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假酒犯罪刑法應對的實證研究

        2021-07-26 12:24:24溫建輝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假酒定罪注冊商標

        □溫建輝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467)

        一、假酒犯罪刑事法治的現(xiàn)狀分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酒對人類不僅是物質食糧,也是精神寄托,所以酒關系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然而,當今制售假酒活動十分猖獗,假酒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非常廣而且嚴重。對待假酒犯罪只能動之以刑法,曉之以刑罰。

        (一)假酒犯罪刑事法治的基本狀況

        1.假酒犯罪的發(fā)展態(tài)勢

        涉及假酒的犯罪多種多樣,本文的假酒犯罪指以牟利為目的生產、銷售假酒的行為,而不包括以假酒為工具傷害或者殺害他人的犯罪,也不包括以假酒進行賄賂的犯罪。在聞名全國的假酒案件中,山西朔州假酒案首當其沖。1998年2月春節(jié)期間王青華用34噸工業(yè)酒精加水后勾兌成白酒57.5噸,在明知這些散裝白酒甲醇含量嚴重超標的情況下,為了牟取暴利銷往市場,造成27人喪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療,其中多人失明。相關責任人以生產、銷售有毒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罪(現(xiàn)在更名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被判處死刑、有期徒刑等刑罰。[1]

        我國當前酒類造假已經從低仿階段發(fā)展到中高仿階段,這一階段的假酒已經擯棄工業(yè)酒精勾兌假酒,轉而以低質低價的酒水冒充質高價優(yōu)的酒水。制售假酒的這一轉變使這一階段的造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假酒的主要危害從對人體的危害轉為對經濟秩序的危害;第二是假酒的危害更為隱蔽,更少被發(fā)現(xiàn);第三是在刑責的追究上從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向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轉變。通過對中國裁判文書網中相關假酒犯罪案件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當前對假酒犯罪主要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等8個罪名予以規(guī)制。

        2.假酒犯罪主要涉嫌三種罪責

        對生產、銷售假酒的刑事責任,主要以三種方式追究。第一,生產、銷售的假酒質量合格,主要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責。例如,某案中,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趙萬友、鄭國強、岳倩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趙萬友非法經營數(shù)額人民幣1150864元,情節(jié)特別嚴重;鄭國強、岳倩非法經營數(shù)額人民幣130341元,情節(jié)嚴重,三被告人行為均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2]

        第二,生產、銷售的假酒質量不合格,主要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責。例如,2015年12月30日,隨州市曾都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現(xiàn)制售假酒窩點,并聯(lián)合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于當日和次日現(xiàn)場查扣61種假冒偽劣白酒共計17632件(其中57件“原江春”白酒非該公司生產)、未包裝的盛某酒1009瓶以及大量包裝包材。經對61個品種進行理化指標的抽檢檢驗,6個品種理化指標合格,55個品種理化指標不合格,其中24個品種氰化物超標。經湖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認定,該公司所生產的白酒均為假冒偽劣產品。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湖北枝城酒業(yè)有限公司的涉案被告人李漢雄、王順強、王順朝、沈金宏的行為均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3]

        第三,生產、銷售的假酒有毒、有害,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責。例如,2016年6月24日,公安機關在被告人林智宜位于連江縣敖江鎮(zhèn)青塘村其經營的“酒坊”內查獲部分用于銷售的散裝白酒。經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福建有限公司鑒定,上述查獲的白酒中甲醇含量為0.793g/L,標準限量為≤0.6,酒精度為46.8%vol。經查,案發(fā)前被告人林智宜銷售散裝白酒約300斤,違法所得1200元左右。福建省連江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林智宜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散裝白酒,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4]

