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凱
“嗚嗚嗚……”,一陣哭聲從廚房的垃圾桶里傳了出來。是誰在哭泣,為什么哭泣呢?原來是米飯,小主人又一次把米飯倒進了垃圾桶。
“唉,我雖然是小小的一粒米,可我也是有大作用的,小小的我們聚集在一起,養(yǎng)育了多少生命??!可是現(xiàn)在,人類都不缺糧食了,把我們浪費了也不覺得可惜,就這樣我躺在了垃圾桶里?!?/p>
“是呀!不管大碗小碗,小主人每次吃飯總要剩一些,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卑撞松鷼獾卣f道。
“嗯嗯,小主人還特別喜歡把飯菜全部放到自己碗里,最后自己吃不完就都倒掉了?!焙}卜也氣憤地說。
“我們得想個辦法,讓他知道糧食的寶貴,做到‘光盤。”
“明天我們一起離家出走吧,讓小主人再也找不到我們,這樣他餓了就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p>
“啊——”我大叫一聲,一摸腦門,汗水打濕了頭發(fā)。原來剛剛這一切都是夢??!是啊,想想自己曾經(jīng)浪費糧食的行為,我不禁感到臉一陣發(fā)燙。
大家可曾注意到,大街上,小朋友總是會把吃剩下的食物、零食隨處扔;食堂里,許多同學(xué)都把不喜歡吃的飯菜倒在垃圾桶里;餐館里,叔叔阿姨們總是點很多菜,用餐結(jié)束后,桌子上有幾道菜幾乎都沒吃……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從小處著手,從珍惜一粒米、一葉菜開始,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做到: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打多少;吃不了,帶著走!一起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老師小評
小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由廚房里的飯菜對話,引發(fā)思考,目光轉(zhuǎn)向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進而自我反省并呼吁大家珍惜糧食。其中最出彩就是對飯菜的語言描寫,符合角色的口吻,又為習作主題服務(wù)。整篇習作文思敏捷,構(gòu)思巧妙,入情入理。
【作者系山西陽城縣第三小學(xué)三·5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柴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