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中醫(yī)院(461000)劉亞麗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高達20%,而病死率超過30%。一旦發(fā)生高血壓腦出血,則非常容易損傷患者的神經、大腦組織等,嚴重可導致癱瘓[1]。有相關數據指出[2],高血壓腦出血幸存者中,僅有20%的患者能夠恢復自身的生活自理功能,而大部分患者需要他人長期照顧。高血壓照顧者多為親人、家屬,在經歷患者的疾病痛苦的同時,還要擔負其醫(yī)療費用、生活照顧責任等,長此以往,極易產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應,加重照顧者的負擔,進而也會影響照顧者的護理工作,阻礙患者的康復進程?;诖耍敬窝芯恐攸c探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感到負擔的影響因素,希望能夠減輕照顧者的各項負擔,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71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以患者其中一位主要的照顧者為研究對象。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中男101例,女70例,年齡36~72歲,平均(57.36±4.21)歲。照顧者中男64例,女107例,年齡34~67歲,平均(50.38±5.22)歲。納入患者標準:①符合《神經病學》相關診斷標準[3];②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排除標準: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者。照顧者納入標準:①年齡超過20歲者;②調查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同意參與研究;③能自行填寫問卷內容者;④認知功能無障礙者;⑤屬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主要照顧者。照顧者排除標準:①收費照顧者;②研究配合度極低者;③無法正常溝通者;④非直系親屬者。
1.2 方法 ①收集每位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條件、合并基礎病等。②收集每位照顧者的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年齡、照顧時間、與患者的關系、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來源和收入、有無照顧經歷、每天照顧患者的時間、是否與患者同住、家庭其他成員等。③171例照顧者均給予中文版Zarit照顧者負擔量表填寫,該評分共有2個維度,包括責任負擔、個人負擔,總共22道題目,以0~4分評定,最高分值為88分,總分值越高則說明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越重;該評分的Cronbach'sα為0.89。研究者填寫完成后均在當場回收,此次研究共發(fā)放了171份問卷調查量表,回收171份,有效問卷為171份,回收率為100.00%。照顧者得分≥40分,定義為感到負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統(tǒng)計照顧者的Zarit評分 171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的Zarit評分≥40分115例,占總人數的67.25%;Zarit評分<40分56例,總人數的32.75%。
2.2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的單因素(患者因素)分析 患者年齡>60歲以及合并其他基礎病是照顧者感到負擔的單因素,P<0.05。見附表1。
附表1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的單因素(患者因素)分析
2.3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單因素(照顧者因素)分析 照顧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家庭月收入<5000元、平均日照顧時間≥8h、居住地在農村是照顧者感到負擔的單因素(P<0.05),見附表2。
附表2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單因素(照顧者因素)分析
2.4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多因素分析 患者年齡>60歲、患者合并基礎病、照顧者文化程高中以下、照顧者日照顧時間長≥8h,家庭月收入<5000元,居住地在農村是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附表3。
附表3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多因素分析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需要他人長期照顧,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較大,易引起負面情緒,若得不到及時疏導,勢必會影響患者的康復護理工作,阻礙其康復進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71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的Zarit評分≥40分115例,占總人數的67.25%。這說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普遍感到負擔沉重。雖然現(xiàn)階段醫(yī)療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高血壓腦出血后的致殘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多數患者發(fā)病后的半年之內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有些患者還存在再次出血的風險。這樣一來,便加重了患者家屬的經濟負擔、生理負擔和生活負擔。若照顧者感到負擔沉重,則容易影響其照顧能力,繼而阻礙患者的康復治療工作。因此,臨床應重視照顧者的生理、心理疏導,給予更為全面的重視和關懷,必要時可聯(lián)合社會共同減輕照顧者的照顧負擔。
患者年齡>60歲、患者合并基礎病、照顧者文化程高中以下、照顧者日照顧時間長≥8h、家庭月收入<5000元、居住地在農村是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負擔感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患者年齡越大,其機體各項功能越差,在疾病的影響下,受損的組織、神經等恢復越差,進而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對他人的依賴性更高,便進一步加重照顧者的身心負擔?;颊吆喜⒌幕A病越多,則容易加重其軀體功能的障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患者的身體恢復,從而加重了照顧者的負擔。照顧者的文化程度越低,對照護工作的理解以及護理工作掌握的程度越低,因此,便難以保證照護質量[4][5]。有些照顧者甚至并不重視患者的康復護理工作(如翻身、壓瘡護理、皮膚清潔等),對疾病認知程度較低,容易誘發(fā)不良事件,從而增加自身的照顧負擔[6][7]。照顧者平均日照顧時間較長時,其工作、生活、社交等均受到限制,長此以往,則容易增加照顧者的心理負擔,引起負面情緒。同時,長期與患者同住,照顧精力、時間投入也會增加,尤其是長期臥床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需要定時翻身、清理臟污等,照顧者不分晝夜地照顧患者,久而久之,非常容易處于身心疲勞的狀態(tài)之中,從而降低自身的生活質量,增加其照顧負擔。楊小嬌、朱亮[8]等學者在相關研究中也有指出,臥床時間長是增加照顧者負擔的獨立危險因素,患者臥床時間越長,照顧者所投入的精力、體力、時間越多,照顧任務也越繁重,從而導致自身的生活得不到良好保障,加重其照顧負擔。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住院期間,即使有醫(yī)保仍然需要較大的經濟支出,對于月收入較低的家庭難是以承受的。致使照顧者在照顧患者的同時還要為醫(yī)療費用操心,無疑加重了照顧者的負擔感。我院地處市區(qū)地段,家住農村的照顧者在家與醫(yī)院之間路程較長,往來較為不便。大多數照顧者在非照顧時段仍然無法第一時間選擇回家。導致身心都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長此以往疲憊感不斷加重,負擔感也就不斷的加重。
針對以上影響因素,醫(yī)護人員應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針對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應給予更多的護理時間。學歷較低的照顧者,給采用多種方式講解相關疾病護理方面的知識,善于運用微信群、公眾號等交流手段做到聲文并茂便于理解。家庭收入較低的照顧者,應鼓勵其多尋求一些社會幫助,有必要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途徑。照顧時間較長和家不在市區(qū)居住的照顧者,多引導在非照顧期間多休息,到院外多走動,加入患者及照顧者的微信群多交流,使身心得到放松。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照顧者普遍感到負擔沉重,且影響因素較多。