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成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到墓前看你。雖然你有名卻成了無名,但這并不重要,因為你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軍。
歷經(jīng)數(shù)十年風雨洗刷,你在地下早已沉睡不醒??v然沒能看到勝利,即便埋骨他鄉(xiāng),而你早已和這塊土地一起成為不朽。
在位于姚安縣前場鎮(zhèn)新街村委會楊大村那個叫鳳凰箐山梁的地方,你和那個古老傳說中的鳳凰一樣涅槃。關(guān)于你的死因,當?shù)攸h史資料有過這樣的記述:1936 年 4 月 16 日(陰歷三月二十五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六軍團長征路過前場,有一個戰(zhàn)士因生病沒有跟上部隊行動,來到楊大村小頗樹箐邊,睡在破柴箐的一堆葉子里。當?shù)厝罕娨娺@位紅軍戰(zhàn)士病臥山中,紛紛跑來看望。楊紹宗還捧水給他喝,小煥弟、楊流鳳還分別端稀飯給他吃。第二天清早,這個紅軍戰(zhàn)士不幸犧牲。當時,楊大村的楊有富老人和村里的人將這位紅軍戰(zhàn)士的遺體掩埋在鳳凰箐梁子上。
1975 年,姚安縣于前場鎮(zhèn)新街村委會楊大村修建了“紅軍烈士之墓”來紀念這位長眠地下的無名紅軍烈士。2005 年 10 月,姚安縣民政局對紅軍烈士墓進行了重修。該墓立于青松翠柏之間,環(huán)境幽雅。1982 年 12 月,該墓和另兩處紅軍墓同時被姚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姚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難想象,在當時那樣的環(huán)境下,還有善良之人肯出手相助,說明人性中的光華遠遠超出了階級和信仰,閃射出了道義的力量。如今,我們不可能給救人者強加多少覺悟高低之譽,卻不可忽略他們的憐憫情懷。重病中的紅軍戰(zhàn)士,臨終前想到自己打天下救窮人的理想,他一定是含笑九泉的?;蛟S在千千萬萬紅軍隊伍里,他沒有更多的豐功偉績,可他把自己融入了這支改變世
界的隊伍,他注定就成了不朽。這座鳳凰來棲的山梁,才有幸盛放下了他的忠骨。
紅軍長征過姚安,共有四位戰(zhàn)士失去了生命,比起后面三位,掩埋在鳳凰箐山梁的戰(zhàn)士相對幸運,生前得到照料,死后有人收殮。而后面因戰(zhàn)死、追殺、被謀財害命的三位無名紅軍,他們的犧牲更顯慘烈。這里不妨再次援引黨史部門的記述:
第一位:1936 年 4 月 18 日下午,紅軍由姚安縣城向大姚七街方向挺進。有一個紅軍戰(zhàn)士牽著一匹馱有銀元的大黑馬來到龍崗觀善街。此時已黃昏時刻,這位紅軍戰(zhàn)士就在觀善街楊萬全家門外鋪臺子上歇息。當時以殺豬和販賣鴉片為業(yè)的楊萬全見財起意,以欺騙手段、將紅軍戰(zhàn)士引入室內(nèi),端下馱子, 把馬拉入后院。深夜,楊萬全將這位紅軍戰(zhàn)士按在鋪上活活打死,將遺體移到房后花椒樹下水塘邊。天亮前又將遺體轉(zhuǎn)移到王家河野外荒地里埋掉,竊取了全部財物,并將馬賣給了土豪惡霸陳光洲。后姚安縣于 1975 年在龍崗鎮(zhèn)龍崗村委會觀善街修建了“紅軍烈士之墓”來紀念長眠在這里的這一位無名的紅軍烈士。2003 年前后,馬草地村委會向州民政局爭取到了建設(shè)資金,因該遺址在龍崗村委會轄地內(nèi),就轉(zhuǎn)由龍崗村委會組織人員為紅軍烈士墓園澆灌了水泥地板、栽上了松樹?,F(xiàn)烈士墓由龍崗村委會負責管護,四周有圍墻,當街有鐵門,改變了以往沒有圍墻時當?shù)厝罕娫诹沂磕古远巡菸婕S的狀況。
第二位:1936 年 4 月 18 日晚,一個紅軍戰(zhàn)士因掉隊走錯了路跟不上部隊,又聽說國民黨追兵從鎮(zhèn)南(今南華)方向追來,快到姚安縣城了,就繞道至放羊箐暫時隱蔽,與大黑么村放羊人周順祿在羊火塘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往干海子方向走。當天中午,大黑么
偽壯丁中隊長周順昌和周廷龍、周國政等去放哨,由周順才負責,并向周廷龍說“見人就打,見人就殺?!敝茼槻诺?14 人出村走了十多里路,在爛泥箐的干海子追上了那個紅軍戰(zhàn)士。周廷龍掄起木棒用力往紅軍戰(zhàn)士頭部猛打下去,這位紅軍戰(zhàn)士當即被打昏在地, 周國政見此情況便走了。周廷龍、周順才二人脫了紅軍戰(zhàn)士的衣服,搜到子彈 5 發(fā)、銅
板 28 個等東西后,用紅軍戰(zhàn)士身上攜帶的小尖刀將這位紅軍戰(zhàn)士殺死。
第三位:1936 年 4 月 16 日,紅軍到達姚安后,次日派出一支紅軍小分隊到仁和、大屯、蛉豐等地區(qū)進行革命宣傳。4 月 18 日, 紅軍戰(zhàn)士在大屯吃過午飯后趕回縣城,在路上正遇國民黨軍隊從鎮(zhèn)南(今南華縣)追來, 便從河里隱蔽撤退回城。走在后面的一個紅軍戰(zhàn)士還未下河,就被敵軍官任躍開槍擊中, 倒在河里。到了半夜,這個紅軍戰(zhàn)士不幸犧牲。第二天,大石丫口的群眾將這位紅軍戰(zhàn)士的遺體掩埋在亦樂村橫海埂。1975 年,姚安縣在仁和鄉(xiāng)蛉豐村委會亦樂村旁為上述兩位紅軍烈士修建了“紅軍烈士之墓”。由仁和公社蛉豐大隊亦樂生產(chǎn)隊負責保護管理。2005 年姚安縣民政局對該遺址進行了重修, 將原來樹立的兩塊墓碑改立為一塊墓碑,并在旁邊加立了一塊標志碑。
時光荏苒,八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早已將當年的一切帶入歷史,如今走在先烈長眠的土地,我們能夠體驗的絕不僅僅是他們犧牲的壯烈。安享他們打下的江山, 除了懷念, 我們還該做些什么。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但卻必須面對,如果只是流于形式的憑吊, 忘卻了肩上的責任和擔當,則不但愧對他們的犧牲,更愧對這個風云跌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