        (二)假酒犯罪刑事法治狀況的調研

        1.假酒犯罪涉嫌罪名的數(shù)量比例

        以中國裁判文書網數(shù)據(jù)庫為案例來源,從2014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我國大陸地區(qū)人民法院以刑事案由一審假酒案件的刑事判決數(shù)量及其比例關系如圖1所示,可見我國近6年來假酒犯罪主要集中于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兩個罪名,這兩種犯罪占居全部假酒犯罪的83%。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均屬于典型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也就是說,我國當前的假酒犯罪主要是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進行責任追究。

        圖1 2014—2020年假酒案件一審刑事判決數(shù)量

        2.對假酒犯罪以知識產權犯罪追責的司法傾向

        因假酒犯罪中以假冒注冊商標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比例最高,下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的假酒案件為例,進一步揭示近6年來假酒犯罪的處置情況及其變化趨勢。以中國裁判文書網數(shù)據(jù)庫為案例來源,我國大陸地區(qū)從2014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的假酒案件一審刑事判決數(shù)量為1365例,(1)中國裁判文書網,2021年2月3日。這一定罪數(shù)量與前表中刑事案由的數(shù)量1305例增多了60例,也就是假冒注冊商標罪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從立案追責的數(shù)量到判決定罪的數(shù)量變多了,表明司法判決的最終認定更傾向于將假酒犯罪定性為假冒注冊商標罪等侵犯知識產權罪。而且如圖2所示,以假冒注冊商標罪為代表的假酒犯罪大體上呈逐年上升之勢。

        圖2 2014—2020年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一審定罪數(shù)量走勢

        3.假酒犯罪的地區(qū)分布狀況

        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數(shù)據(jù)庫為案例來源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以假冒注冊商標罪為代表的假酒犯罪在我國各個省份都有發(fā)生,如圖3所示,(2)中國裁判文書網,2021年2月3日。其中江蘇、安徽、四川、貴州等省的假酒犯罪排名前四位,這與該四省酒水消費量大和系我國白酒主要產地有關。廣東、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和湖北等省市在假酒犯罪的數(shù)量上緊隨其后,也比較突出。這些省市是我國假酒犯罪的重災區(qū),也是我國治理假酒犯罪的重點區(qū)域。

        圖3 2014—2020年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的地區(qū)分布

        二、假酒犯罪刑法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假酒犯罪的懲處非常重視,效果也很顯著,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假酒犯罪的罪名認定和刑事處罰上都有一些改進的空間。假酒犯罪在定罪上有輕縱犯罪之嫌,而假酒犯罪在處罰上亦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一)假酒犯罪定罪中存在問題

        1.假酒犯罪的定罪量刑普遍偏輕

        如前所述,生產、銷售假酒案件絕大多數(shù)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定罪處罰,而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最高刑罰都是7年有期徒刑,這樣處理的結果就是生產、銷售假酒行為的單個犯罪的最高刑罰是7年有期徒刑,相對于銷售假酒的巨額利潤和嚴重危害,制售假酒的成本較低,這就有誘導犯罪的空間。

        一般情況下,就生產、銷售假酒而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系法規(guī)競合或者想象競合犯,根據(jù)司法解釋關于兩罪的量刑標準,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處罰更重,應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定罪處罰,這是生產、銷售假酒絕大多數(shù)被定性為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原因。其實,這就是誤區(qū)所在,只看到了假酒犯罪在危害比較輕微的情況下適用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刑罰較重,卻忽略了在假酒犯罪在危害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仍然以這些侵犯知識產權罪追責會放縱犯罪。按照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定罪處罰,最高為有期徒刑7年,而按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處罰,最高刑為無期徒刑,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法定刑則包括死刑,因此,對于生產、銷售假酒數(shù)量特別巨大,危害社會特別嚴重的情況,仍然按照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定罪處罰,會導致罪刑不相適應的結果,有放縱犯罪之嫌。

