盤背光為天選的主題色——青色,比較漂亮,尤其是High Light的WASD鍵識別度很高
我們完全清楚大家的疑慮是什么:在標準45W酷睿H連i5都升級到了6核(i5 10500H,6/12)的今天,第11代酷睿H的先頭部隊H35卻“回到了”4核8線程,多少讓人擔心——其性能是否夠看呢?而答案是:i7 11375H很能打,部分性能可匹敵第十代酷睿H45的6核處理器!
Geekbench 5處理器基準測試,單核得分達到了1608,多核5185分。作為對比,55W穩(wěn)定功率輸出的4/8處理器i5 10300H的單核/多核得分為1152/4103,被i7 11375H全面碾壓。而最新推出的6/12處理器i5 10500H,在穩(wěn)定65W+的功率輸出下,單核/多核得分為1218/5800,雖然多核勝出,但單核依然被碾壓。
CPU-Z基準測試,i7 11375H單核得分高達630分,這是驚人的高分,無論是英特爾移動平臺還是AMD移動平臺的其他處理器都難以企及,就連最新的銳龍R7 5800H的CPU-Z單核得分也只有603(截至目前)。
V-Ray的渲染得分7403分,這是目前我們測試的4/8處理器中最高得分,跑65W+的6/12處理器i5 10500H該項得分也就8300分,i7 11375H僅落后11%——再次提醒,它是4/8處理器,而它的最高運行功率只需46W~57W(視不同負載)。
實際上,如果各位運行一下Cinebench R15,就會發(fā)現(xiàn)天選Air的i7 11375H得分已逼近了50W功率釋放的i7 10750H,得分都在1000+。
到這里我們可看出些端倪了:雖然這顆H35處理器是4/8款型,但基準性能測試還挺猛,這主要是得益于它的高頻率,以及10nm制程和全新架構(gòu)。那么,它的實際應用性能如何呢?讓我們與時俱進地做一些全新的測試,比如AI運算。
對圖像設計師和專業(yè)攝影師有極大價值的Gigipixel AI已經(jīng)更新到了5.4.3版,我們用它來將一張2000像素的紅葉照片提升至四倍分辨率到8000像素,同時通過深度學習模型“造出”更多細節(jié)。
這是運算過程,i7 11375H跑滿全核4.29GHz,同時Iris Xe集顯和RTX 3070獨顯都輔助計算,總體耗時25秒完成了圖像的分辨率提升和細節(jié)創(chuàng)建。
這是原圖和通過AI放大并加入細節(jié)的圖放大后的對比(看過我們之前做的第11代酷睿輕薄本測試的讀者應該很熟悉了),效果差異明顯!也正因為如此,它的商業(yè)價值極大。而競爭對手在這項測試中,要耗費幾分鐘時間。而且,假以時日,H35的驅(qū)動完善后,這項AI運算的耗時還會進一步繼續(xù)縮短。
Premiere Pro視頻導出,從20多個素材鏡頭中剪輯了2分38秒的視頻,AVI格式導出,處理器i711375H滿頻率運行,RTX 3070輔助加速,耗時僅58秒。
接下來做游戲測試。大家知道,如今不少游戲也吃處理器頻率,i7 11375H雖是4核處理器,但頻率的確不低。那么它和RTX3070的組合,在游戲3D性能上能達到什么水平呢?
先是顯卡的3D基準性能測試。天選Air搭載的RTX 3070在單負載時,最高穩(wěn)定功率85W,雙負載時為80W。在默認的FHD中等畫質(zhì)下,Unigine2 Superposition得分16511分,其間GPU核心穩(wěn)定頻率為最高1390MHz,符合GPU-Z信息。而作為對比,115W滿血性能釋放的RTX 2070得分為16280,可見RTX 3070的性能提升的確很明顯。若是最高的140W功率版本,那性能優(yōu)勢應該會更大。
Unigine Valley的成績:FHD最高畫質(zhì)下150fps;2.5K最高畫質(zhì)下125fps!
