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葉 林慧禎 林阿娟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yī)院,福建 泉州362000)
高血壓急癥在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多發(fā),以老年人為高發(fā)群體,會嚴重損害患者的重要臟器功能,具有起病突然、病情發(fā)展迅速等特點,是臨床比較常見的急危重癥[1,2],及時對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展開有效的救治對于挽救其生命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急救護理措施存在流程冗雜、護理措施不全面、急救效率低下等不足,會耽誤患者的搶救時間,因此需要對急救措施進行改進。本文就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中的效果進一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時間段為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所擇取的研究對象為本院的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73例,根據(jù)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診高血壓診療專家共識(2017修訂版)》中關于高血壓急癥有關診斷標準的患者[3];(2)年齡≥60歲的患者;(3)臨床資料完整者。
排除標準:(1)格拉斯哥昏迷評分<8分者;(2)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3)存在用藥禁忌證的患者。
對照組(n=36):男23例,女13例;年齡61-78歲,平均(69.65±3.27)歲;高血壓病程為4-17年,平均(8.85±1.63)年;疾病類型:主動脈夾層13例,肺水腫5例,腦梗死9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例,高中及中專15例,大專及以上10例。
觀察組(n=37):男22例,女15例;年齡62-80歲,平均(69.72±3.34)歲;高血壓病程為5-18年,平均(8.92±1.67)年;疾病類型:主動脈夾層12例,肺水腫6例,腦梗死10例,急性心力衰竭7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高中及中專16例,大專及以上9例。
組間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予常規(guī)急救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相關指標的變化,叮囑患者臥床休息,予以吸氧和心電監(jiān)護,確保呼吸道暢通;快速建立靜脈通路。
1.2.2 觀察組 予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1)將患者安排在安靜、舒適的病房內,叮囑患者以仰臥位臥床休息。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結合病史、臨床癥狀等明確血壓突然升高的原因,制定血壓控制方案。(2)安排患者進入監(jiān)護室加強監(jiān)護,增加巡視次數(shù),同時予以高流量吸氧,實時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每隔5min測量一次患者的血壓、心率并詳細記錄。(3)護理人員對患者就診前的用藥情況進行掌握并告知主治醫(yī)生,協(xié)助患者在短時間內完成各項檢查。(4)降壓干預: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降壓目標,靜脈注射降壓藥物;針對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予以硝酸甘油靜脈滴注、卡托普利口服。(5)針對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者,立即進行氣管插管,靜脈注射適量甘露醇治療顱內壓升高者;應用苯巴比妥鈉治療驚厥者。(6)在急救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通過心理暗示、語言鼓勵、健康宣教等方式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正確認知到血壓控制、良好的情緒對疾病轉歸的重要性。
(1)應用由南京紫荊花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ZD120D多參數(shù)心電監(jiān)護儀測定兩組患者入院時、干預后的血壓水平、心率。
(2)觀察兩組患者的搶救效果,搶救成功判定標準:血壓恢復正常,病情及生命體征穩(wěn)定;反之為失敗。
(3)在出院前一天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為0.89,效度系數(shù)為0.87)到兩組患者手中,問卷內容包括搶救措施的及時性、護理操作能力水平、護理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總分為100分,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為80-89分,不滿意則為0-79分?;颊咦o理滿意度=(總例數(shù)-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組間比較干預前的血壓水平區(qū)別不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干預后的血壓水平,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內干預前、干預后的血壓水平進行比較,干預后優(yōu)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的血壓水平(±s,mmHg)
表1 比較兩組的血壓水平(±s,mmHg)
注: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t收縮壓=15.336,P=0.001,t舒張壓=18.698,P=0.001;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t收縮壓=22.209,P=0.001,t舒張壓=25.027,P=0.001。
組別對照組(n=36)觀察組(n=37)t值P值干預前127.33±11.08127.38±11.140.0190.985干預后94.65±6.3885.20±3.068.1040.001干預前188.64±14.53188.72±14.60293.244>0.05干預后136.54±8.27123.05±6.457.7840.001收縮壓 舒張壓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心率數(shù)據(jù)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心率比對照組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的心率(±s,次/min)
表2 比較兩組的心率(±s,次/min)
注: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t=15.803,P=0.001;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t=24.644,P=0.001。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shù)(n)3637干預前105.24±6.71105.32±6.800.0510.960干預后84.39±4.2073.48±3.9411.4500.001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搶救成功率,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的搶救效果[n(%)]
組間對比護理滿意度,明顯是觀察組數(shù)據(jù)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n(%)]
近年來隨著老年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的增加,老年高血壓急癥的發(fā)生率也在持續(xù)增長,嚴重損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以往臨床在救治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時多通過積極降壓穩(wěn)定病情,但是盲目降壓會刺激血栓形成,因此需要合理降壓,對急救護理措施進行改進[4,5]。
本次研究中對以往的急救搶救護理措施進行改進,一方面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因此在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后,結合患者靶器官受損情況、用藥情況制定降壓目標,設計更加理想的降壓方案,能夠使患者的血壓水平得到快速、平穩(wěn)的控制,防止血壓下降過快引起并發(fā)癥發(fā)生,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另一方面予以高流量吸氧能夠促使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恢復,防止因血壓下降而出現(xiàn)腦部缺氧情況;另外針對有合并癥的患者,遵醫(yī)囑予以相應的處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使搶救效果提升;全程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宣教,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還可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改善遵醫(yī)行為,減少血壓波動,有助于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6,7]。
此次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心率的下降幅度均比對照組大,并已降至正常值范圍內,充分說明了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能夠更好地穩(wěn)定血壓、心率;而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更高,證明了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搶救效果,故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分析得到上述結果的原因在于,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能夠因人而異地實施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制定降壓目標,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促進搶救效率、搶救效果提高,降低死亡率。
綜上所述,改進后的搶救護理措施適合推廣應用在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中,搶救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