        2.刑法對假酒產業(yè)鏈的覆蓋不全

        生產、銷售假酒是一個產業(yè)鏈,這一產業(yè)鏈通常從收購高檔白酒的空酒瓶、包裝盒、包裝袋等材料開始,然后采購低價低質酒,到灌裝假酒、包裝假酒,再到儲存、運輸、批發(fā)、零售等涉及諸多環(huán)節(jié)和領域。對于這樣的已經形成產業(yè)鏈的造假,只要能夠切斷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造假就難以實現(xiàn)。為制造假酒收購空酒瓶、包裝盒等行為是制售假酒犯罪產業(yè)鏈的開端,例如,天津青光村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假酒產地,村里較大的廢舊酒瓶收購場有3處,年回收酒瓶上億只,是北方地區(qū)最大的廢舊酒瓶集散地。回收的酒瓶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大路貨”,一種是高檔名貴類。從事大路貨回收的,一般都是廢品回收站,他們主要是靠數(shù)量大掙錢。而回收高檔酒瓶的,則需要一點“專業(yè)”技巧。青光村有專門收購名貴酒瓶的人,他們與大飯店、名酒專賣店有聯(lián)系,上門指導飯店服務員如何從底部開盒、開箱,避免損壞,并委托名酒專賣店回收酒瓶、包裝盒和包裝箱。一箱商標沒有受損、包裝、包裝箱齊全的茅臺酒瓶(6個),在青光村可以賣1200元。[5]當前我國對假酒犯罪的懲治集中在生產和銷售環(huán)節(jié),沒有全覆蓋,這是生產、銷售假酒屢禁不止,甚至越禁越多的一個原因。

        3.銷售額認定難成為定罪的掣肘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銷售假酒的商販,只要沒有抓住現(xiàn)行,犯罪就難以認定。首先,很多假酒商販“即產即走, 儲藏假酒的時間多數(shù)不過夜,難于發(fā)現(xiàn)”。[6]其次,即便從商販手中購買了假酒,即使開具了發(fā)票,消費者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是假酒,在糾紛處理中,銷售者拒不承認是自家銷售的假酒,也難以認定。[7]再次,即便抓了現(xiàn)行,造假犯罪分子咬定是剛開始制假售假,通常便只能以該次現(xiàn)場查獲的假冒偽劣酒品數(shù)量認定。因此,很多生產、銷售假酒的案件便因達不到銷售數(shù)額5萬或者未銷售假酒貨值不足15萬而不構成犯罪,造成了大量的漏網之魚;即便查獲假酒達到了銷售假酒數(shù)額5萬或者未銷售假酒貨值15萬元并據(jù)以定罪,這一定罪數(shù)額也只是制售假酒流水中的一個截面,未予追究的假酒數(shù)額不知凡幾,這也是一個掣肘打擊假酒犯罪的原因。

        4.假酒犯罪共同犯罪的認定問題

        假酒犯罪作為一個包含了產供銷完全產業(yè)鏈的犯罪,共同犯罪是常見現(xiàn)象,但在刑罰適用中存在的兩個問題比較突出,應予重視。第一,對于孤立無援的打工者參與假酒犯罪應當認定為脅從犯。例如,2018年11月,李揚承租了武清區(qū)一處民房用于制作假酒,并與王彥菲從北辰區(qū)青光村勞務市場雇傭被告人方占秀、王香麗,帶至該租用的民房內制作假冒的瀘州老窖酒的國窖1573、津酒帝王風范等品牌白酒。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方占秀、王香麗二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屬于從犯。[8]本文認為,方占秀、王香麗二人不明就里被人開車帶到制造假酒場所,并且在工作完成后才給發(fā)放勞動報酬,這樣的情況,對于孤身在外尋找工作的打工者而言,為了維持生計且處在孤立無援的境地,除了服從勞動安排參與制造假酒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因此,被告人方占秀、王香麗認定為脅從犯似更為妥當。