3DMark Time Spy在2.5K分辨率下測試,顯卡得分8432分。
由于RTX30系顯卡的光線追蹤能力大幅提升,所以我們還引入了3DMark的光線追蹤測試Port Royal,得分5163分。
而在另一項和光線追蹤“緊密關聯(lián)”的DLSS測試中,關閉DLSS功能幀速23.85fps,開啟后為33.89fps,提升了42%的幀速。這里也簡述一下DLSS的用途:由于光線追蹤會大幅降低幀速,所以通常建議同時開啟DLSS功能,該功能會通過深度學習模型,在“盡量不明顯降低畫質(zhì)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幀速”。
OK,讓我們正式開始游戲測試吧:
先來個最熱門的,《賽博朋克2077》,這個將光線效果做到了極致的游戲,在開啟光線追蹤后還能看到更多細節(jié)。當然,該游戲是公認的“爛優(yōu)化”,所以對硬件要求極高。如果在2560×1440分辨率下,中等畫質(zhì),開啟中等光線追蹤特效,再開啟DLSS“自動”以彌補,這時游戲場景幀速在45fps~52fps。
2.5K分辨率關閉光線追蹤,中等畫質(zhì),則能夠有60fps以上的平均幀速,完全流暢。當然,每個人對這個游戲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認為40fps就流暢了??傊蚁胝f的是:鑒于桌面RTX 3060/3070顯卡運行《賽博朋克2077》的幀速都不敢恭維,所以i7 11375H+最高85W的RTX 3070移動顯卡能在2560×1440分辨率/中等畫質(zhì)下比較流暢運行它,我已經(jīng)很欣慰了——相信我,即便不開光線追蹤,畫面效果也足夠炫了。如果你追求極致流暢,建議降低分辨率到1920×1080,這個看個人喜好了。
2560×1440分辨率下超高畫質(zhì)的《守望先鋒》,團戰(zhàn)平均95fps~115fps,作為“360°無死角”的疾速FPS游戲,這時高刷屏的優(yōu)勢就凸顯了——畫面穩(wěn)定毫無撕裂。
2560×1440+預設高畫質(zhì),《古墓麗影:暗影》幀速72fps;如果是FHD分辨率,則為93fps。完全流暢。
2560×1440+預設超高畫質(zhì),《戰(zhàn)爭機器5》平均幀速64.7fps;如果是FHD分辨率,則為86.2fps。完全流暢。
2560×1440+預設高畫質(zhì),《刺客信條:奧德賽》平均幀速58fps;如果是FHD分辨率,則為70fps。完全流暢。
總體而言,雖然天選Air的RTX 3070只有80W(雙負載)/85W(單負載)的功率釋放,并非滿血版,但畢竟是高端卡,再結(jié)合上高頻率的i7 11375H,還是有強悍的游戲性能表現(xiàn)。絕大部分游戲都能在2.5K分辨率+高畫質(zhì)組合下流暢運行。而優(yōu)化差,對硬件要求極高的《賽博朋克2077》,2.5K分辨率下也能中畫質(zhì)流暢運行。各位擔心的“4核處理器當游戲本不夠看”這個問題——不存在的!
前面我們提到了該機的處理器和RTX 3070獨顯在單負載時的情況:
i7 11375H處理器單考機(Aida64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測試,默認勾選4項)時,功率為穩(wěn)定的46W左右,頻率跑滿,全核4.29GHz。但實際應用中,根據(jù)應用的不同,功率情況也不同,最高可達穩(wěn)定的57W。
RTX 3070獨顯單考時(Furmark)為穩(wěn)定85W,但核心頻率較低。不過在實際應用中,頻率是正常的。另外,在雙負載時,功率為80W左右。
那么,極限雙考機的情況以及散熱表現(xiàn)如何呢?
上圖是Aida 64+Furmark雙考38分鐘后的情況(室溫15℃)。i7 11375H處理器封裝功率36.5W,頻率3.66GHz,溫度在79℃到87℃波動。而RTX 3070穩(wěn)定在80W左右,只有70℃,核心頻率這時很低僅540MHz。不過正如前面所述,實際的應用(包含大型3D游戲),處理器頻率和顯卡頻率都會更高,尤其是顯卡頻率會提升很多。
這是夜間室溫15℃,雙考40分鐘后的鍵盤面溫度圖。熱感明顯的是主鍵盤的外部區(qū)域,機身上部右側(cè)(也就是獨顯的出風口位置),該區(qū)域的最高溫度可達55℃。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區(qū)域總體涼爽。游戲主控按鍵WASD僅27℃~32℃,無明顯熱感。
這是天選Air的內(nèi)部。雙風扇五熱管,四個出風口。注意DDR4 3200內(nèi)存是以“板載8GB+插槽8GB”的形式存在的,要擴容只能替換掉插槽的8GB。另外,它有一根空余的PCIe Gen3×4插槽可供擴容SSD
但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在正常的24℃左右室溫情況下,機身C面溫度會明顯提升,C面最熱處可達58℃,但WASD按鍵區(qū)域最高也就37℃,腕托和觸控板也就24℃(和室溫高度吻合),所以可以這樣總結(jié):目前,天選Air無論在何種室溫下,游戲操作不會受到熱量的困擾。但至于夏天室內(nèi)30℃的情況,我們就無法揣度了,還是到了夏天再測吧。
屏幕:15.6英寸25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DC調(diào)光100% DCI-P3色域屏
處理器:i7 11375H(SE)(4/8,3.3/5.0GHz,12MB緩存)
內(nèi)存:2×8GB DDR4 3200
硬盤:1TB PCIe SSD(還可擴容)
顯卡:Iris Xe集顯96EU+RTX 3070獨顯(80W/85W)
網(wǎng)絡:AX201 WiFi6無線+藍牙+千兆有線
接口:3×USB3.0大口、HDMI2.0口、Thunderbolt 4口(Type-C)、網(wǎng)線口、3.5mm音頻口、電源口
重量:2.09kg(含76Wh電池)+0.58kg適配器(200W)
參考價格:10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