        第二,假酒犯罪的認定還有一個共同犯罪數(shù)額的問題,按照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論,應當以全部共同犯罪人犯罪數(shù)額的總和認定為犯罪數(shù)額,且各個共同犯罪人的數(shù)額相同。實踐中存在的以各個共同犯罪人單獨犯罪數(shù)額認定處罰的做法有待糾正。例如,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趙萬友、鄭國強、岳倩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趙萬友非法經營數(shù)額人民幣1150864元,情節(jié)特別嚴重;鄭國強、岳倩非法經營數(shù)額人民幣130341元,情節(jié)嚴重。三被告人行為均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且構成共同犯罪,其罰金按各自的涉案金額予以處罰。[9]以共同犯罪人各自涉案犯罪數(shù)額認定,明顯比共同犯罪涉案總數(shù)額要小,如此定罪處罰會導致量刑偏輕。

        (二)假酒犯罪處罰中存在問題

        1.緩刑的適用多數(shù)未按照食品犯罪適用

        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檢索、歸納、整理和分析,我國大陸地區(qū)從2014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假酒案件一審判決為緩刑的刑事案件數(shù)量為1601件,而被宣告職業(yè)禁止令的犯罪案件只有18件,占比只有1.12%。(3)中國裁判文書網,2021年2月3日。如表1所示,從這些判決書中禁止令的內容可以看出,對假酒案件的緩刑判決有諸多不統(tǒng)一、不協(xié)調的地方。第一,絕大多數(shù)假酒犯罪的緩刑判決沒有宣告禁止令;第二,禁止令宣告的禁止范圍有的是禁止從事食品生產、銷售,有的是禁止酒類生產、銷售,有的是禁止白酒的生產、銷售;第三,禁止令宣告的禁止范圍有的具體到生產或者經營行為之一的;第四,禁止令宣告的禁止期限有的同于宣告刑,有的同于緩刑期。這些諸多不統(tǒng)一的情形表明,司法機關對于假酒犯罪在禁止令的適用上沒有完全掌握禁止令法律的精神。

        表1 2014—2020年假酒犯罪的禁業(yè)令適用情況

        2.財產刑的懲罰不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4條規(guī)定,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罰金數(shù)額一般在違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按照非法經營數(shù)額的50%以上一倍以下確定。例如,2020年2月底,被告人嚴偉以給予報酬的方式,聯(lián)系張某1、張某2在貴州省仁懷市民房內包裝假冒的貴州茅臺酒,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涉案假冒貴州茅臺酒的價值折合人民幣559127元。貴州省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嚴偉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80000元。[10]這是假酒犯罪有罰金刑的通常判決。

        對于生產、銷售假酒這樣的牟利性的犯罪,應當判處較高的財產刑;否則,犯罪和刑罰就成了一筆交易,成了非法暴利和服刑之間的交易,在身無專技、較難就業(yè)的市場條件下,這樣的刑事審判會產生誘導假酒犯罪的效果。[11]可見,當前對假酒犯罪適用財產刑不足、懲罰不力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3.職業(yè)禁止幾無適用

        生產、銷售假酒是一個產業(yè)鏈,許多人以此謀生,因此,對假酒犯罪不能不考慮職業(yè)禁止的問題。第一,經過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信息以及向司法人員的調查等多方面的調查了解,職業(yè)禁止人員所犯罪行主要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這兩個罪名。[12]第二,我國當前假酒犯罪大多數(shù)是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等侵犯知識產權罪呈現(xiàn)出來,這些犯罪沒有被作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受到職業(yè)禁止的法律處置。第三,由于我國在行刑銜接方面的不順暢,導致被判處有期徒刑的食品犯罪分子未能納入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從業(yè)禁止人員名單,在服刑完畢后沒有受到食品行業(yè)的從業(yè)禁止。凡此種種,難以避免犯罪分子重操舊業(yè)。

        三、假酒犯罪刑法應對的調整

        我國對食品犯罪在刑事立法上采取的是“嚴而且重”的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上采取的是“從嚴從重”的刑事政策,在刑事執(zhí)行上采取的是“重罰重改”的刑事政策。政策是法律的指揮棒,應當以食品犯罪的刑事政策指導食品犯罪的刑事法治活動。[11]6-23

        (一)加強蘇、皖、川、黔等省市對假酒犯罪的司法力度

        我國江蘇、安徽兩省的假酒犯罪異常嚴重。從前述連續(xù)6年的假酒犯罪數(shù)據(jù)來看,江蘇省[13]和安徽省已經成為生產銷售假酒的大省。而貴州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作為全國醬香型白酒的主產區(qū),口碑居高臨下,特別是貴州茅臺更是馳名中外,在消費者趨之若鶩的追捧下,貴州地方產銷假冒醬香型白酒的產業(yè)非常旺盛;而四川省以其歷史悠久的濃香型白酒產地而飲譽華夏,名牌薈萃,于是不法商販也飛蛾撲火般地制售川牌假酒。假酒在蘇、皖、川、黔四省泛濫成災,這是我國政法戰(zhàn)線應當特別重視的問題,為此,應特別加強蘇、皖、川、黔等省對假酒犯罪的司法打擊力度,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

        (二)增加以制售假酒次數(shù)定罪

        鑒于假酒犯罪的假酒數(shù)量和涉案數(shù)額難以準確認定,建議刑法立法增加以制售假酒次數(shù)作為定罪的條件。以規(guī)制假酒犯罪為契機,完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的立法規(guī)定。對于觸犯法律、危害社會屢教不改的犯罪者,不給以刑罰制裁,無以制止危害行為的繼續(xù)和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的,應當將其犯罪化處理。[14]因此,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后面添加多次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又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作為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罪狀;在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后面添加多次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有毒、有害食品,因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有毒、有害食品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又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的,作為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狀。通過上述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的立法完善,解決假酒犯罪的入罪條件,嚴密刑事法網,以有效懲治假酒犯罪。

        (三)將為制造假酒收購空酒瓶、包裝盒等行為入刑

        制裁假酒犯罪,應當打擊假酒犯罪的產業(yè)鏈,鏟除假酒犯罪的滋生環(huán)境。假酒犯罪作為一個產業(yè)鏈,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其中為制造假酒收購空酒瓶、包裝盒等行為必不可少,例如在北京一家掛著“回收高檔酒”的煙酒專營店,15年茅臺年份酒酒瓶的收購價是400元,30年的酒瓶2000元,50年的6500元,80年的至少1萬元,[15]如此高昂的空酒瓶價格,不為制售假酒又有何用。酒瓶子和外包裝回收,給造假者提供了造假的材料,回收的酒瓶和外包裝上有生產日期、防偽標志等,真瓶裝假酒,一般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假。一些廢品收購站和個人收購高檔酒的空酒瓶、包裝盒、包裝袋等并販賣給他人制造假酒,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應予法律制裁;大批量購買低質酒類雖不違法,難以據(jù)此處罰;但將低質酒罐裝到名酒、優(yōu)級酒的酒瓶或者包裝為名優(yōu)酒以及銷售假酒明顯違法,應予制裁。

        為制造假酒收購高檔酒的空酒瓶、外包裝等造假材料的行為,按照目前的刑法,只能依照假酒犯罪的共同犯罪定罪處罰,而實際的司法實踐對這些行為都沒有進行定罪處罰。假酒犯罪作為一個產業(yè)鏈,只要鏟斷它的任一環(huán)節(jié),消減它的產生環(huán)境,即可使假酒犯罪難以得逞。為制造假酒收購空酒瓶、包裝盒等行為多數(shù)不是為某一個犯罪人或者某一個犯罪團伙的制售假酒提供制假材料,所以這些行為僅僅以共同犯罪定罪處理并不妥當,比如為100個制售假酒的團伙或個人收購高檔酒的空酒瓶、外包裝等造假材料,但這100個團伙或個人都未達到構成犯罪的條件,對該人就不能以共同犯罪對該購銷高檔酒的空酒瓶、外包裝等造假材料的行為定罪處罰,因此,刑法將這樣的行為單獨入刑更為合理和更有針對性。

        (四)銷售50萬元以上,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處罰

        當前階段假酒犯罪主要涉嫌罪名是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而這兩個犯罪的最高刑罰是7年有期徒刑,所以主要依靠這兩個罪名對假酒犯罪進行追責,對于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的犯罪分子,難以實現(xiàn)罪刑相適應原則。例如在某案中,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2018年12月初,被告人李剛以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假冒的101件茅臺酒給韓某,銷售總金額為808000元,依法判決被告人李剛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04000元。[16]對于這種涉案數(shù)額巨大的犯罪,應當考慮假冒注冊商標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之間的法規(guī)競合或者想象競合犯關系,按照法規(guī)競合或者想象競合犯從一重處,質言之,就是對于以侵犯知識產權罪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假酒銷售數(shù)額超過50萬元以上的,不再適用侵犯知識產權罪追責,而改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刑責,這樣處理的結果,就可以判處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從而實現(xiàn)罪刑相適應。

        (五)假酒犯罪應按照食品犯罪處置

        作為假酒犯罪的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等犯罪,都是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在追究法律責任的時候,應當對其全面貫徹食品犯罪的刑事政策。

        首先,關于假酒犯罪財產刑的適用。應結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全面貫徹食品犯罪的刑事政策。第一,假酒犯罪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時,應當按照兩高《辦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司法解釋》第17條規(guī)定,一般應當依法判處生產、銷售金額二倍以上的罰金。第二,我國刑法第140條關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規(guī)定,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那么,對于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應判處銷售金額二倍的罰金。第三,兩高《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10條規(guī)定,罰金數(shù)額一般按照非法經營數(shù)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確定。而作為假酒犯罪的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應在其法定刑的幅度內,貫徹從嚴的刑事政策,即對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應判處生產、銷售金額一倍的罰金。以其他罪名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在財產刑的適用上,都應遵循和貫徹食品犯罪的刑事政策。

        其次,對假酒犯罪的緩刑適用,應當按照兩高《辦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司法解釋》第18條規(guī)定,對適用緩刑的假酒犯罪分子,應當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而不是禁止其從事“酒類”的生產和銷售,更不是僅僅禁止其從事酒類之一的生產或者銷售的活動。

        最后,對假酒犯罪的職業(yè)禁止。既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等罪名呈現(xiàn)的假酒犯罪實質是食品犯罪,那么,因生產、銷售假酒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等犯罪人,就應當按照食品犯罪對其進行職業(yè)禁止。職業(yè)禁止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就食品行業(yè)一般的勞務工作而言,依照刑法第37條之一的規(guī)定,應當禁止假酒犯罪人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食品職業(yè),期限為三年至五年。第二層次是就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而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135條規(guī)定,假酒犯罪人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也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猜你喜歡
        假酒定罪注冊商標
        西比琳(六)
        《商標法》第49條第2款“注冊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制度”評注
        知識產權(2019年2期)2019-03-19 05:45:54
        打擊奸商,定罪沒商量
        淺議涉煙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的認定和適用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1
        假酒中毒
        未注冊商標權益形成機制研究
        知識產權(2016年7期)2016-12-01 07:00:28
        間接處罰之禁止——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中的賠償因素為中心展開
        侵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法益的界定
        聚眾斗毆轉化定罪的司法適用及其規(guī)范
        海峽法學(2015年2期)2015-02-27 15:07:38
        安徽霍邱破獲銷售假酒案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最新露脸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国产麻豆md传媒视频| 日韩高清无码中文字幕综合一二三区 | 人人爽人人爱| 国产熟女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高| 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一 级做人爱全视频在线看|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香蕉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 黄色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国产片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天堂国产精品资源麻豆|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东风日产系列全部车型| 极品粉嫩小仙女高潮喷水网站|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人妻无码在线免费| 男人的精品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波多野结衣一区| 久久这黄色精品免费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